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收入分配的研究现状 1、对收入分配概念的全方位界定 概念的界定是研究问题的基础和起点。为了有助于全面理解收入分配,学术界给出了多种解释:有学者从积累和消费的角度出发,认为收入分配是一定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形式的收入,按一定的标准分给消费者的活动过程。也有学者认为,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分配主体按照一定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对生产成果进行分割的经济活动。还有学者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观察,认为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同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作为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实现,直接涉及作为所有经济关系中的核心内容的利益关系或利益格局的最终形成。再有学者着重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分析,认为收入分配是国民收入或社会产品按照一定原则由分配主体分归于不同社会集团或不同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过程。目前学者多从要素分配的角度解释,认为收入分配是将社会生产成果按照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作贡献的大小在生产要素之间,以及要素所有者拥有要素的多少在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活动。 2、对收入分配研究分类的重新划分 以往对于收入分配的传统划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划分宏观收入分配和微观收入分配;另一种方法是按宏观经济运行的分配环节,划分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而在目前现实研究中,学术界一般将收入分配等同于居民个人收入分配,从而对收入分配做出了新的划分,也就是按分配的依据和结果,划分功能性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功能性收入分配也称要素收入分配,它是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来分析各种要素对生产的贡献与其所得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收入分配的依据和标准。规模性收入分配也称个人或家庭收入分配,它是从收入分配的最终结果来分析各个阶层的人口或家庭所得到的最终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及变动情况、变动趋势等,主要研究国民收入在各个家庭或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状况。 3、对收入分配领域讨论重点的进一步明确 尽管目前学术界有关收入分配的探讨在许多方面还无定论,但其关注的重点已逐渐显现,(1)关于收入分配原则的讨论,主要是围绕如下问题展开的:按劳分配原则与按要素分配原则有何区别、联系?如何划分生产要素?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什么?要素如何参与分配?按劳分配中的“劳”与按要素分配中的“劳”有何区别?如何实现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结合,结合的基础是什么?生产要素如何共同创造价值?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按贡献分配能否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集中表现形式?(2)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讨论,大致是围绕如下问题展开的: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新时期的公平分配原则是什么?如何体现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最佳组合?如何阐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联系?所有制结构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什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内涵是什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能否作为收入分配的原则和依据?如何把握现阶段居民对分配不公的承受能力?如何确定现阶段收入不平等的区间范围?(3)关于宏观收入分配格局的讨论,重点是围绕如下问题展开的:如何评价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标准是什么?国民收入分配中市场机制如何更有效的发挥作用,政府如何在此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个人倾斜是否合理?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如何规范政府收入,努力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4)关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讨论,大体是围绕如下问题展开的:如何从公平、效率和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待收入分配差距?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完善统计指标以准确地度量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趋势是什么?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是什么?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收入分配差距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标准是什么?如何健全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调控体系? 二、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基本判断 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围绕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学术界主要给出了以下几方面判断: 1、对现阶段宏观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判断 总的看法,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分配的总体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测算显示,宏观收入分配中,居民所得份额基本稳定,企业所得份额有所减少,政府所得份额略有上升。二是在政府可支配收入份额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出现“两个比重”下降,特别是中央财政困难加剧的局面,主要是政府收入结构不合理,政府非规范性收入迅速扩张的结果。三是在宏观收入分配中,居民所得份额基本稳定,分配向个人倾斜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抑制,居民个人收入总量已不是主要矛盾,问题主要是内部分配结构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四是20世纪90年代宏观分配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企业所得份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企业收入减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难以适应结构调整的需要。 2、对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的基本判断 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逐年拉大是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主要特征,并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对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成因分析,各方看法不一,有一类观点认为,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是我国经济增长或发展、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经济政策及其变化三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有一类观点认为,二元经济结构和初始条件差异是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原因;再有一类观点认为,再分配领域各种调节和管理手段未能有效发挥作用也是主要因素;还有一类观点认为,非法非正常收入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别非正常扩大的根本因素。在评价个人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差距是否适当时,各方面学者争论得比较激烈。有的学者认为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是适当的;有的学者认为没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但已经过高;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人收入分配状况进一步恶化;甚至有学者认为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十分明显。 3、对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面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使收入分配的方式、结构以及体制、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初次分配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城乡居民的收入机会增多,收入种类增加,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是城镇职工的养老、医疗和住房制度改革,将过去属于福利再分配的项目逐步纳入了初次分配范畴。三是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中的特殊困难人群和城市贫困家庭进行生活救助,初步建立起了再分配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