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振兴现象是政治民主、经济发展、产业运作的结果,也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教育程度的提高相得益彰。电影生产与电影消费规模协调共进,使整个电影产业进入 一个良性发展态势。 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 经济领域,韩国接受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自60年代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大中政府采取一系列务实性对策,不仅迅速从金融危机 的阴影中走出来,经济发展还出现了新的局面。韩国成功地从一个农业国进入现代化国 家,创造了所谓“汉江奇迹”。现代化是和都市化、工业化、教育的普及、职业分工的 专业化、通信的发达等经济发展现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和特定的社会政治变革联系在 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韩国城市的发展显著,都市化率从1950年的21.4%,发展到199 5年的81.3%。 政治领域,80年代韩国进入政治解冻期,1980年的光州事件和1986年的民主运动(注: 以大学生为核心发起的两次民众民主运动,抗议军人专制政权,曾得到韩国社会各界响 应,但最终被军政府血腥镇压。前者亦称光州民众斗争,后者亦称六月抗争。)使韩国 独裁政府恶名昭著。1988年通过国民投票实现了向民主政权的过渡;1993年文人政府上 台;接着1998年出现了堪称韩国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野党交接政府”(注:1 997年12月18日金大中在总统竞选中获胜,标志了韩国建国起第一次“政权交替”,在 野党第一次成为执政党,少数党第一次战胜多数党。)的政治发展进程。长期以来在韩 国社会上争论不休的政治不稳定进入90年代开始销声匿迹,整个社会慢慢进入民主化、 多元化的发展进程中。 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不仅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而且引起了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 化。中产阶级形成并稳步扩大,文化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有线电视的 开通、录像市场的扩大、卫星电视的前景,一方面争夺着电影观众,一方面因播放高品 位电影节目而培养了观众,且它们都是以电影为核心的影像产业,这使得政府和大企业 开始注意电影市场的价值。 大众文化开始盛行。流行音乐乐队等开始流行,消费人群年轻化,产品包装要求提高 ,对大众偶像的消费需求增强。 在现代韩国社会的变化过程中,青年群体又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是经济现代化 的主力军,在社会意识方面则是历史变革的动力。截至1995年的统计,14-24岁的青少 年人口略超过900万,占总人口的20.2%。韩国政府的世界化政治战略和提倡国际竞争力 的经济战略,使得整个社会普遍认为,韩国的未来命运掌握在“一个背包就能周游世界 ,懂电脑,会利用先进通讯设备,处变不惊,有坚强毅力,主张男女平等”的“新世代 ”身上。(注:金镇旭(韩):《80年代至90年代的韩国电影》,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 生论文,第27页。)特别是大学生(占青少年总人口的约54.5%)(注:君冢大学(日)、吴 鲁平(中)、金哲秀(韩):《东亚社会价值的趋同与冲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 01年,第44页。),他们在80年代经济繁荣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有机会享受1988年奥运 会以后的经济富裕和政治稳定。他们将成为韩国电影的主要消费者。 在造成韩国电影振兴繁荣景象大的社会背景中,有一个因素不得不指出:韩国民众强 烈的爱国心和罕见的民族凝聚力。韩国电影票房的奇迹,与韩国观众对本土电影非理性 的热爱,蜂拥而上的参与行为是分不开的。许多影片如《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 的上映,媒体一律不能有批评声音,普通百姓如果不去看会被认为是“不够爱国”。当 政府放宽“电影进口限额制度”时,电影人立刻示威游行,而韩国大众媒体一律给予最 大的支持,结果迫使政府对电影人和民众做出妥协。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民族特质的原因有多种:一、有史以来,韩国即为单一民族国家 ,没有像中国、美国等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他们认为自己的血脉最纯洁,最干净,在韩 国最常见的标语是“身土不二”(注:“身土不二”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笔者根据 所阅资料整理出以下两层意义:其一,它是热爱本民族的象征,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抱有 依恋与敬畏的复杂情感。体现在微观的经济领域上,韩国出产的商品上多印有“身土不 二”,尤其是农副产品一律如此,其意类同于中国的“提倡国货”。其二,它从人与土 地(自然)的关系应和谐共处而延伸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与我国的“天人合一”有相 通之处。“身土不二”不仅是韩国传统,还是自70年代起由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 的具体内容,包含有城市民族化、乡村现代化的意味。);二、20世纪屈辱的被侵占、 被分裂的历史,使现代韩国人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民族自尊心;三、地理生存环境— —如金大中所说,韩国为美、日、中、俄四大列强所包围,本身又是山多地少、资源匮 乏的小国(注:李立绪:《韩国启示录——韩国经济危机实录》,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年,第385—386页。);四、经济领域内的“汉江奇迹”所赋予的自信心;五、韩国儒 教传统影响(注:中国儒教传统中,有以道德之有无来作“华夷”之辨的言论,韩国儒 教继承了这种说法,甚至在某些历史阶段,把受西洋沾染的中国也视为夷。)。 了解这种民族特质或者说民族文化心理现象,对于解释某些韩国电影现象是非常必要 的。这种民族文化特质不是始自90年代的电影振兴现象,而是一以贯之于包括韩国电影 在内的韩国民族文化当中。 “从20世纪中叶以后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在朝鲜战争的危机中生存问题成为绝对的问 题,从60年代到70年代,国家成为支配性的生产主体,以‘民族文化’为中心形成了‘ 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相应地,韩国的现代化就意味着‘独裁下的开发’,接下来就出 现了到70年代与80年代为止仍旧是‘政治问题’独占主导性言论的现象。换言之,60年 代以后,文化主要是在‘理念上’被消费,而没有确保其大众性这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