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新时期初期的伤痕影片、反思影片最早冲破了人性、人情的禁区,高扬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旗帜;八十年代初兴起的“中国电影新浪潮”引起了对电影美学的自觉追求和对电影语言潜力的着意开掘;八十年代中后期骤然高涨的娱乐片热显示了对电影娱乐性、商业性的重视。新时期电影的主流就在这迭涌的浪潮中经历了现实主义的回归——蜕变——再次回归的历程,在不断探索、更新、融汇的否定之否定中完成了全面的超越。 新时期是中国电影的自觉时代。 新时期又一次拉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帷幕。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中,有着七十年历史的中国电影面对门户开放后的八面来风和经济改革中的多方挑战,感受着当代思想理论和文学艺术的各种潮涌,以新的装束和规模在表现历史与现实的壮阔波澜中重新提出和积极探索“电影究竟是什么?”①并由此走向自身的成熟与自觉,谱写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绚丽的一页。 一、1979-1983:现实主义的回归发展和对电影本体的重新审视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文艺事业全面迅速地复苏。而电影作为一门生产周期长,受制环节多,需要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其复苏和腾飞要比其它艺术门类迟缓和艰难。 在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和文艺创作春潮涌动的推进下,以向国庆三十周年献礼为序幕,《从奴隶到将军》等最早一批优秀影片标志着新时期电影终于结束徘徊,进入有声有色迅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成为与1957年遥相呼应的中国电影“复兴年”。 新时期的历史前提是“文化大革命”,对十年“文革”的反思在实质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思索、行动的一个出发点。新时期电影的复苏,首先是作为人民心声的负载,以血泪的回顾和严肃的反思汇入新时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潮流。《曙光》、《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泪痕》、《枫》、《小街》、《巴山夜雨》等“一批直接反映刚刚过去的令人惊心动魄的斗争的影片”揭示了十年浩劫的灾难和创伤。继之,《燕归来》、《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毋忘我》等影片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被进一步回溯到“文革”前的几次“左”的政治运动的背景中。上影著名导演谢晋率先投入新时期电影的反思潮流,“力图在刻划民族的悲剧中,给人以反思、警世的作用。”②1980年《天云山传奇》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出反右斗争扩大化所造成的历史悲剧,罗群和三位女性的故事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1982年的《牧马人》以许灵均放逐祈连山牧马的遭遇再次触及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事实。经过几年的酝酿准备,谢晋又以反映湖南小镇自反右至“文革”结束的政治风云以及在这其中人物的悲欢离合的《芙蓉镇》表达“对历史的严峻沉思”。③加之1984年的《高山下的花环》奠定了谢晋在新时期卓尔不群的电影艺术家的地位。 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因为恢复和再现中国革命进程的本来面目而获得强烈的现实意义。《北斗》、《元帅之死》、《陈毅市长》、《西安事变》、《南昌起义》、《四渡赤水》等影片表现了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彭德怀、陈毅等一大批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并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他们的性格特征。到八十年代的中后期,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有了更大的发展,成为新时期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 对历史的反思,对现代蒙昧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张扬,使电影创作爆发出有史以来少见的思辨力量和情感力度。同期结伴而行的对现实主义的呼唤和发展,又使新时期的电影直面人生,以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于是,人性、人情、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回归电影艺术家的创作视野,推动电影贴近真实的生活,表现普通人的命运,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于是,有了描写历史灾难的《生活的颤音》、《泪痕》和《苦恼人的笑》;有了突破爱情禁区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和表现普通人爱情失落的《如意》;有了回忆故乡和童年风景的《城南旧事》;也有了描写普通中学教师无私奉献的《春晖》;即使是以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为题材的《高山下的花环》也不再有“高大全”式的战斗英雄,而是出现了用鲜血浸染债单的梁三喜和爱发牢骚牺牲了几乎不能授奖的靳开来。这些充满悲剧色彩的影片都程度不同地显示了人民的力量,显示了人心所向,显示了正义、良心和高尚情操的光彩,并由此显示了历史的必然。 人的发现的一个重要突破是知识分子的发现,新时期电影着意于表现知识分子的情感历程。1982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人到中年》以质朴清新的电影镜头真挚感人地表现了陆文婷默默地超负荷地奉献心智的坚韧和终于身心交瘁的“断裂”,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承前继后的历史高度尖锐地提出了一个富有意义的社会问题——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现状及其历史使命的不协调,从而成为新时期影坛又一部形成全国舆论热点引起全国性共鸣的优秀影片。 进入八十年代,反映现实生活,触及时代脉搏,讴歌社会主义新人的影片约占故事片的半数,这是新时期电影创作的主流。越来越多富有历史使命感的电影艺术家紧随时代的脚步,记录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表现改革时代的社会心态,塑造改革者的形象。最初的改革影片按照典型化的原则塑造出第一批改革者形象,乔光朴、蔡明在银幕上大刀阔斧地兴利除弊并取得振奋人心的胜利。随着改革的深入,1983年以后改革影片进入高潮,《在被告后面》、《血,总是热的》、《最后的选择》以及1985年的《花园街五号》都冷静地写出了改革阻力的盘根错节,也因此加大了改革影片的力度。当李江川、罗心刚在改革前沿向人们呼唤“改革者的热血”时影片呈现出了悲壮色彩。《不该发生的故事》则严肃地描写一个农村党组在分组联产承包时被群众冷落的困窘,以及如何振奋精神、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赤橙黄绿青蓝紫》和《锅碗瓢盆交响曲》塑造出更加贴近生活鲜明生动的改革时代青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