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项主要职能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大特色,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它人才集聚,联系广泛,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实行以协商讨论和批评建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一、政协民主监督的基本内涵 在人民政协的发展历史中,继1949年成立人民政协而出现政治协商职能之后,又于1989年和1994年先后提出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这两大职能。从时代背景来看,政协民主监督,既是在新中国的政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又是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实践中推现出来的一个新生事物。政协的民主监督源于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关系,它最初体现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之中。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的时代需要,民主监督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内容,并被作为政协的一项主要职能提了出来,成为党团结全体人民群众、集中全体人民智慧、凝聚全体人民力量,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工作目标,就是人民政协所承担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这一政治使命。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其工作途径,主要是通过建议和批评来进行监督,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将其概括为“协商讨论,批评建议”八个字。 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中,已经形成了包括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纪检部门的党内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这样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相对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是一种非权力性监督,它通过批评建议等形式对决策机关形成一定程度影响,但不具有法律的制约力。与舆论监督相比,它的监督作用,不是来自群众自发的行为,而是通过有法律制度保证的人民政协的组织行为所产生,是政治层次较高、民意体现较为广泛的一种组织监督。民主监督作为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由政协的政治定位和民主监督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的优势和作用。 二、政协民主监督的优势 1、作为权力机构之外的组织监督,有高度的客观性。 它源于群众监督而又高于群众监督,有别于政体内的监督而又与政体内的监督并行不悖,既体现统一战线的需要又展示民主建设的进程。位置超脱,很少受到部门利益的局限,具有视点多、兼容性强的特点,易于与其它监督形式相结合。如舆论监督,具有快捷、形象、覆盖面广的特点,民主监督与之结合,有助于群众心声快速、有力地表达,扩大政协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使舆论监督提高了质量。 民主监督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结合可以优势互补。现在虽有纪检、监察系统的监督,但权力关系的制约性也带来了关联性,使监督效能受到牵制。有种说法:“查上面问题,怕位子难保;查同级问题,怕关系难搞;查下面问题,怕选票减少。”这反映了同体监督的局限性。政协监督的超脱和广泛性,开阔了监督视野,特别是直接对方针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反馈,使决策、执行、检验构成了闭环,体现了监督体系的完整性。 2、政协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相互结合, 体现批评与建议、监督性与参与性的统一,具有高度的建设性。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为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虽然各有其内涵,但是三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是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以多种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要是在协商、讨论、建议和批评过程中实现的,既具有参政性,又具有协商性,是参政性与协商性的有机统一。 3、以民主和团结为主题,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具有高度的全局性。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建立在统一战线基础之上的政协民主,是与团结有机结合、以团结为前提并以团结为依归的一种民主形式。民主和团结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中国民主的一大特色。离开团结的主题,就背离了政协民主监督存在的政治依据。 民主监督职能的履行,以协商讨论、批评建议为具体途径,使人民政协团结主题体现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广大的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积极而又有序地组织起来,将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聪明才智和积极因素切实而又有效地调动起来,人民群众的各种批评意见顺畅而又快捷地与党政决策机关的工作形成联动效应,人民群众的各类建议较多而又较好地通过决策机关的行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而,政协和监督对象、各界人士之间形成一种互相监督、真诚合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政治氛围和工作机制。这与西方政党以对抗对立的形式争取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形成社会分裂局面,有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