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88(2003)01-0001-04 1998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原国家教委学生司、全国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全国311个大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高校毕业生适应工作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尽管高校毕业生的总体水平接近良好,但研究生的创造能力并不算高,专科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又均比本科生和研究生低。[1](P46)说明该强的没有强上去,各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有向本科层次靠近的倾向。毫无疑问,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需要采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并重优先发展的战略。1999年,国家在“211工程”的基础上正式启动"985"工程项目,以加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目前,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举措上的突出问题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缺乏应有的环境和支持,高职发展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高等教育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满足制造业大国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 一、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趋势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已实质性地跨入大众化阶段。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机构会出现多样化、分层化的趋势。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所扩展,它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其研究和知识创新的职能;另一方面又要满足社会上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传统的单一的大学制度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需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与之适应。本世纪初,一些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结构举例如下: 美国有高校3856所,根据它的办学模式和层次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博士学位授予大学——广博型和集中型研究型大学,占6.7%;硕士学位授予学院和大学——属综合型院校,占16%;专门学院——授予从学士到博士各级学位,但至少有一半集中在单一领域,占19.2%;学士学位授予学院——文理及普通四年制学院,占14.8%;副学士学位授予学院——社区学院及专科学校,占42.5%;部落学院和大学——由部落掌管,位于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学校,占0.7%。 英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155所,其中包括牛津、剑桥等著名古典大学,以及由多科技术学院升格成的新大学在内的大学88所;以培养师范专业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学院67所。此外,还有继续教育机构562所(包括非独立设置的机构)。 德国有高等学校345所,分为两大类:大学机构,包括综合大学1所,大学93所,工业大学16所,教育学院6所,以及独立设置的与大学同等地位的艺术和音乐学院47所;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n)182所。 法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可分为三大类型:综合大学——着重于理论及基础学科的知识传授与研究,现有87所;大学校——主要培养工业、商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国家官员,目前有250余所;大学技术学院——附设在大学内,属相对独立的大学第一阶段的一种教学机构,目前有88所。 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大学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两大类型。大学约有586所;非大学型的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包括短期大学595所;高等专门学校62所及大量的专修学校。 随着高等教育多元化模式的发展,在传统的大学与非传统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如何建立合理的职能分工,以及在发展各自的特色的前提下,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育政策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上述几个发达国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教体系发展有以下几个共同的趋势:第一,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及院校类型趋于多样化;第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与特色,各类学校之间呈现互补关系,彼此不可替代;第三,在保证高等院校的多样化和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尝试在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高等学校之间建立联系和沟通渠道。 二、职业技术教育是多元化模式中最活跃的分支 国外社会学的研究认为:人均GNP在1500~3000美元的阶段,是一个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发展多样化中学后教育和建立高技能培训体系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无不伴随着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过程。 美国的社区学院作为一种集大学基础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社区文教服务及成人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在增加高等教育机会方面,满足社会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从1950年到1960年的10年间,美国二年制学院的学生数增加了一倍多;从1960年到1970年增加了2.6倍。[2](P83)设立社区高等院校的初衷本是四年制高等院校的预备教育。它的发展主要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减轻四年制高校和社会就业的压力。但之后社区学院的职能已拓宽了许多,目前已成为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二战结束后,日本曾对原来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战前的多轨制高等教育被单一的四年制大学所取代。[3](P514)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开始从战后恢复期进入高速成长期,理工方面的高级科技人才,尤其是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日本决定另行设置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并于1961年建立起高等专门学校制度;同时,在由“战前的多轨制高等教育向单一的四年制大学”过渡中达不到大学设置标准的短期大学,由于其满足了社会,规模也不断扩大。于是日本政府于1964年又重新修改了学校教育法,将短期大学作为永久性的教育制度固定了下来。值得提及的是,日本为了解决高等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毕业生升学难和培养高层次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问题,还于1976年建立了两所技术科学大学,主要招收高专和短大毕业生入学,学制为四年,相当于大学的后两年加硕士两年,学生可获得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