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化是指区域的重要性大为降低,成为无足轻重的因素。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台湾坚持闭关自守,只会越来越快速地让台湾边缘化。台湾经济衰退,以及其它贸易障碍等问题,不仅使外商投资望而却步,不敢投资或转移投资,而且也使台湾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影响力锐减,从而使台湾经济步入“准边缘化”,即接近“边缘化”。主要表现在: ——经济增长大幅下降。政党轮替后,台湾当局意识形态挂帅,“核四”停建、缩短工时等案引发朝野严重对峙,政治环境急剧恶化。与此同时,不久前又出现“财划法”复议、“老人津贴”修法、8吋晶圆赴大陆投资、河洛语定为“第二国语”、“台独公投”等问题,再加上近期的“一边一国”论等所引发的岛内政经激荡,极大冲击了投资者及消费者的信心,且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政经环境恶化使得投资环境迅速恶化,再加上大陆经济快速发展,投资环境日益优化,对台湾企业产生了强烈的磁吸效应,使台湾不但民间投资锐减,产业外移,进口下降,关厂歇业上升,失业率飙升;而且产业升级缓慢,财政赤字恶化,金融机构逾放增加,整体竞争力衰退,经济增长大幅下降。以台湾经济成长每10年的平均增长率作为一个台阶来看,台湾经济是沿着台阶下滑,七十年代增长率是10%,八十年代是8%,九十年代是6%,新世纪初的10年大约只有4%。但事实上,仅就近三四年统计,平均经济成长率已不到4%,2001年更创下了50年来空前的负成长(-2%)纪录。 ——消费衰退。到2002年底,台湾首次连续两年物价呈现负增长。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002年下跌0.2%,是台湾有纪录以来的最大跌幅。其实台湾经济最主要的问题还不在于通货紧缩,而是失业问题。因为只要失业问题能够改善,增强民众的消费信心,通货紧缩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台湾的失业率高达5.31%。面对经济景气低迷、失业率节节升高、街头游行不断的局面,台湾当局向失业者开出两张“支票”:一年内将失业率降至4.5%以下;未来的两年每年编列230亿台币预算以创造7万到10万个临时就业机会。此项计划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何处去找这每年230亿台币的巨款,目前台湾当局预算捉襟见肘,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资金。即使230亿能够筹到,靠短期行为解决失业问题也只能暂时缓解就业矛盾,一旦无力投入,暂时就业者又只得再度加入失业大军行列。预估在可见的数年之内,失业率都将保持在5%以上的高水平。因而,消费衰退就难以避免。 ——投资衰退。任何经济体长期的繁荣与发展必须靠持续不断的投资。近年来,台湾经济持续恶化,岛内投资连续两年出现罕见的负成长。与此同时,企业家挟着资金加速外移到祖国的内地,愈来愈多的厂家急切地将眼光投向祖国大陆。台湾在六十年代以后的经济快速成长正是来自于源源不断的投资注入。但2001年的台湾民间投资却出现了罕见的负29%的成长率。2002年1到9月,则在2001年已出现负增长近3成的基础上,再度出现了负12%的成长率。至于侨外投资的表现则更令人吃惊,2002年与2001年同期相比的增加率竟然是负47%。据《大公报》报道,从《天下》杂志连续11次的外商投资意愿调查发现,近10年外商对台湾投资环境一路看坏。调查显示,虽然未来两年外商计划扩大对台湾投资的比率为19.7%,比两年前的15.2%略有提高,但是两年内决定缩小规模甚至撤资的外商比率则创下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新高,达到15.8%。同时,据《天下》杂志针对一千家台湾大企业CEO所作的调查,55%的CEO表示未来两年在台湾的发展计划将维持现状,21.8%的CEO认为明年景气比今年差,只有23.6%的CEO感觉明年景气将变好。 由于民间投资、外商投资、官方投资下滑,使得台湾投资率(投资毛额占GNF比率)降至17.1%,创下近40年来新低纪录,显示岛内投资衰退的情况极为严重。据香港中通社报道,自1963年有统计以来,台湾的投资率几乎都在20%以上,1972至1981年这10年间的平均投资率更高达30.9%;1986年投资率虽一度降至17.12%,1987年即升逾20%,此后一直在22%至26%之间。至2001年大幅降至17.35%,2002年再降至17.1%,连续2年投资率降至17%,为近40年所仅见。相比之下,虽然日本近年来景气低迷不振,通货紧缩日趋严重,但是日本的投资率一直维持在24%以上;2001年日本投资率达24.84%,韩国26.7%,新加坡24.1%;至于中国大陆近年来的投资率更高达38%以上。 ——资本紧缩和信用紧缩。东南亚普遍出现物价下跌现象,台湾面对“输入性通货紧缩”的压力日增。近年来,因自发性的紧缩因素,即台湾银行体系的经济增长大幅下降,出现资本紧缩和信用紧缩。全体银行实际净值约为账面净值的四成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银行净值为负数,另有三分之一的银行净值严重不足,必须大幅增资,才能达成8%的资本适足率要求。这种现象就是资本紧缩,如不能适时挹注资本,许多银行将倒闭,并牵连正常的企业和银行,金融业呆账也会越来越多。台湾实际上已出现信用紧缩现象,据“央行”统计,主要金融机构的放款和投资,2000年衰退1.02%,2001年9月衰退3.22%,其中对民营企业放款与投资更衰退5.22%。房地产泡沫破灭,房市已连续低迷逾10年,经济低迷可见一斑。台湾“中央银行”已经连续第14次降息,以图振兴经济,但刺激不再有效。台湾投资者虽然有钱,但因对台湾前景不乐观,不愿拿出钱来投资。如果两岸关系僵持,台湾当局处处设置障碍,直接“三通”无法实现,不仅要断送许多商机,岛内经济也难有起色,而且会造成无穷的祸患。随着景气的萧条,一般家庭与个人的财富正在持续缩水:股票、房地产价格下挫,工资下降,利息降低,新台币贬值……。 ——外商对台投资持续大幅衰退。企业家、资本、人才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这是无法避免的趋势,政府不能强制资金和人才不移动。由于台湾岛内投资环境的恶化及国际资本流向的变化,2002年,外商对台投资持续大幅衰退。依台湾“经济部”统计,2002年1~10月,外商对台投资金额为26.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衰退37.2%。从投资结构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占25%)、电子电器制造业(18.9%)、批发零售(12.1%)与电信业(6.6%),即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占了50%以上。投资主要来源地为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美国与日本,合计占外商对台投资的66%。与此同时,已有不少跨国大企业将在台湾的营运总部搬离台湾。如著名的台商长荣集团、美国快递公司等,都已将在台的总部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