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虽然发轫于经济领域,但其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我们在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还应该跳出经济领域,考察全球化对精神文明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 一、全球化态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将会促使中国的精神文明更加开放化和国际化,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文化和文明,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从总体上看都是开放的。是在与外来文化或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中获得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活力的。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事实已经证明,西方文明的普遍主义,实质上是一个道德陷阱。每一种文化,不论对其自身多么确定无疑,还是对其他文化多么蔑视和不容忍,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当代世界上众多文化中的一种。在全球化条件下,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向全球扩展,会引起世界文化价值的重新整合,形成对于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共识和共享。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从世界文明中吸收有用的成分,才能完成现代化的任务。中国文明也只有在走向世界时既保持民族性,同时又体现世界性,特别是保持社会主义文明的特质,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才能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对话中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充分认识全球化对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从外部而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全球化中的强势地位,一刻不停地向我倾销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一场他们十分得意的所谓“悄悄的变革”。他们通过网络传递西方的价值观以及大量色情和庸俗丑陋低劣的文化内容,来污染社会风气,毒害网络公众;或是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体,向受众灌输他们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使人们的心灵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或者在向人们推销产品时推销他们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渗透,本质上是推行一种殖民文化观念,具有政治性和侵略性,他们试图在全球搞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从内部而言,我国目前除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外,还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协调的不文明和反文明等现象。法轮功是典型的反文明的污泥浊水,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对功利的过度强调和对金钱的不适当张扬,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流行,某些地方和人群中出现信用危机和道德滑坡等现象。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并存,极易使人们由于良莠难辨而出现困惑和迷茫,以致产生信仰危机,有些人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或者虚无比。全球化还对民族本土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有些人对外来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从陌生、好奇,发展到同化和顺应。这些都说明,在全球化态势下,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全球化态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与内容 全球化并没有造成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的表象后面,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天下仍然很不太平。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局势下,搞好中国的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是对人类总体文明的贡献。在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情况下,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使我们自己的文化在与世界多种文明的融汇交流中获得养料,从而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以其自身鲜明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明理论是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文明是多样的,文明的多样性与实践方式的多样性是密切联系的。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明必定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全球多样性文明中有着自身质的规定性。中国精神文明又是世界文明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世界普遍文明中的共性。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性地实践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 三是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效应。按照唯物史观,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虽然制约着精神文明发展,但并不必然决定着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仍然可以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借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精神文明发挥适度超前的作用,使精神文明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并使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特色,这必将对世界各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是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的促进作用。精神文明是伟大的育人工程,精神文明的轴心是人。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虽然涉及到经济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等,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任务,努力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促进和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全球化态势下,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既有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文化教育,还有待人接物等基本礼仪教育;既涉及党风建设,还涉及社会风气建设,其核心是价值观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对其产生推动作用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确立现代化建设主体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它有助于人们在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觉地抵制各种错误价值观的侵蚀,保持清醒而理智的头脑,脚踏实地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