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120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301(2002)05-0015-04 苏联电影早已成了历史,在中国现在似乎只存在中老年人的记忆里,然而在世界影坛 上,苏联电影的辉煌和贡献却是无论如何也抹杀不了的。苏联电影不但具有思想内容的 进步性、电影语言的独创性;而且还以其浓郁的文学诗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美学特色 ,并在中俄两国电影文化几十年的交流中,对中国电影美学风格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当前,在中国文化处在一个新的转型时期,电影艺术走向市场之际,我们不妨再回 过头认真思考研究苏联电影与中国电影的联系和影响,探讨电影在市场中的定位和审美 适应性,这将会对我们认识电影发展的本质规律有着很大的益处。 一 符·维·阿格诺索夫在谈到二十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时曾说道:“20世纪的俄罗斯承传 了自身的文化传统,而文学则形象地反映出俄罗斯复杂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这就是 我们考察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基础。”[1](p3)实际上也是我们考察苏联电影的基础。 上个世纪苏联文学的巨大成就是俄罗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延伸,在世界文坛上有着 崇高的地位。就苏联电影来说它和苏联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苏联电影的发展当然也离 不开其深厚的文学基础,可以说它是在俄罗斯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浸淫下成长发 展起来的。苏联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上处处都闪现着俄罗斯文学的浑厚、深沉、辽阔的艺 术底蕴和壮丽而忧郁的抒情现实主义特色,总能引起人们无比的向往和思考。苏联电影 以其鲜明的文学性特征区别于娱乐电影等其他不同类型的电影。特别是“诗电影”和“ 散文电影”的创作与发展,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电影创作,使苏联电影形成了鲜明独特 的文学性诗意风格。 电影的文学性实质上是指电影作品从整体上所体现出来的浓浓的文学精神和韵味,它 有别于纯粹的商业电影和戏剧式电影。在电影诞生初期,苏联的电影大师们就反复研究 学习俄罗斯的文学传统和创作经验,并从文学创造的角度着力探索电影如何运用电影的 影像和视觉表现力来地描绘生活。在默片时代的高潮期,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库里 肖夫、杜甫仁科等一批年轻的电影艺术家在批判法国“先锋派电影”的基础上,富于创 造性地实验和发明了电影的镜头剪辑,并揭示了这种剪辑技巧在艺术创作中听显示出来 的隐喻、对比、以及理性揭示的巨大艺术表现力,他们把这种关于电影镜头的剪辑组接 技术称为蒙太奇。电影蒙太奇可以象文学那样具有艺术典型化的创造作用、对形象内涵 的理性揭示和表现功能。客观地讲当时爱森斯坦和普多大金等人对蒙太奇的努力探索实 际上是想找到电影艺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的表现能力,并创造一种艺术性的电影,为此 他们创立了以社会主义美学思想为基础的“诗的电影”学派,并奠定了苏联电影的文学 风格。对此,米·罗姆认为爱森斯坦等人是充分地继承了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 等文学大师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学的创作精神,“对于我国文学的这些宝贵经验,我们研 究得还不够深入,而爱森斯坦是深入研究过的。他所以提出‘杂耍蒙太奇’,正是根据 原始艺术、古典悲剧、托尔斯泰的经验以至世界艺术的全部经验概括出这种手法的。” [2](P95)也正是由于此,在他们的电影中都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学色彩。象爱森斯坦拍 摄的《战舰波奖金号》和普多夫金拍摄的《母亲》等影片则标志着“诗的电影”的诞生 。《战舰波将金号》很好地处理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并注意了诗的隐喻与电影叙事的密 切结合,显示出了影片的大气和场面的惨烈,此片赢得世界影坛的广泛赞赏。 为了使电影能够象诗那样去表现出浓郁的情绪性和鲜明的“俄罗斯忧郁”:早在二十 世纪三十年代爱森斯坦就拍出了《白静草原》,尽管这部影片在当时遭受到了极左思想 的批判,但它仍表现出爱森斯坦对电影的诗意情绪化进行的深入不懈探索。