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生的“问题行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职中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学习、品德和性格健康发展以及心理困扰方面的不正常行为。职中生“问题行为”的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何准确透视职中生的“问题行为”以帮助他们积极转化,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熟自信地走向社会,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教育问题。 一、职中生“问题行为”的表现 职中生的“问题行为”二般分为四种类型:①过失型。其“问题行为”多是违反纪律、骂人、打架、说谎、恶作剧等,一般带有偶发性、情境性、盲目性等特点。但这类学生对行为的后果易产生害怕后悔的心理。②品德不良型。缺乏抗拒诱惑的能力,其“问题行为”主要是违反纪律和道德规范且明知故犯,如偷窃、欺骗、斗殴、浪荡、毁坏公物等,一般带有经常性、倾向性、有意性等特点,有时还会有集团性。这类学生对行为的后果一般不后悔,甚至还会产生满足感和得意感。③攻击型。这类学生情绪易激动,性格急躁、外向、倔强,容易发生不适当的激情。其“问题行为”是为了消除自身的愤怒情绪和内心紧张,以发泄的方式采取对他人报复、对抗、迁怒等过激行为,一般带有公开的、爆发的特点。这类学生对行为的后果自我评价偏高,较为自负。④压抑型。这类学生一般是悲观失望、情绪消沉,性格内向、怯弱,易产生不良心境。其“问题行为”是为了削减由焦虑造成的内心紧张,采取逃避、消极应付、拒绝交往、不参加活动等方式,并且自暴自弃,一般带有隐匿的持续的特点。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也不满意,自卑,自我评价偏低。据有关资料测算和大致统计,职中生的过失型“问题行为”约占10.6%,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约占48.4%,攻击型“问题行为”约占13.8%,压抑型“问题行为”约占27.2%。从“问题行为”发生的构成说明,品德不良型和压抑型“问题行为”是职中生的重点问题所在。 二、职中生“问题行为”的成因 职中生“问题行为”的成因极为复杂,既有客观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也有主观的生理、心理因素,通常是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职中生“问题行为”的发生与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有关。例如,家庭成员对社会、同事、友人、邻居的不信任态度,关系紧张;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正常,为小事发生口角、摩擦、打架;家庭成员行为不正当,酗酒、赌博、偷窃、生活腐化;家长对子女的护短行为和放任自流的态度;父母的过度焦虑、担心、容易激动、发怒等,都对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凡是从小被家庭纵爱娇生惯的学生,他们的行为表现不是怯懦、退缩、胆小、独立生活能力差,就是蛮横、贪欲、任性、自私、要强而不顾一切。相反,由于家庭的专制、粗暴、歧视、虐待而得不到关怀、爱护和温暖的学生,则容易产生对人冷淡、疏远、不满、抗拒甚至敌意、憎恨、粗暴、虚伪和不信任的行为表现。所以,父母离异或非自然缺损、家庭教育能力的薄弱或丧失、教育水平低下或不平衡、教育态度和方法不当等,都是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职中生“问题行为”与学校教育中一些不太适当的教育态度、措施、方法有关。例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过急;有的教师缺乏修养,对学生不尊重、不耐心、不公正,要求频繁又不严格执行;有的教师人格特征不完善,行为不检点,粗暴急躁,对学生变相惩罚;有的教师没有什么教育的措施和方法,对学生不关心、不了解,放松要求或放任自流等。这些都使学生不适应引起心理的紧张和失衡,由此产生“问题行为”。 职中生的“问题行为”与社会负面影响有关。职中生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大,交往频繁,所受的社会影响也日益增加。虽然整个社会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社会影响的复杂化、多样化,各种不良的风气、恶习,文化生活中的负面导向,文学、影视、网络中的有害因素等,都影响了职中生对客观情境的行为反应,从而导致他们的“问题行为”。 职中生的“问题行为”与其自身性格方面的弱点有关。其表现为:①自我中心。一味任性,缺乏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友谊感,喜欢制造纠纷、摩擦,被同学厌恶。一般娇生惯养的子女或放任自流的学生容易形成这种性格。②意志薄弱。大部分表现为做事有始无终,缺乏坚持性和毅力。③情绪易变。往往表现为行为轻率、急躁、反复无常,动辄斗殴,男生易染上流氓习气,女生易产生虚荣和轻浮。④自我显示。特别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别人重视、关注自己,渴望自己成为周围人们注意的中心。⑤强烈攻击:内心充满攻击欲望,稍遇挫折即强烈愤怒甚至暴怒,产生间接和直接的攻击行为。⑥自我意识消极。强烈的自我否定,自轻自贱,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在青春期年龄阶段尤其明显,在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中较为突出。 职中生中的“问题行为”还会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问题行为”会在班级和校园中孳生与传播。这主要与职中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关。例如从众心理。学生没有摆脱依赖性,自信力差,判断力不强,喜欢“随大流”。别人怎么办,我也如此;人家这么做,我也跟着。 实际上,职中生的“问题行为”也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长时间缺乏成功体验,遭受诸多挫折、失败而造成的。学生在各方面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困难、逆境、障碍,如果他们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自身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沮丧、失意、不满、焦虑等紧张的情绪状态,称之为心理挫折。职中生的心理忍受能力差,心理挫折往往便是“问题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职中生“问题行为”的转化 判定职中生的行为到底是正常还是有问题,要持谨慎的态度,要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其年龄阶段的正常行为进行比较,如果差距较大,或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就可以考虑为“问题行为”。同时,分析他们所表现的行为是属于偶然性的还是经常性的,只有经常、稳定、扰乱性大,对个人的学习生活、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影响的,才能判定为“问题行为”。职中生的“问题行为”与其自身的品德结构关系极大。品德的基本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习惯四种因素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构成学生品德心理的成分,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偏差和失衡都成为“问题行为”的内在条件。转化职中生“问题行为”,可考虑如下一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