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在当下的繁荣景象吸引了众多知识分子把学术研究目光投向这一领域,电 视剧作品数量的积累也为电视剧批评提供了充足的文本。电视理论的研究队伍已经吸纳 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艺学、历史学等领域的学术精英。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 交相辉映构成了当下电视剧的基本生态。尤其是当代大众文化思潮直接影响着中国电视 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提出、澄清、解决已成为电视剧批评的中心。以曾庆瑞教授 和尹鸿教授关于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及社会角色论争为代表,可谓惊心动魄。 一 尹教授对曾教授发表的《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见2000年2、4期的《杭州师范学院 学报》)中有些观点提出异议,并撰文对中国电视剧进行文化学和政治经济学剖析(《意 义、生产与消费》,见《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冲突与共谋》,见《文艺研究》2 001年第6期)。曾教授于2002年在《现代传播》第2、3两期作了数万言的回应,指出中 国电视剧当下的社会角色既是艺术事业,又是文化产业,其经营并非企业化和商业化、 市场化,同时表明自己非“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中国电视剧发展40多年来,电视剧 的理论问题研究显示出严重的缺失,曾庆瑞教授较早介入这一领域,在电视剧的本质规 律探讨上作了奠基工作。在过去的电视剧批评中,人们习惯于就作品进行随感式的分析 ,国外并无“电视剧”概念,因而无从借鉴。有限的理论资源大都从电影艺术挪移过来 ,再加上文艺学的某些理论,拓荒时代的电视理论工作者的确经历了一番煎熬。然而当 下各学科的学术交融蔚为壮观,各种文化思潮几乎涉略每一个领域。电视剧出现的这种 论争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代文化思潮反映在电视剧领域的重要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当代文化思潮的最主要的表现之一。 应该说,这场论争的背景是“全球化语境”下衍生的当代大众文化思潮。中国经济转 轨后,“市场”概念在文化领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平台。“文化”被赋予了经济学意义 ,作为特殊的“物质”而非纯粹的“精神”。换言之,“文化”在工业时代具有了商业 价值,它非但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还可以产生商业利润。当下各行各业大都贴上“ 文化”的标签,例如“酒文化”、“茶文化”、“烟文化”、“厕所文化”、“园林文 化”……诸此种种具体的物质与文化交合的背后是企业的商业目的。这种“泛文化”现 象在实际利益上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物质品格。然而文 化概念的混乱与滥用引起部分精英知识分子的忧虑与不满,同时还有部分精英知识分子 将“泛文化”作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工具,以此呼应西方大众文化思潮,两者在 文化反思的过程中确立了各自不同的立场。而时下流行的全球化语境就成为两种立场交 锋的阵地,一方呼吁和西方交融,一方抵制或拒绝。“全球化”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 济学家提出的经济领域概念,后来延伸到其他领域,在文化艺术界也成为热门话题。“ 全球化”在中国的热炒是建立在中国市场经济取得一定成效,物质文化取得较大发展的 基础上;中国文化要在世界获得身份,而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面前又要奋起抵制和反 抗。这是交融与抗争的文化较量。中国电视剧似乎历史地被推到了潮头,它以当下传播 最广泛,受众最多的优势成为领军艺术样式。中国电视剧的历史与中国电视史相伴而生 ,40多年来,电视剧的真正发展是在1978年以后,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是契合的, 经济的因素似乎天然地与电视剧有不解之缘。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经济腾飞,电 视剧又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这有充足的理由吸引人们去探究经济、商业与电视剧的 存在关系。商业因素的介入给电视剧发展带来诸多好处,如电视剧风格、类型、题材、 表现方法的多样多元;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作品人文精神的逐渐 丧失,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偏离,电视剧作为艺术的品格滑落。是继续保持电视剧艺 术品格还是沿着世俗审美文化轨道前行?这是关系中国电视剧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论 争的双方都将电视剧作为体现中国大众意志的最佳承载,焦点集中在电视剧是否已经是 “大众文化”,“大众化”是否是电视剧发展的标尺,以及由此涉及的当下中国电视剧 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尹教授认为中国电视剧已经“从教化工具到大众文化的位移”、“ 从宣传工具到大众文化的转变”、“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结论。而曾教授将“官方主流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市 民通俗文化”三者结盟来反对“大众文化”,这种文化联盟必须明确它们各自的立场之 后才能确立,值得商榷。 二 邹广文、常晋芳对“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作了较为全面的界定:“当代大众文化是 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是在现代工业 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 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简单地说,当代大众文化具有 市场化、世俗化、平面化、形象化、游戏化、批量复制等特征。”(注:邹文广、常晋 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新华文摘》,2002年第2期,第132页。)在描述 “大众文化”特征后,他们发现了隐藏其后的悖论,即大众文化表面上对其他处于中心 意识形态的文化形态进行消解,实际却不能摆脱,“只是使之具有了更新的形态,并为 对立面的互补与融合提供了新的挑战和契机。”(注:邹文广、常晋芳:《当代大众文 化的本质特征》,《新华文摘》,2002年第2期,第132页。)法兰克福学派很早就指出 “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划一性对个性和人类创造性的扼杀,它同样也会成为一种控制 力量而存在,进而消除文化原有的批判和否定向度而极具欺骗性。在这个意义上,我把 “大众文化”视为一种虚设的话语集团。“大众文化”的虚设者首先是部分精英知识分 子,而后主流意识形态也认可并将“大众文化”作为亲和对象来与其他话语集团抗衡。 文学艺术领域曾经出现过“高雅”与“通俗”之间的论争,部分精英知识分子认为通 过倡导高雅文化途径无法达到改良社会文化结构,提高社会文化素质的目的,便改向世 俗文化途径由下而上地试图实现理想,达到某种殊途同归的愿望。这其实是一种文化思 潮的转向,“大众文化”因而在中国得以立名。它建立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 后的体制背景下,并受西方大众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某些影响。平民大众在经 历精神禁锢、物质匮乏、文化缺失后,对当代商品社会提供的丰富物质进行狂欢式的消 费,同时伴生着对文化的超常消费。而面对这样的社会消费现象,不同的利益集团纷纷 站出来企图通过自己的权势话语发言,其目的是想左右这一消费现象的导向,进而控制 它并从中获利。“大众”被戏剧性地推到台前,就像多头狮王抢夺的绣球,“大众”本 身是沉默者,并无话语主权,它所享受的只是被抛来抛去的感官体验,所能发出的只是 一连串惊叫和抚慰后的感叹,绝无权力对狮王们说:“你们轻柔一些……”而“文化” 只是运动与抗争中的载体,“大众文化”是话语权力集团所赋予的虚拟语境,是精英知 识分子改良文化思想的策略。当它命名之后便必然地被置放在焦点位置而被争夺,似乎 是一块土肥地沃的伊甸园,缠绕着上帝、亚当、夏娃、毒蛇之间的争斗。“大众”是虚 设的,“大众文化”是虚设的,消解的意图在于精英知识分子向国家意识形态的软性颠 覆,平民是被争夺的对象。当下所呈现出来的“令人鼓舞”的“大众文化”张扬,是不 同利益的话语集团虚构的繁荣景致。“大众”最终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并未获得独立的立 场和独立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