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 坛在上海召开。围绕本届论坛的学术焦点,即“冲突与和谐——全球化空间中亚洲影视 的新趋势”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媒介全球化的逼近 二十一世纪之际,“全球化”已不仅仅是一个热门话题,而成为人人都回避不了的当 下现实和生存语境。面对媒介全球化的逼近,中国影视尤其是电影必须走向世界,这是 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德国柏林电影节前主席、现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莫里茨·德·哈尔德先生,积极肯定 了中国电影十余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指出,张艺谋、陈凯歌以来的中国导演频频在 国际电影节上捧走奖杯,以及台湾、香港电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都充分证明了中国电 影在国际影坛中地位的提升。清华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认为,虽然国内 对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褒贬不一,并且这些电影有迎 合西方观众欣赏趣味的嫌疑,但这毕竟为西方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电影打开了大门,也 是中国电影最终在世界电影中立足的必要前提。 在媒介全球化的风潮中,跨国媒体的文化扩散过程冲击民族文化主体性以及国家文化 认同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诸多文化问题。台湾学者李天铎指出,在媒体全球化风潮 中,亚太地区面临文化认同感的混乱,由此造成对国家认同垂直建构的解构,他针对台 湾所处的历史情境,探讨并表达出一种对媒介全球化的警觉与忧虑性的预见。事实上, 台湾并不是一个特例。央视文艺中心国际部主任张子扬在论文中就近期参加“亚洲电视 奖”评选节目的实践做了思考,指出欧美国家跨国传媒提供给亚洲各国一些“版式化” 的节目其结果是亚洲各国出现了大批量的“雷同”电视节目,这些节目因缺乏创意在评 奖中失去竞争力。在这种新的文化垄断下,国家文化主体性地位的缺失也令人担忧。 中国影视如何在全球化问题的重压下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美国南加州大学骆思典教授 介绍了好莱坞电影雄厚的资金、技术,尤其是五十年前就成熟的发行网络,以及媒体的 大力推广等成功的经验。德国电视台前台长魏里希教授谈到,德国电视节目在欧洲及海 外市场的成功与他们有效的市场推广是分不开的。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主任卓伯棠 博士在题为《香港电视工业与全球化》的论文中,介绍了香港无线电视台在不同时期采 取不同策略,始终占据同行业领先地位,进而面向亚洲走向全世界的成功经验,为中国 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复旦大学孟建教授在其论文《面对全球化:中国广电业体制的 结构性裂变与战略性重组》中,以详实的数据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新世纪中国广电业进行 的重大体制改革,并深入阐述了这次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京广播学院黄升民教 授在《2002:透视中国电影产业投资》中,则详尽分析了中国电影产业中极为关键的投 资问题。这些研究都为中国影视业的市场化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以本土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在西方主流电影界争取立足之地,也是中国电影应对全 球化挑战的文化策略。北京电影学院的黄式宪教授从文化比较的维度,展开了对伊朗、 韩国、日本“新电影”的探讨,对中国大陆“第五代”电影及港台“新浪潮”电影从传 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性步履进行了总结,以“东方镜象的苏醒”寓意亚洲新电影在跨文化 语境中的崛起,指出亚洲“新电影”的文化启示性正在于其独立精神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除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电影生产管理体制外, 确立全球化的观念则是更为重要的。在此基础上,须进一步关注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表 现问题。福建师范大学颜纯钧教授指出,文化的全球化不是文化的一体化(或同质化), 也不是一般地承认文化的多样化,而是把文化差异作为一个前提,力主不同文化加入全 球性的流动与交换过程;对于民族电影而言,可以参与全球性流动与交换的文化差异, 恰恰构成自身的文化资本。上海大学金丹元教授提出,在中国当下影视审美所遭遇的国 际文化“后语境”中,要把自己视作一个完全开放的理论框架,既吸收西方影视文化的 合理因素,又坚持本民族的人文关怀,同时利用中国哲学美学的丰富资源加速影视审美 观念的现代转换,扩充中国影视文化的生存空间。 数字化浪潮的冲击 数字技术介入娱乐媒体,开始打破传统媒体的界限,生成了以电脑技术为核心的媒体 形式,即通常所称的“新媒体”。这些新媒体对传统的传播媒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 电影来说,数字化极大地影响了电影从创作生产到发行放映的各个环节,正在改变并将 彻底改变传统电影业的面貌。 上海交通大学的李亦中教授指出,数字化是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必由之路,数码影视体 系中存在着交叉与分野。他分别从“基于普通影院放映的、含有‘数转胶’电脑特技的 电影大片,基于数字影院放映的纯数码电影(包括3D动画片),基于数字化制作的电视电 影,基于个人化制作的DV作品”四个层面,考察了中国数码影视的现状及发展机遇。北 京电影学院教师刘军从全球范围内数字媒体经济现象出发,对数字电影的发展史、全球 发展景观、数字电影的技术方式、商业实现模式和未来影响做了回顾和展望,并重点分 析了数字电影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的三个方面的机会,即通过数字院线建立中国特色的 数字电影商业模式和寻求电影产业技术水平的跳跃式发展;通过建立数字节目控制中心 ,除却中国电影发行系统的地方保护主义顽疾;通过发展数字媒体综合娱乐中心,实现 观众群体的回归和广告的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