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爱情、喜剧是当代电影艺术基本的叙事类型,也是电影艺术家始终青睐的三大 主题。在电影的商业市场上它们构成了主流电影业的三大支柱。时至今日,暴力、性、 笑已经进入到各种样式、各种风格、各种题材的影片之中,它们几乎成为任何一部叙事 性的电影都不能缺少的“观赏性卖点”。特别是那些以暴力动作为叙事重心的类型影片 ,由于其特定的表现内容更决定了暴力“出场”的必然性。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电影 中的暴力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消费性质”的视觉文化样式。进而使观众在无形中认可 了影像暴力的合理性。其实,无论从道德的意义还是从美学的意义上讲,在电影中一味 地渲染暴力都是不可能的(一场腥风血雨的枪战,与一场美仑美奂的歌舞表演是不能同 日而语的)。但是,在相似的叙事背景和规定情节下,如何处理暴力的内容,如何选择 暴力的表现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电影对暴力的表现方式——是强化了暴力的 恐怖和惊悚、还是消解了暴力的血腥和残酷,便成为我们判断一部影片艺术品位的重要 尺度,也是衡量影片精神境界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中国武侠电影数十年的创作历史 ,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可以借鉴的成功范例。 正视暴力 首先,由于电影艺术“拟真性”的语言形式和梦幻化的观赏机制,它会对电影观众提 供一种假想的心理满足。无论是心理暗藏的性爱的欲望还是在潜意识中蛰伏的暴力情结 ,人们通过电影这种特殊的娱乐机器都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宣泄。电影中经过叙事逻辑 “校正”后的暴力,正为观众的心理需求提供了一个正常的“出口”,使他们受到压抑 的“心理冲动”通过电影中“故事化”的表述得到某种缓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 不加区别地一味否定电影中的暴力,笼统地把所有涉及到暴力的内容都称之为“娱乐的 毒药”,进而把今天的武侠、动作影片与二三十年代的武侠神怪片相提并论,把革命战 争历史影片中的暴力与好莱坞电影中的暴力等量齐观,就等于从总体上否定了不同电影 类型与表现题材间的区别,进而否定了中国武侠动作电影中崇侠尚义的文化精神和抑恶 扬善的文化主题,特别是否定了那些以抵御外敌、捍卫民族尊严为题的历史影片的意义 。最终等于混淆了整个电影艺术的评价尺度。 其次,我们不能把电影中的所有动作——技击表演、武术竞技、武舞、剑舞、擂台比 武、比武招亲统统称为“影像暴力”,并用一种尺度来评判它。因为在以上这些动作场 面中,并不具备通过暴力来杀伤对方的“叙事动机”,进而也不具备真正的暴力性质。 有些民俗化的武打动作场面,虽然有时也具有某种对抗性,但是它们的真正意图通常是 为影片增加表演性的视觉奇观,以此来增强影片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其中许多的场面如 “舞剑”、“舞狮”、“擂台比武”、“比武招亲”都已经成为中国武侠动作片中常演 常新的经典段落,如果我们把这些以武术技击为原型的动作场面与好莱坞电影中的那种 血腥的凶杀场面一概而论,都将它们称之为影像暴力的话,那么就从根本上抹煞了电影 艺术中暴力与非暴力的区别,进而否定了我们讨论暴力问题的意义。 再次,作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本文,武侠电影里的生死拼杀就从未终结过:一场接一场 的厮杀,一次接一次的争战。有时刺客甚至想要结束拼命杀的生涯,也是要通过杀人来 完成(如《刺客新传》,1993年)——这也许正是刺客一生最悲惨的命运所在,他几乎无 法摆脱暴力的阴影!这就是说,由于特定的表现题材武侠电影不可避免地要诉诸于暴力 ,它甚至是这类题材的作品解决矛盾冲突的唯一方式。这是以武打为动作重心的电影和 电视剧必须恪守的一种叙事常规——这是武侠影视艺术与生俱来的“文化原罪”。然而 ,中国武侠电影有时正是通过这一幕幕血泪横流的惨剧,在刀剑丛中唱出过一曲曲壮烈 的悲歌。所以,我们必须要区分在电影具体的叙事过程中哪些暴力动作是以正义的、道 德的名义实施的,哪些暴力动作是以非正义的、非道德的名义实施。从外部动作上看, 同样是击打对方,同样是杀人取命,由于他们各自的动机不同,目的不同,所以实施暴 力的意义也就不同。 另外,武侠电影向人们昭示着一个以暴制暴的世界:人们面对暴力的威胁和挑战,尽 管一忍再忍、但最终都会以暴力抗争邪恶、最终铲除邪恶。以血还血,以命抵命,通常 是江湖豪侠信奉的人生哲学。从人道主义的立场来看,几乎每一部武侠电影都是不能接 受的,因为它背离了人道主义非暴力的道德准则。尽管如此,就电影的叙事层面而言, 我们还是要分清的是哪些暴力动作是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和影片叙事逻辑的暴力表演, 而哪些是违背人物性格逻辑和影片叙事逻辑的对暴力的渲染。那种完全脱离了人物性格 的走向,游离于影片整个叙事情节之外的暴力,通常是一种纯商业化的暴力表述方式。 它除了给观众一种感官刺激之外没有任何正面的意义。相反,一种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 和影片叙事逻辑的暴力表演,则对于电影的思想内容可能会具有正面的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讨论影像暴力虽然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是它绝不是一个“从抽象到抽 象”的纯思辨的问题。它不仅要放到具体的社会历史层面上来考察,同时还必须还原到 电影的叙事过程及影像的表现形态上,才能够真正澄清问题的实质,进而真正把握影像 暴力的是非曲直。 暴力的神圣化 中国武侠影片中最常见的神圣旗帜是“替天行道”与“为民除害”。天意,在中国是 超越任何法度的最高道德范畴,“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在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中,天与 人历来是相通、相合的,正所谓天人合一。所以“替天行道”本身就是为人(民)除害。 武侠电影正是利用这种世俗冲突的非世俗化表述,赢得了广大中国观众对影片的“信服 ”,同时弥合了大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对正义、对秩序的笃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