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从宏观层次看,非农化转移的速度与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农民工浪潮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农村人向城市的大进军。其影响是历史性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动因是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自90年代至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加速度增长,亿万农村人走出自己的家园,走进城市,寻找新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但是,与此相关的非农产业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尽管我国的非农产业增加值较高,但是相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而言,其速度是落后的。而非农产业的落后,尤其是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低也是我国城市化率低的一个基本原因。到2000年,我国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50%,低于发达国家1965年的水平,低于中等发达国家1980年的水平,也低于泰国、印尼等国家1997年的水平。[1]我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是由于服务业的发展滞后,制约了非农就业的增长及其比重的上升。“服务业的比重远远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1] 同时,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又相对滞后于非农产业的速度。大量的农村人口(主要以农民工的形式)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却很难获得一个真正的城市人的身份,长期处于无根的状态。有学者估计,目前约有5000万个农民离土离乡,在城镇打工,有的已经在城镇做工十多年,但因为户口原因,成不了正式工人和当地居民[2]。更多的农民工是城乡之间的边缘人,每年都在城镇与乡村之间流动,过着候鸟式的生活。单从城市化角度看,这种候鸟式的人口流动总体上是不合理的。不能真正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的学者提出,所谓的城市化应该被看作是“化”城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农民转化为城市人。而据估计,现在在城镇中离土离乡和离土不离乡的农村人口约有8000多万到1亿左右。他们没有从制度上被吸纳为城市人,因为户口制度的限制,他们只能是非城市人口。他们既不是农村的,也不是城市的,只能生活在其所属地域中,而又游离其外。 (二)从中观层次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组织与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组织的或有计划的转移,一是无组织的、无计划的自发的转移。这两种类型的转移方式在目前也是并存的,同时发生的。在持续了近二十年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区域的转移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以无计划性为主。九十年代流行的一个词语“盲流”就是对这种无序式流动的最好说明。尤其是在今天,这种盲动趋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明显。主要是信息不畅、缺乏组织、规范和协作,人口流动至今停留在个人之间自由组织联合的初级阶段。仅靠农民自身的努力恐怕许多问题解决不了。 如果说以前农民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的农民问题是就业问题”[2]。而这里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允许就业的岗位数量,更重要的是如何给潜在的或现实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充分的有效的就业信息,尽可能的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往往自身素质有限,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也相对不足,所以,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就相当迫切和必要。 (三)从微观层次看,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相对较弱,边缘化现象严重 适应是指“个人通过社会化,明白自己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形成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的适应环境的过程。”[3]近些年来,农民工进城以后的城市适应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心与重视。人们已经认识到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有学者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分为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等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3]。目前,农民工的适应只是停留在经济层面(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层面与心理层面的适应问题比较突出。在经济层面,农民工的主要特点是节俭,自己的物质要求普遍很低,甚至只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主要的物质收入大都寄回家中。所以我们很难说农民工已经在经济层面上是适应了城市的。在社会层面,与城市人的交往互动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的最主要途径。但是,农民工大多只是在八小时工作时间极有限的接触一些城市人,在八小时之外,他们的生活几乎是脱离城市生活圈层的。逐渐的他们构成了“都市里的村民”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村民的特征尤其表现在他们的心理层面上,根据渠敬东的调查,无所适从几乎是所有刚进入城市中的农村流动人口的一种普遍感受[4]。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城后的农民劳动力是否会适应而逐渐消除这种无所适从的感受呢?实事是不仅没有,反而更加强化了他们的边缘心态。 造成农村劳动力的低度城市适应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信任。根据渠敬东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进城之前与进城后主要是依赖同乡以及由此延伸的各种关系网络,在这个关系网络中主要是一种强关系状态。这种强关系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在网络的内部会产生高度的互动频率和互动关系。这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在城市这个环境中尽快找到立足安身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又使他们进一步加大了与城市人之间的隔阂。隔阂的一个结果就是使得他们的信任结构“内卷化”,即他们信任的对象和信任他们的人都是该网络内部的成员。“内卷化”是一种隔离的心态,是他们在心理层面不能良好适应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