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2)34-0005-04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强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烈,引发了争夺21世纪发展制高点的全球竞争。在全球化竞争中,提高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而人力资源的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发展职业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职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已成为国家新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变化中的需求:职业教育面临挑战 (一)显著的全球化趋势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21世纪初,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企业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运作,可以利用信息和交流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调度物流和后勤资源及时进行生产;各种人力资源跨企业、跨地区、跨国家流动,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学历的人员为了共同的目标精诚合作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等等。 经济全球竞争的日益尖锐及国际分工的强化,使生产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应用,导致产品创新周期越来越短;工业国家传统的制造业逐渐失去其重要地位,服务业在生产、管理、科学、社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现生产社会向服务社会转变。 经济全球化引起劳动组织的改变。劳动者自身的主体意识与工作责任心、劳动组织的小组形式与团队合作精神、劳动者的参与、民主管理思想以及技术和管理的人道化、人性化等在劳动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全球化的经济提出的基本挑战是需要在迅速变化的环境里的调整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培养一支生产效率高和灵活的劳动力队伍乃是21世纪进行竞争的最核心的一招”。(注:刘来泉选译.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2.)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职业教育的使命是要提高个人在职业领域及生活领域的“关键能力”。如在竞争社会中的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群体协作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中的积极主动、共同协作和自我组织能力;适应新的生产和技术需要的个人知识和技能的持续动态发展能力等。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使命 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样化的通讯和媒体渠道的畅通,在世界范围内可提供的信息,其数量和种类之多、获取速度之快,完全打破了传统知识发展与传播的方式。但信息来源的多元,尤其是网络的滥用可能对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产生巨大影响。信息作为产生知识的原材料,要升华为新的思维、新的知识,需要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在信息社会里,教育的任务不是仅仅将日益膨胀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学生,而是使学生学会批判地占有和使用信息。 (三)市场改革的深化需要新的教育机制 21世纪初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的建立,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必将引起劳动力市场的重新构建。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必然会使“政府和职教机构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从传统的教学行为向市场行为继续进行平稳转换,这要求提供一定的保障,允许市场机制决定教育和培训服务的分配”。(注:刘来泉选译.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7.) (四)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紧迫任务呼唤职业教育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规模十分庞大,但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及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技术推广、技术应用能力还不强,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据有关统计,2000年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4%,其中文盲及半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33.3%。全国城镇企业1.4亿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在7000万技术工人中,中级技工占35%,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5%。(注:朱镕基.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科技推广及应用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竞争能力的瓶颈。据统计,我国每年的科技成果达三万多项,实现转化的只占20%左右,真正形成产业的只占5%多一点。 劳动者素质不高,还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已经产生令人担忧的后果。据分析,我国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的经济损失每年近2000亿元。在近几年发生的工交企业事故中,因职业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原因造成的事故比例占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