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的调整。然而,在没有做好预测的情况下 ,盖达尔和丘拜斯等人的“休克疗法”及私有化,不仅没有创造出市场经济,恰恰相反 ,私有化打消了提高效率的任何希望。人们期待的潘朵拉盒盖打开了,然而释放出来的 却是恶性的通货膨胀。从1991年到1998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了49.4%, 可以说是丧失了半壁江山。而1998年8月再度爆发的金融危机则使俄经济几乎跌到崩溃 的边缘。 在全国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中,俄罗斯生产滑坡,物价飞涨,国民生活水平下降,整个 社会混乱无序,这给经济市场化的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到目前为止,真正自然的、 正常的市场经济在俄罗斯依然只是一个诱人的“期待”。而在这种期待中,俄罗斯的电 影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创作生产到发行放映几乎全线崩溃。不过,热爱艺术的俄罗 斯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的电影,在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在好莱坞高科技和 纯娱乐性紧紧吸引着人们眼球的压力中,俄罗斯电影的探索之路一直在缓慢地铺延着… … 1、“类好莱坞”电影:舶来品,找不到落脚点 俄罗斯取消对进口影片的限额规定后,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外国影片,尤其是美国影 片蜂拥而至。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快餐”,美国电影及时有效地 占领了俄罗斯的电影市场。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俄本土电影的创作者们带着不同的 目的,纷纷对好莱坞电影进行借鉴或仿造。这其中,许多影片粗制滥造,少有艺术价值 。但也有一部分影片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和个性,既能吸引观众,也不失艺术水准。 爱情是电影永恒的表现主题。俄罗斯电影创作者在“移植”好莱坞爱情片的模式时, 虽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能吸引观众眼球点击率的纯娱乐性场面描述,但有些影片仍不失 艺术品位,印带着俄罗斯人特有的高雅。《雨痕》(维·纳哈勃采夫-姆拉德希依导演19 91)是一个现代版的希腊神话。影片让年轻的女音乐工作者和归国的中年音乐家在未解 的谜团中相识、相爱,直到谜团解开。影片继承了希腊神话的传统,流露出一种人受不 可知命运摆布的痛苦。1998年,老导演彼·托多罗夫斯基的《爱情三重唱》放弃了对时 代的思考,把表现的触角伸向了当时时髦的三角恋爱上。作者虽然调用了俄罗斯式的悬 念、讽刺、幽默、抒情等各种手法,但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却远远不及作者以前的《战 地浪漫曲》,以致“不知为什么,观众对影片没有反应”。[1]影片《12月的音乐》(德 霍维奇内依导演1996)同样出于商业考虑,描写了一个出国侨居的男子回国后同一对母 女陷入三角感情的纠缠之中的故事。影片最后的悲剧结局似乎从一个侧面透露出了俄罗 斯人当前的阴郁情绪,但陈俗的爱情模式却把本来就心情不好的观众给赶走了。 黑社会势力是好莱坞电影常用的表现素材。在俄罗斯,影片审查制度解构后,一大批 表现俄社会动荡的黑社会片开始兴起。1992年,导演甫·普洛特金拍摄的影片《为了活 下来》,讲述了一个退伍军人在担任登山营主任期间同黑社会势力斗争的故事。影片既 借鉴了好莱坞影片惊险紧张的打斗场面,也继承了俄罗斯电影细致地处理人与人之间关 系的优良传统。虽然情节简单,但影片表达手法多样化,既有纪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运用 ,也有儿童电影的特征,发行情况比较好。1997年,阿列克赛·巴利班诺夫的《兄弟》 同样以复员军人同黑社会的斗争为背景。影片主人公达尼拉为了救哥哥同黑社会势力展 开生死之战,最后达尼拉干掉了黑社会分子,拿了他们的钱,分给他认为需要的人,然 后便坐车离开了彼得堡。影片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达尼拉由一个朴实无华的小伙子变 为冷酷的杀手却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 帮匪题材同表现黑社会势力的影片紧紧结合在一起,但在俄罗斯,这一类效仿好莱坞 模式的电影更多地把批判的触角伸向了现实社会。1991年,瓦·契柯夫的《俄罗斯轮盘 赌》把美国电影《邦尼和克莱德》的情节模式借鉴过来,真实准确地表现了俄现实社会 动荡、混乱的情状。影片中许多格斗、枪战的场面惊心动魄,极近好莱坞商业电影的风 格。难怪有些俄罗斯影评人称它为“当代俄罗斯的邦尼和克莱德”。1998年,瓦·托多 罗夫斯基的《聋人之国》通过两个女孩的前途命运再次触及到了俄罗斯当时的社会现实 。影片故事情节简单,但情节设置上运用了现代电影的诸多元素:爱情、友谊、金钱等 等。叙事方式上,黑社会、毒品、脱衣舞等调料的加入,则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 。尽管影片存在一定程度逃避现实的嫌疑,但却典型地代表了俄罗斯“第二浪潮”电影 创作者的风格和趋向。2000年,新成立不久的“炼金术电影公司”推出豪华电影《黑幕 》。该片在普通的侦探、帮匪情节中加入了陨石坠落、日蚀等宇宙的天灾的自然现象, 以适应美国大片培养起来的新的消费群体,不过影片在艺术上没有突破。 1998年,阿斯特拉罕导演了影片《死亡合同》,该片可以划归到恐怖片的范畴中去。 创作者想以一个移植人体器官的秘密场所的杀人行径来制造恐怖气氛,但影片因为过于 暴露的商业目的和迎合倾向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1999年,瓦西里·皮楚拉导演的最新 影片《缀满钻石的天空》比较受欢迎,但整体上处理的略显粗陋平庸。2000年,亚历山 大·泽利多维奇对昆延·塔伦蒂诺的效仿之作《莫斯科》做得比较好,但同真正的美国 商业片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