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2)05-0015-04 德国是最早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家之一,也是具有职业培训文化传统的国家之一,有学者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当代世界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样品’”[1]。从几个重大历史阶段上看,德国总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客观需要,制定出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教育结构体系。就其直接的结果而言,以青年为主体的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培养出大批年轻的素质较好的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对德国的经济起飞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从职业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多种派生作用的大视角上看,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的政治作用。这正如德国学者瓦尔特·R·海因茨所指出的,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其目标不仅在于为经济服务,而且在于年轻人的社会化”[2](p71)。因此,研究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派生作用”,对于我们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功能,制定符合国情的、更加全面的青年职业教育政策,有着许多借鉴意义。 一 德国青年职业教育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中世纪晚期。12世纪至13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的分工进程逐渐加快,在欧洲一些封建城市出现了商人和各行业手工业者为保障本行业和行业成员利益而组织的行会。行会组织为了保证本行业的产品质量,防止行业间的混乱,对从业人员有严格规定。这些规定虽然主要是一些经营规范(如提倡行业内各成员有均等的竞争机会,防止经营规模的不平等化,维护业内人员的共同利益,力求交易的公平合理等等),但不可否认,行业内正常的经济运行本身就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行会制度下,师傅对年轻的弟子不仅要传授行业秘诀,而且要对其进行文化、道德、宗教等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促使早期工商业者在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技艺秘诀的传授上由家庭世袭传授演变为一种一般性的制度化的学徒式技艺传授。这种学徒制度随着行会的发展而逐渐带有社会性质,从而催生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德国在13世纪颁布的城市法(例如普鲁士的奥格斯堡于1267年颁布的城市法)中就已经有关于学徒教育制度方面的规定。这种学徒教育制度与行会组织的结合,不仅为中世纪德国的手工业发展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工艺人才,同时也对当时的城市秩序起了规范作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时的城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主要是由行会施行的,行会不仅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资金,而且制定师徒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学徒应尽的义务,如勤奋学习和工作、遵从师傅的指教、严守行业机密、恪守行会的道德规范、信奉宗教等等。青年人为了获得谋生的技能,学得一些必需的职业技艺和生活的知识,就不得不将自身置于师傅的严格管教之下,甚至成为师傅的奴仆[3],这就从社会环境上大大减少了青年人游手好闲、滋事生非的机率。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生产关系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剥削的加剧,德国的各邦国为了巩固统治、复兴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其中普鲁士作为德国的一个从属邦国发展到一个强国乃至最后统一德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普鲁士的全民教育意识,认为对劳动者的教育十分重要,受教育有知识的人更知礼节、更守秩序,从而把城市中的一般学徒教育发展为对所有劳动者的教育,尤其是把对青年人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事业,认为教育是培养青年人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重要手段,这使得职业技术教育所派生出的社会稳定功能,由被动的管束开始上升到培养主体的自觉意识。 随着18世纪至19世纪工业革命在欧洲的顺利进行,手工业生产者由家庭作坊转向工厂,由手工操作生产全过程变为用机器操作局部生产,德国也逐步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传统的学徒制度也面临着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转型。工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以提高生产率,因此向青年人提出了学习与机器生产有关的职业技术的要求。当时德国是以普鲁士的教育制度为基础的,规定青年在18岁以前都要尽可能接受职业的补习教育,在习得基本的劳动技能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以培养青年具有“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成为忠于国王的“德意志公民”;同时要求劳动者对自己所负担的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培养青年人具有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挖掘他们为祖国贡献力量的潜力。在这一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德国一方面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保证了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德国逐步发展成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4],而且德意志民族在工业化进程中凭着非凡的敬业精神和辛勤、刻苦、严谨的工作作风,用了30年的时间完成了英国用100多年才完成的工业革命,使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使广大青年把学习与劳动结合起来,培养了劳动者的民族观和国家观,缓解了社会矛盾。德国就是在这种转型过渡中,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家化的对青年劳动者的职业教育。 二 民族主义的教育为德国的经济飞跃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政权落入反动阶级手中后,民族主义思想却成为统治者侵略扩张的思想支柱以及控制广大群众的工具。两次世界大战使德国这个工业强国毁于战火,德国的全民教育也走上了畸形。尤其是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德国全面实行法西斯专制,全部教育被纳入进行侵略战争的轨道。法西斯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前后连续主动性、主人气概,不胆怯、残忍的青年。”[5]希特勒叫嚣要把德国学生训练成“使全世界望而生畏的青年”,因此缩短基础教育时间,强制凡年满18岁的青年都要“劳动服役”一年,进行法西斯的军事训练。从1936年起,希特勒强令把“所有德国青年”统统组织在希特勒青年团中,以军国主义教育替代了职业技术教育,使德国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不仅再一次给世界带来浩劫,也再一次给德国带来民族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