影片内容是 少先队员巴甫立克·莫洛卓夫因向苏维埃政权告发了富农父亲及其同伙的罪恶阴谋,而 被其父亲手杀死的故事。这部影片并没有完全迎合当时的政治气候而是从人道主义的角 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样的本质,特别是父亲杀子的场面写得极富人情味。此 外这还是一部具有屠格涅夫式的诗意片名的影片,影片并没有详细具体叙述一个故事, 而是运用多样化的电影语言手段去表达和挖掘影片的内涵。本片按照爱森斯坦的说法就 是影片的“绝大部分材料都是采用非现实主义手法处理的”,这里有表现主义、超现实 主义、象征主义、隐喻、借喻、假定性等手法,这些丰富多样的表现技巧使影片具有很 高的文学价值。影片还特别突出了影像造型的电影元素作用,环境、布景、自然景色、 道具、照明、明暗对比等成为超越演员表演和对白的重要的剧作手段,较好地完成了对 人物的塑造和对影片内容的表现。影片正象科瓦洛夫所分析到的,在影片中“爱森斯坦 没有把大自然意识形态化,而是赋予它以灵性。他的仁慈厚道的俄罗斯中部地带并不是 冷漠无情的,他发怒、欢乐、和悲伤。在那里整个人类世界都是自由自在的。在永恒、 回声隆隆的苍穹下,杀子本身就具有奉献牺牲的语言的特征。”(3)(p137)这类“诗电 影”对以后苏联电影的发展影响很大,以至后来出现一大批优秀的诗电影,象《伊万的 童年》、《跟随太阳走的人》、《雁南飞》、《士兵之歌》、《恋人曲》等影片。因为 这些影片都非常好地运用了诗的语言表现方式:譬喻、寓意、象征、主观情感性等艺术 手法,使影片比较完美地体现了作为文学主要形式——诗歌的艺术韵味。 “散文电影”是苏联另一种极具文学色彩的电影体裁形式。散文电影是通过人物的形 成过程去体现主题思想,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其表现手法体现了散文创作的“形 散神凝”的基本特点。就这一点而言,这也是戏剧与小说的共同美学要求。戏剧有其时 空局限,强调对话,视点固定等特性;小说也有其时空跳跃,结构灵活,重视抒情和描 写以及插叙等特性:散文电影也就是借鉴了小说与戏剧的艺术表现特点,并以更加纪实 的方式使影片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的丰富多彩的性格特征。其中早期影片有 :罗姆的《列宁在十月》、《夏伯阳》;艾尔姆列尔的《伟大的公民》,以及格拉西莫 夫的《七勇士》、《教师》等影片,这些都是富有代表性的散文电影。其中,格拉西莫 夫的电影最具散文的特征。格拉西莫夫非常喜欢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作品,他 从契诃夫的作品中汲取了大量文学和美学的营养,力图像契诃夫那样,深入地表现普通 人的生活,在影片中体现出“平凡中的诗意”和“平凡中的美”。在以后苏联电影的发 展过程中一直有非常好的散文电影的出现,如舒克申的《红莓》、舍皮奇科的《升华》 和罗斯托茨基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影片。特别是最后这部影片以散文诗的方式展 示了二战时期苏联女战士的魅力与悲壮。正像卡拉甘诺夫所谈到的:“姑娘们在远离前 线和部队的卡累利阿地区森林里一个接一个倒下去了,但是他们在牵制了敌人、阻止敌 人伞兵窜向白海运河的战斗中立下了功劳,……每个姑娘都像他们的指挥员瓦斯科夫准 尉一样,在影片的进行中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因此,他们建立功勋的诗学形象表现得更 加突出,对胜利的价值的思考也通过银幕动作、气氛和语调得到更加清晰地刻画。”[4 ](p110)影片以充满诗意的艺术意境,描绘了影片的典型环境:幽静的山林、漂浮着轻 纱一样的雾的湖面,古老的乡野小教堂,远近传来的鸟的叫声,安宁而又富有生气的村 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发生了一场卓绝的生死较量。六个美丽的姑娘为祖国 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象爱神一样的女战士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为国捐躯,使人充满 了痛惜和崇敬。影片的诗化散文特点还表现在它的结构上,在影片中以残酷的战斗为发 展主线,然后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构筑了三个不同时空的画面形式,并从空间的情绪 色彩上创造了这种结构所必需的意境。黑白颜色的镜头表现的是阴森残酷的战争,高光 色彩镜头表现的是姑娘们对战前爱情与家庭的回忆,而真实还原的色彩则是对现实安宁 幸福生活的再现。正是这样的彩色蒙太奇的结构形式,使严峻的战争、梦一般的回忆和 绚丽的现实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有着密切联系。高调彩色而提纯了的回忆场面是现实 女战士的信念和力量的源泉,而现实那美丽灿烂的山林,又是女英雄们的崇高精神的折 光。影片以凝炼的笔触、抒情的意境和新颖的结构形式,从多方面塑造出了极富启迪意 义的银幕形象,并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