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44(2002)04-0044-06 中国电影的历史是时代变迁造就的阶段递进的历史,与艺术的演进和时代人心的起伏 息息相关。在形成中国民族电影传统的轨迹中,在追寻中国电影重要阶段的标志性作品 中,夏衍电影创作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存在。本文正是从梳理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放眼 时代风潮的起伏变化中考察夏衍电影的价值与意义。 谈论夏衍的电影剧作,和通常意义上的创作研究不同,因为夏衍创作已不是孤立的作 家创作,他的作品包容了远为广泛的时代风潮和历史机缘,就历史价值而言,他是一个 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要求的代表。在中国社会重要历史转折阶段,夏衍以其出色的创作 成为中国电影的标志性存在。 夏衍电影创作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的倡导和丰富化。现实主义电影是 中国电影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重要传统,在中国电影近百年历程中,只有20世纪80年代 的第五代电影的“影像美学”运动可堪比拟,夏衍在倡导和推动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运动 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生最为优秀的剧作都是与现实主义精神紧密联系的。 一 倡导之功 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观察社会、理解人生的思想方法,而在美学形态 上则与纪实美学互为体用。在中国电影的发展演变中,第一个成为具有历史美学价值的 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电影。但现实主义的出现却和时代潮流与左翼倡导密不可 分。从时代发展的背景来观照,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曾有一次比较兴盛的“热 潮”,在电影数量与电影类型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舶来的新型“娱乐”艺术从简单 模仿、缺乏影响力到开始有了自己的市场位置和艺术号召力。不过,这种“热潮”对电 影本身而言固然难得,却只对社会起了某种观赏作用,也只是被人们认可为一种新的玩 意。整个20世纪20年代风云迭起的社会浪潮,在电影的表现、观念和电影人的创作上都 没有明显的呼应,反倒是避世的情绪、追逐商业利润的本能、制造功利风潮的热情直露 而明显。所以,20世纪20年代电影的创作风貌对于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而言只能算是初 级阶段,或称之为初期中国电影的简单阶段,独立品格的中国电影发展还有待来日。20 世纪30年代才是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兴盛与高潮时期。因为,从简单的散乱形态到较为严 整的电影形态,从没有独立的美学价值到初步奠定自己的美学轨迹,20世纪30年代中国 电影才是第一个重要的电影阶段。认清这一背景,对于理解以夏衍为代表的左翼电影运 动和现实主义电影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夏衍电影的出现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价值相联系,具体体现为: (一)在电影形态上,中国电影在短短几年间跨过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阶段,在 无声影片与有声影片发展的时期内,无声电影达到成熟,出现了经典之作,如《神女》 等;有声电影从初萌迅速跃进到兴盛阶段,产生了相当精致的重要作品,如《马路天使 》等。于是,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第一次相接近。在这里,夏衍电影经历了无声电影到 有声电影的转换,无论是形态探索还是思想价值的呈现,夏衍电影都成为20世纪30年代 中国电影高潮中的重要一员,在《狂流》、《春蚕》、《上海24小时》、《风云儿女》 、《压岁钱》等创作中,夏衍电影鲜明的时代特征构成了左翼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在表现内容上,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触及社会生活现状,现实内容代替了 神异古怪与荒诞热闹的娱乐内容。人生疾苦、人民受压迫的激愤得以正面展示,电影第 一次呈现出呼应时代精神与民心企盼的愿望,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思想较商业赢利、投 机功利观占了上风。这里,夏衍电影特别具有先锋和引领时潮的价值。《狂流》被公认 为中国电影现实主义方向的探路石,它的时代意义无疑是反拨商业时潮、改变旧有价值 体系、倡导变化时代的先进思想,中国电影从此踏入了现代历史的正途,中国电影的进 步方向也得以确立。 (三)在艺术形式上,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自觉地追求艺术创新,明显地借鉴吸收世 界电影优长,探索民族化的表现形式,电影技巧有了巨大的进步。叙事的流畅,造型表 意的手段都有了长足进步,民族风格的呈现令人欣喜,一些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都很成 熟的影片标示着中国电影迈入了新的时期。夏衍电影的艺术追求,突出反映了艺术进展 和创新的步伐。《狂流》的纪实风格,《春蚕》的冷静表现,《上海24小时》的独特结 构等,显示了开拓努力的成效。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创造力的新生面的拓展,和夏衍为 代表的新人介入有直接关系。 (四)在创作方法上,改变了较为单一的思路,不断丰富发展,并容纳了丰富多彩的内 涵,多样的创作方法保证了中国电影整体形态之中呈现出变化的色彩,对外来电影创作 方法的多方吸收,使中国电影已不再是戏剧创作的附庸和孤守一隅的茶楼戏院的娱乐品 。以夏衍等人为首的左翼电影把现实主义从思想观照实践为电影艺术创作的主流方法, 并且以丰富的实践成果确定了中国电影的坚定不移的创作主潮。 (五)在整体社会形象上,中国电影基本摆脱了与世无干的消闲地位,树立起影响世道 人心的文化角色,改变了艺术末流的被漠视状况,强化了有独立位置的艺术形象,中国 电影已经站在了社会改造的前沿位置,从20世纪20年代避世逃逸变为入世应时,呼应时 代政治的使命感从此与电影密不可分。这其中,夏衍等人的左翼电影运动起了巨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