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同时,全球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亦达30年代以来最大。从1997年第4季度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状态,而且已持续2年多时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自1997年10月开始到2000年5月止,出现了持续32个月(2年零8个月)的负增长。虽然2000~2001年有缓慢改善,但是2002年又继续下降。要消除通货紧缩,必须弄清通货紧缩产生的深刻经济机理。本文对通货紧缩的定义来自于“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1992),并不想讨论通货紧缩的含义,尽管对于这一问题理论界仍有争论。本文将对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给出一个经济学的解释,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一、理论分析 当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观点是立足于从供给的角度来解释通货紧缩的成因,认为由于诸如全球化进程加快、技术进步、高投资率等原因,使得全球生产能力有了巨大的增长,造成全球性生产过剩,从而引起了通货膨胀的降低或价格水平的下降。 在我国,有些学者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其一,物价水平下跌的原因,在于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大于需求,以及由之导致的投资边际收益率下降和经济衰退;其二,由于供应大于需求,而新的产品和劳务因技术进步滞后而难以产生,实体经济领域中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减少。由于经济不景气,银行不良资产增多且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减少,银行普遍出现“慎贷”甚至“惜贷”倾向;在货币供应“内生”的条件下,它同时意味着货币供应增长率下降。换言之,在经济衰退、物价下跌和货币供应增长率下降三者之间,前者是本原的。在这里,不是货币供应的收缩导致投资减少和生产下降,而是生产下降和投资萎缩导致信贷供应和货币供应减少,其三,增加货币供应只是治理通货紧缩的必要条件。 然而这些观点大都忽略了总需求或者单方面强调超额总供给的存在。本文认为通货紧缩起因于我国总需求的不足。总供给的增加固然会使得商品价格下降,但这种价格变化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通货紧缩的出现必然是存在某种原因,限制了总需求的增加,要研究通货紧缩,就首先要对这些因素加以考察。需求不足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根源。研究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必须要重视我国经济转轨的实际。 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主体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进行抉择。这一决策在持久性收入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取决于当期物价水平P与按市场利率i贴现后的预期未来物价水平P[e]/(1+i)间的对比,如果P=P[e]/(1+i),则经济主体在当前和未来消费之间无差异;若P>P[e]/(1+i),则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减少当前的消费支出,而尽可能地多储蓄以满足未来的消费需要,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而这一行为本身,又会迫使当期物价水平P的下降,使经济恢复跨期均衡(P=P[e]/(1+i)。因此,在低通货膨胀的环境中,当期物价水平的下跌,并非当期物价水平过高,而是因为预期物价水平太低或高名义利率所致,要阻止通货紧缩,要么提高预期通货膨胀率,要么降低名义利率,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存在某种刚性,那么传统的经济政策就难以生效。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有各种造成需求不足的因素使得P>P[e]/(1+i),市场机制的作用会使得P下跌以重建新的均衡。由于不存在通货膨胀,因而当期物价水平的自发性向下调整的过程对实际产出与就业有巨大的破坏性作用。中央银行要抑制通货紧缩并推动经济增长必须要靠提高P[e]/(1+i)来刺激消费和支出,使经济摆脱衰退的压力。在高名义利率条件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名义利率来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状态时,名义利率降到某一极限值,此时,货币政策难以继续降低名义利率。在这一情况下,如果仍然存在物价下降和需求不足,则中央银行唯一的选择就是力图提高社会公众对未来物价水平的预期P[e]。因此,在流动性陷阱条件下,货币当局必须要在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之间作一选择,而没有任何中间道路。 二、中国通货紧缩重现的原因分析 总需求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具体来说,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下降将引起通缩。但这只是表层的原因,必须要研究是什么导致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下降。 (一)消费需求下降的原因 消费需求增长率从1995年开始出现持续下降,到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己降至6.8%,2001年有所回升但仍低于1997年的水平(见下图,上一年:10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消费需求下降主要是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政策方面的原因。
(1)宏观市场结构的变化促使居民减少或推迟消费。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使商品生产量持续增长,从而导致商品供给持续上升,从而使得中国宏观市场结构从1996年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由过去长期存在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宏观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居民过去的求购、抢购行为为减购、缓购的行为所代替。居民不再担心有钱买不到商品,也不担心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等待商品价格的下降产生了价格下降预期,从而推迟消费。 (2)城乡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与供给方面的约束导致居民持币待购、推迟消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需求结构都处在升级的过程中,虽然各自所处的阶段不同。城市居民正由普通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阶段向高值耐用消费品(住房、汽车等)阶段转变。城市居民的普通耐用消费品需要大多已得到满足,都拥有必备的普通耐用消费品存量,1997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洗衣机为89.12台,家用电冰箱为72.98台,彩色电视机100.48台,照相机33.64架,并且这些消费品大多是在1990年代初以来所购置,尚未进入大规模更新时期,因此城市居民的大宗消费需求不再集中在普通耐用消费品,面是转向高值耐用消费品。但住房、汽车等高值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昂贵,一般居民尚无购置能力,在消费信贷发展水平尚极低的条件下,居民就只能依靠自己不断地储蓄来积聚购买力。另一方面,住房、汽车等高值耐用消费品的质量还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住房消费的补充品(交通条件、物业管理,生活服务设施等)的供应状况还相当差,这也限制了住房、汽车等高值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导致居民不断推迟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