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3)01-0088-07 一、2002暑期香港电影市场:如履薄冰 2002年这个千年难遇的好年头,对于香港电影来说,却是一个厄运年,本土票房收入 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冰点。贺岁片被《魔戒首部曲》拔得头筹,暑期档被《蜘蛛侠》《 未来报告》《黑衣人2》等好莱坞影片抢占花魁。无论黄金档期还是淡期,港片都破纪 录地被外国影片全线压制。截止到2002年8月20日,香港本地电影上映不足40部,暑期 票房总收入只有7500多万港币,相比2001年同期17000多万港币的票房下跌了56%。票房 前10名中,港片只占4个,不仅比例是近年来最少的一次,而且没有一部进入前三名, 绝大部分港产片都只是昙花一现。香港电影本土市场已经如履薄冰,到了关系生存的严 峻时刻。 表1 2002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 上映周数 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票房冠军周数 《我左眼见到鬼》(银河映像) 5 2 000 1 《绝世宝贝》(一百年)4 1 852 2 《天脉传奇》(浩瀚) 4 1 103 1 《这个夏天有异性》(寰亚)4 946 《悭钱家族》(寰宇) 5 842 《幽灵人间2:鬼味人间》(寰亚) 3 528 《枕边凶灵》2 258 《香港有个好莱坞》 337 《心慌方》(安乐)316 注释: ①表1、表2、表3、表4数据均来自http://www.c4movic.com(汉电影网站),4表均由笔 者编选制作。 表2 2001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 上映周数 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票房冠军周数 《少林足球》(星辉海外有限公司) 106 044 3 《瘦身男女》(一百年) 74 033 《全职杀手》(天幕)42 550 1 《同居密友》(电影动力)41 819 《蜀山》(中国星) 31 162 《愿望树》(东方) 2 740 《吧啦吧啦樱花》(嘉禾)3 675 《买凶拍人》(嘉禾)3 171 《七号差馆》(东方)1 150 就表1、表2来看,虽然同样的暑期档(7月1日—9月1日),两个年度进入每周十大卖座 排行榜内的港片数量基本一致,但票房成绩却相差很远。如此大幅度的票房滑落是史无 前例的。2002年之前,好莱坞电影在许多国家囊括了50%到90%比例不等的市场份额,但 独独在香港颇受冷遇,票房占有率不及香港本土电影的1/3。据统计,1970年至2001年3 1年间的香港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平均票房收入从未压倒过港片,占有量少于总票 房的三成。在每一年的票房“十大”或“二十大”影片中,港产片也都是占尽优势。19 81年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打不过香港影片《人吓人 》、《投奔怒海》,票房排名第16位;1989年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美国影片《谁陷害了兔 子罗杰》(Who Framed Roger Rabbit?),香港票房不及王晶《赌神》的1/3。即使在199 3年以后政治因素一定程度影响香港电影产量的情况下,虽然好莱坞在港境遇略有改善 ,但票房占有率也绝对达不到50%。 为什么2002年暑期会走到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呢?或许2001年暑期市场的火爆,是因为没 有相应的外国劲敌所致?为廓清这层疑义,我们可以考量以下数据: 表3 2002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 (前五位) 片名 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蜘蛛侠》(Spider-Man) 7 2 900 《未来报告》(Minority Report) 5 2 253 《黑衣人》(Men In Black 2) 4 2 052 《精灵鼠小弟2》(Stuart Little 2) 3925 《星际宝贝》(Lilo & Stitch)5859 表4 2001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 (前五位) 片名 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珍珠港》(Pearl Harbor) 6 2 42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4 1 841 《盗墓者罗拉》(Tomb Raider) 4 1 625 《尖峰时刻 2》(Rush Hour 2) 4 1 329 《侏罗纪公园 3》(Jurassic Park 3) 2 1 007 两个年度登香港暑期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基本水准、国际声誉、市场竞争力都旗鼓相 当,这从大都在3000万港币内上下浮动的票房数据中可清晰得到印证。但为何本土市场 会落得如此迥然不同的境遇呢? 二、香港电影产业:多重危机 这种滑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下半期。港片一直以应接不暇的姿态展现于东南亚、韩日 及欧美市场,不仅票房一路飙升,而且还成功构建出全球华语电影的市场网络。但高速 增长的票房背后,却根基不稳。从1993年以来,香港电影市场开始出现较大跌幅,直至 1999年。其间不仅每年跌幅依次为7.58%、15.06%、19.34%、12.65%、21.4%、22.34%、 22.34%,[1](P8)而且1999年票房与1992年相比跌了近一半。其后以《少林足球》为代 表略有回升,但2002年却又跌到最冰点。这种连续多年跌落又瞬间回光返照的市场状况 ,隐藏着莫大的危机: (1)资本危机 金融风暴以后,东南亚电影市场严重萎缩,以往源源不断流入香港影坛 的台湾、马来西亚等资金锐减八成。以往平均每部港片制作费有1500万港币,年产200 部,所需资金为30亿港币,而现在年产120部资金总共才8亿港币,平均每部暴跌至700 万。制片人只能采取大幅度降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生产方式,继而又带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