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结合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三农”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研究和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三农”思想,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指导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的农村改革,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三农”的地位与作用 江泽民同志始终把“三农”问题当作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他对“三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很深刻的认识。1990年6月,他对“三农”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首次论述。他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首先就要抓好农业这个基础产业,真正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农民问题始终是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村稳定了,农民安居乐业了,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 接着,他在详细分析国情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是关系治国兴邦的重大问题”(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788页。)的科学论断。他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一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全部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如果农业上不去,整个国民经济就上不去;农村不稳定,整个社会就不会安定;农村经济得不到相应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不可能实现。 1993年10月,江泽民进一步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特别强调了“三农”在我们国家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他针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所出现的新矛盾和问题,明确要求全党同志,“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越是加快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要真正地而不是表面地,实际地而不是口头地,全心全意地而不是半心半意地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24—425页。) 1994年3月,在中央召开的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指出;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对贯彻中央确定的今后工作基本方针,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稳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了,全国才能稳定,改革才能顺利进行,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996年,江泽民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再一次指出:“中央所以反复强调农业的特殊重要性,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这个基本国情,从保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性要求出发的,也是从保持和加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独立自主地位的战略性要求考虑的。”(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44页。)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必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1998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注:《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54页。)1998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再次强调农业基础地位: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农业生产上去很难,掉下来容易,必须始终高度重视,保持我国经济增长后劲,增强抵御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贯彻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首先要把农业搞好,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 江泽民对“三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反复强调,不仅说明了重视“三农”是由我国国情和农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且说明了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并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是一条长期的全局性的方针,经济不发达时要坚持,经济发展了仍然要坚持。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改革和发展在党的“三农”理论建设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十分关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的10多年里,他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扬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不断探索,努力进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措施。 一是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20年来的基本成就与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