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二战后结构分析方法用之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现象并揭示其独特发展道路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后起性,导致了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中不同部分发展程度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注意力。他们从不同角度考察和描述了由于这种差异而形成的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性和表现形式,分析和探讨了二元结构产生的原因和消除二元结构的途径,提出了各种二元结构理论。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的二元化特征,就是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的农业经济与运用现代生产方式组织的城市经济的同时并存与对立。中国城乡经济结构的二元化特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得到初步认识: (一)从资本存量看城乡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差异。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发展差距,主要取决于两个部门的技术进步程度。现代部门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因而生产力水平高,发展速度快;而在传统部门,技术进步缓慢,甚至处于停止状态,因而生产力水平低,发展程度低。技术进步的差别与资本投入量的多少密不可分,任何先进技术的采用都离不开相应的资本投入,特别是现代机械技术的采用更是如此。可以说,资本投入是技术投入的物质载体。 历史上,伴随着我国的片面工业化发展战略推行的,是农村在发展水平很低的条件下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结果造成在我国城市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农业由于发展资本的过分抽取而长期处于原有的水平上徘徊的局面,这又反过来促成城乡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就形成了农业和其它产业在资本存量上的较大落差。其实,现代化工业固然占用着巨额资本,现代化农业也同样需要巨额资本的投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农业部门的资本存量是相当可观的。根据陈宝森的研究,“美国农业劳动力的装备程度1975年即已超过工业劳动力。当时美国农业劳动力的装备程度已达到每个农业工人98000美元,而美国制造业方面的资本投入为平均每个工人55000美元。美国农业现在就像汽车制造业一样,是资本密集的行业。在1940年以前劳动力占一个典型农场的一半开支,现在只占13%。”据此,我们可以把资本占用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部门技术进步程度和发展程度的基本指标之一。 我国农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差异和二元化特征,通过农业部门与其它产业部门间的资本存量结构可以得到反映。1990年,我国三次产业间的资本存量份额为:农业4.9%,制造业58.9%,第三产业36.2%。农业部门的资产存量不及第三产业部门的1/7,只有制造业部门的1/12。如果以劳均资本占用量来计算,农业部门则更低。我国这种资本存量结构不仅明显区别于发达国家,而且与钱纳里(H.chenery)等人多国模型所揭示的同等发达水平上不同部门间的资本存量结构也存在着巨大反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人均收入560美元时,农业与制造业资本存量大致相当。2000年,我国按汇率直接折算的人均GNP已达800美元,考虑到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低,进入国际市场的劳动力和产品比重还不大这个因素,我们完全可以判断我国人均GNP已经超过800美元。依此推之,我国当前的农业资本存量份额本应超过制造业,但是实际情况与此却大相径庭。它表明,相对于制造业与其它产业来说,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是相当落后的。 (二)从城乡的经济规模和发展趋势看城乡经济的二元化差异。可以说,城乡经济二元化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还是城乡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这是最能反映城乡经济状况的两个方面。在人口规模和分配方式已定的情况下,经济规模直接反映着居民的富裕程度,而经济发展速度则决定着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预示着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农业税占全国税收的比例已经低于10%。就城乡居民的私人存款而言,截止到2001年10月,中国居民的存款已达80000亿,其中20%的城市居民存款数约占存款总额的80%,其余70%以上的农村人口的私人存款额不到存款总额的20%。由此可见城乡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城乡居民的富裕程度的差别是相当大的。而且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现阶段的中国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而“市场的作用通常是倾向增加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异”(缪尔达尔)。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经济主体已有的优势往往会乘势上扬,进一步巩固其优势地位,而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则会因为势单力薄无力与强手竞争而失去发展机会,于是被进一步削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2001年前三个季度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支出水平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的今天,如果国家不十分重视并付出相当的代价来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城乡经济差距势必将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二元化的矛盾势必更加尖锐。 二、解决城乡经济二元化的对策思路 我国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工业和农业产业间发展水平差距以及城市和农村地区性发展水平差距,因此,解决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就是要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设法消除这些差距,实现工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协调工业化战略 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之所以会出现二元经济结构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赶超型的片面的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片面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1)工业部门,主要是制造业部门被确立为国民经济的优先增长部门;(2)工业化概念是狭义的,制造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密集的重工业部门的扩张成为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就我国而言,考虑到当时的国内、国际的特点环境,片面工业化战略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是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造成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