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总体上看,国民经济运行良好,经济增长率和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超出了预期的水平。但就业形势依然持续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未能得到根本性缓解,并且随着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加大了就业的难度。针对目前我国突出的就业问题,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国家千方百计从制度和市场等方面不断完善就业环境,拓展就业空间,就业格局正在逐步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展望2003年,就业压力将依然很大,但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宏观就业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我国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将会有所改观。 一、2002年我国总体就业形势及变化 1.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开始显性化,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截至三季度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52万人,登记失业率3.9%,分别较去年底增加71万人和0.3个百分点,持续自去年以来的攀升势头。(见表1) 表1 城镇登记失业率情况
前几年,我国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由于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等方式表现得不很突出。2000年前,我国的登记失业率基本维持在3%。从去年起,随着下岗职工协议期满出中心的高峰期到来,未实现就业的下岗职工转为失业人员,企业新裁员相当一部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失业问题开始显性化。失业率的攀升,下岗、失业制度并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就业总体矛盾依然突出是最根本的原因。据统计,三季度末,我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39万人,虽然较2001年底的515万减少了76万人,但算上1月—9月份实现了再就业的下岗职工77.3万人,以及走出再就业中心划归失业人员的71万人,初步估计,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国有企业新增下岗职工约为72.3万人。 从上半年公布的数字来看,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继续调整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镇单位、国家机构减员和分流仍在继续。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007万人,较去年末减少159万人。其中,国有、集体单位分别较上年末减少116万和32万人。堪忧的是,与往年不同,其他单位也减少了12万人。虽然统计显示,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减幅趋缓,但数字仍然说明,目前我国的城镇单位尤其是国有单位还远未能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 严峻的就业形势还反映在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比例上。据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全国主要城市按季进行的职业供求跟踪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分别约为0.73和0.74,总体上看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相当突出。 综合起来,目前我国已公布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有1191万人,另外,加上非国有单位大约二三百万人的下岗人员,目前我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共约1450万人。如果按。这个数字计算,我国失业率将达到7.5%,超出了许多专家学者测算的7.03%的城镇失业率警戒线。 2.结构性矛盾凸显,加大了就业难度 结构性矛盾是近年来我国微观劳动力市场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但今年,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这一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 应该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良好,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出了不少的工作岗位。这在微观上得到明显的表现,虽然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但在经济增长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的比率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工作机会更多,就业矛盾较小。在西部地区,今年上半年,对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劳动力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西部大开发对就业的带动已经显现。另据上半年的职业供求跟踪报告,虽然劳动力市场整体上“僧多粥少”,但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许多城市,月薪五六千却招不满急需的技术工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第二季度,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平均131个需求岗位只有100个劳动力供给,甚至于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也出现了供不应求。在东部地区,对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劳动力的需求是其供给数量的5倍多。 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近年一直在上升,但从未像今年这样表现得如此突出。有需求却不能提供供给,劳动力市场的这一现象,集中暴露出目前我国就业市场“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满足需求,不少岗位空缺。结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矛盾并不能得到相应缓解,还形成一批就业弱势群体,如年龄偏大、技能水平偏低的劳动力。 这种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当前就业矛盾尖锐的直接原因。这其中既有经济转型的原因,也有体制转轨的问题。由此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不仅仅是劳动者技能的转换和升级问题,也存在作为传统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劳动者如何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的问题。为此有专家呼吁,要把结构性就业问题作为我国就业政策的立足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并实施扶持就业弱势群体的专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