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播出,在近代中国从封建专制“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中 的一些历史人物自然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部电视剧在不少方面明显汲取了历史学界 的研究成果,对某些历史人物作了不同以往的诠释,这种新诠释或许会引起观众的争论 ;同时,这部电视剧对某些历史人物则作了与史实相差极大、甚至完全相反的演绎,则 极可能误导观众。这种对人物诠释的混乱,来源于该剧价值取向的复杂暧昧。 这部作品最有意义的突破,在于对洋务运动的肯定,进而把洋务重臣李鸿章放在近代 非常复杂的历史脉络中进行历史的阐释,而不是简单作道德的、充满义愤且带有脸谱化 的评判。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追求近代化的运动,虽然它只是引进西方大机器生 产,但它遇到的阻力超出现代人的想象。如要不要修铁路、造轮船、架电线、用大机器 生产、办新式学校、学习数理化、派留学生等等,都遇到顽固派和社会守旧势力的激烈 反对,使洋务运动进行得很不顺利。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而后兴办洋务,到1901年去 世,李鸿章成为晚清重臣40余年。可以说,晚清的种种矛盾,如变革与守旧、中外关系 、面对列强一次次侵略是战是和的艰难选择、朝廷与外臣的关系、朝廷内部帝后两党的 争斗、洋务各派系间的明争暗斗……全都集于李氏一身。在这千头万绪之中,他认识到 中国面临的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提出“外须 和戎,内须变法”作为中国近代化纲领,识见超出当时一般官僚。或许,人们会认为李 鸿章最大的污点是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确,这两个条约确实是丧权 辱国,但问题是签订这两个条约并不是李鸿章的个人行为,而是代表当时中国政府的政 府行为,最后的批准权实际在朝廷。但在皇权至上的中国,群情汹汹,却不敢指摘朝廷 ,而是将政府行为变成谈判、签约者的个人行为,对签约者可尽情痛斥。其实,此正合 朝廷之意,因为朝廷要藉此“开脱”、维持自己的尊严。例如,在李鸿章签订经朝廷批 准的《马关条约》后,光绪皇帝就严责他“身为重臣,两万万之款从何筹措;台湾一省 送予外人,失民心,伤国体。”而与光绪相对的后党也急于和他“划清界限”,后党要 员荣禄也指责他“误国”、“甘为小人”,他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都被免去。 其实,学术界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对洋务运动、洋务重臣李鸿章等人的重新研 究和评定,虽然仍有种种不同看法,但二十多年来这种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 ,“至今已觉不新鲜”。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在学界早已蔚为“大观”的观点却 一直局限在学术领域,对非学术领域的影响甚微。这次《走向共和》有意识汲取了学术 界的研究成果,标志着新的学术观点在二十年之后终于对学术圈外产生影响,可说是艰 难的突破,意义不菲。记得二十年前这种新的学术观点刚刚产生时,学术界在相当长的 一段时间内曾为之激烈争论。而《走向共和》此次在“大众传媒”的播出,很可能会产 生更加热烈的讨论。 但必须指出的是,或许是这部电视剧的容量有限,在对洋务运动、李鸿章等洋务人物 作了新诠释的同时,却又有“矫枉过正”、过于简单化之嫌。洋务运动是一场“官办” 的办实业之路,因此有着天生的贪污腐败的缺欠。一些兴办洋务的人员在冲破重重阻力 创办各种近代化企业时,也捞了不少私利,许多人就此成为中国的巨富。如盛宣怀为人 干练,是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创办洋务企业可谓功勋卓著,但个人也是贪贿无数。而且 ,洋务各派系间的明争暗斗非常激烈,李鸿章与张之洞的矛盾就很深,这点在这部电视 剧中完全没有反映出来。其实,如实地表现这些,更能使人感到历史的复杂与丰富。进 步事业、进步人物,往往也会有浓重的阴影,会有严重的欠缺,对此大可不必修饰,掩 盖。这种粉饰的结果,是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了,变成一种黑白分明的类型片,陷入了 另一种“脸谱化”,即使从艺术的观点来看,也减弱了艺术感染力。 在这一段时间内,慈禧太后掌权长达48年之久。大体而言,她精通统治之术,关心的 主要是自己的权力。对洋务派,她当然容忍。但同时,她又严防任何个人、政治派别的 势力过大。所以她又是反对洋务运动的顽固派的后台,支持他们对洋务运动进行严重的 掣肘。精于治术而昧于世界大势,必然给中国带来一系列灾难。或许是为了摆脱“负面 人物”的脸谱化,《走向共和》力图对慈禧进行某种修饰,但总使人感到过于牵强。 与对反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洋务派和更加顽固保守的慈禧的美化相反,该剧对主张政治 体制改革的维新派却有意作了丑化。如光绪皇帝的师傅、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几乎是全力支持康有为,可以说,如果没有翁同龢的鼎力推荐,光绪皇帝是 很难那样器重康有为的。然而这部电视剧却把翁塑造成一个“两面派”,表面上支持康 ,背后却封了维新派的强学会。实际上,翁同龢一直都支持康有为,而封强学会 的恰恰是李鸿章的亲家、后党官僚杨崇伊。而正是在翁同龢的努力之下,才在被 封的北京强学会的旧址设立官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和报刊,继续宣传维新事业。《走向 共和》“杨冠翁戴”,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由于在主张维新的人中翁同龢权力 最大,所以慈禧才要在新政实行的第四天一天之内发三道打击光绪皇帝和维新派的谕旨 ,其中第一道就是免去翁同龢的职务,驱逐回籍。对此,光绪帝万分悲痛却又没 有办法。但此剧中却表现光绪对翁的人品有所认识而将其免职。康有为是最重要的维新 派人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但此剧对康的个性张扬和爱财等等作 了漫画式的表现,而对他许多精彩之处却故意回避。如光绪皇帝早就想见康有为,但因 为康的官品太低而只能让翁同龢、李鸿章、荣禄等代为“召见”。他们问了许多 尖锐的军国大事,康都有独特的见解,可说是“舌战群儒”。此事不需任何艺术加工, 本身即是非常出彩的一段戏,但本剧对此却毫无表现,或许是惟恐康有为因此太“出彩 ”。相反此剧着意表现康要杀一二个高官的简单激烈和在朝廷上力争“变服制”这类小 事,使人感到康等维新派的可笑。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那一 枝“笔锋常带感情”的如椽巨笔使全国舆情为之一变,甚至影响了从鲁迅、胡适直到毛 泽东等一代人物。在此剧中梁氏的光芒和英姿全无,相反一直好像是个唯唯诺诺的“小 学生”,完全被“矮化”,甚至在孙中山面前仍如小学生一般。其实,如果正面表现改 良与革命的思想争论,将使该剧更有思想深度。对维新派的漫画化,实际上把悲壮的维 新运动处理成一场几个有些荒唐可笑的书生搞的一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