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历史剧持续多年在电视剧创作中风头旺健,甚至一度独占鳌头,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一些来自创作方面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确凿的证明。1999年,历史(古装)剧占全年 度电视剧生产总量的10.7%,2000年则攀升为21.6%,2001年的数据是24.8%(注:吉炳轩 :《唱响主旋律 多出精品剧》,《中国电视》2000年第7期; 吉炳轩:《弘扬五种精神 奏响时代强音》,《中国电视》01年第4期; 徐光春:《在200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的讲话》,《中国电视》02年第4期), 竟占年度生产总量的1/4左右。而从播出方面看,各电视台青睐历史(古装)剧是一目了 然的。“相当长一段时间,荧屏几乎在黄金档期(18:00-22:00)播的全是历史剧。影视 圈里圈外,荧屏前不同年龄、经历各异的观众都被带进对历史剧的审美评判中。”(注 :《荧屏群言堂》,《中国电视》02年第3期)甚至出现过30多个频道中有11个频道播放 清宫戏的景象。1999年国庆节前,许多电视台上星节目一窝蜂地播放《鹿鼎记》,最多 时候十几家电视台同时播放一部历史剧(注:吉炳轩:《唱响主旋律 多出精品剧》, 《中国电视》2000年第7期)。众多历史人物取代了以往传媒中频频亮相的现实楷模,一 个个粉墨登场。从唐太宗到唐明皇,从朱元璋到康熙、乾隆、雍正,从武则天、慈禧到 还珠格格,从包青天到刘罗锅到济公到韦小宝……他们流传在街头巷尾,弄得妇孺皆知 ,且深入人心。 但是从去年底开始,历史剧创作呈现明显的收势,降温的趋向是明确的。今年初,国 家广电总局徐光春局长明确指出,在促进电视剧繁荣和发展的进程中,要更多地“关注 社会的变革,抓现实题材作品”(注:徐光春:《在200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的 讲话》,《中国电视》02年第4期)。胡占凡副局长也在200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工作 会议上对2001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工作作了回顾,总结了“控制一般历史题材电视剧 生产数量”的经验,“特别是对宫廷、武打类剧目的申报立项采取了压缩比例、从严控 制的措施。”(注:胡占凡:《繁荣发展 净化荧屏 为16大营造良好氛围》,《中国 电视》02年第4期)与这种遏制重古轻今的导向相一致,理论界也出现了不少对历史剧创 作中负面因素的批评:“近几年,清朝戏走俏,荧屏上便花翎顶戴、马褂满视野,贝勒 、格格、皇阿玛叫声不绝”。“从先秦的枭雄到清末的奸臣,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戏说 的旗帜下,糟蹋历史,误导后人。”(注:《荧屏电视剧》,《中国电视》2002年第4期 )这种明令遏制和批评对历史剧生产中的盲目、无序、失度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标 志着电视历史剧创作进入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但不足也是显在的。因为就宏观调控而言 ,它是一种自上而下通过行政指令来达成计划生产的手段,不可避免地带着强制的色彩 。对于处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生产,这种调控是必需的。但要从根本上扫清电视剧创 作上的一些盲区,仅仅依靠必要的行政指令是远远不够的。就理论界的批评而言,如果 仅仅集中于对创作表层特征的粗线条指认,甚至以个人的好恶作感性的批点,就有可能 将一场有意义的文化批评引入歧途,弄不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相对科学的做法是深 入实际,从现象分析入手,厘清电视历史剧走红的内在动因,这样才有可能在总结几年 来电视历史剧创作经验教训的同时,规范未来电视历史剧的创作方向,将这一为大众喜 闻乐见的艺术样式纳入新世纪先进文化建设的健康轨道。 一 那么,电视历史剧究竟为什么会走红呢?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观众的喜爱。关于这 一点已经用不着我们去花费笔墨作祥尽的考证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潜藏在这一现象背 后的问题,即电视历史剧为什么会赢得观众的喜爱?弄清了这一问题,也就揭示了电视 历史剧走红的一个深层动因。 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电视历史剧的兴盛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到时代、社会诸种因素 影响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受众独特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说,电视历史剧契 合了特定时代大众的社会心理,顺应了我们民族独有的审美心态。 (1)与大众社会心理的契合 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极其复杂的多元结构中。就本土范 围看,市场经济全面启动,社会进入向商品经济转型的时代。人们从原先的精神化生存 坠入了激烈的物欲竞争。信仰坍塌,理想破灭,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心理问题随之纷 纷出现:迷惘、焦躁、道德沦丧、价值失范……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世界 格局重组的问题,WTO更使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明了。中国经历了80年代自觉的西 化失败后又一次不得不向西方看齐。国人本已焦灼不堪、迷乱不已的心理因此越发脆薄 :一方面不知所措,一方面又本能地滋生出反抗与拒绝,矛盾重重中人们开始将目光投 注到中国的历史深处,企望从“曾经泱泱大国”的往昔岁月中寻找到自我的寄托,寻找 到民族自尊自信的支点。95年后席卷思想界和学术界的“国学热”就是一个明证。这样 的历史情景和群体精神风貌,催化了电视历史剧的出笼和发展。从一开始,它就顺应国 人回归历史的心理趋向,将镜头锁定历史时空;同时,在面对历史时又着眼于现实需要 ,力图给困顿中张惶失措的现代人撑起一方不无虚幻的心灵栖居地,让种种纷繁杂沓的 心理得到暂时的安息。因此,电视历史剧的创作策略就是凭借一个历史的幌子演绎现代 人的梦想。与这种创作策略相吻合,在具体的操作上它远离传统的经学式历史书写,无 视“历史真实”。尤小刚就曾经这样表白:“在戏说中,历史人物只是一个符号化的东 西。”陈家林也认为历史剧并不意味着与历史一一对号(注:《荧屏群言堂》,《中国 电视》2002年第3期)。可见,在创作者那里电视历史剧是“大众文化对历史的再塑造” 的产物。其于这一出发点,电视历史剧针对不同的社会心理需求作出了不同的创作定位 :或者把电视历史剧视作人们欲望假想和心理宣泄的对象,把隐约的社会角色关系变成 鲜明的艺术角色关系,打造出一则则世俗神话。而观众在观看时通过产生联想和认同, 又把鲜明的艺术角色关系悄悄地置换成隐约的社会角色关系,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淡忘了 现实的焦虑、困惑和迷茫,或者在虚实相间里为我们讲述一个古国强者的奋斗传奇。这 类作品往往以塑造具有感召力的强者形象为核心,展示人物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凸现 人物智勇过人、刚强有力的英雄特质,从而在观众面前树立起自强不息的民族楷模。康 熙、雍正、包公、刘罗锅都是其中的代表。这样的艺术形象满足了民族自信的想象,弥 补了现实生活中强者匮乏的缺憾,反映了人们在一个英雄逝去的年代里对英雄缅怀和召 唤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