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新时期以来,当中国电影日益崛起于世界电影之林的时候,尤其当电视剧艺术以一种新的制作形式异军突起,家喻户晓的时候,银、屏幕上所需要的大量演员仅仅依靠原来屈指可数的几个电影厂家的演员剧团显然是不够用的了。大量的话剧舞台上的演员投入、参与到影视艺术的创作之中。 这支功力强、素质高的话剧演员队伍加盟影视剧的拍摄、创作,大大拓展、丰富了银、屏幕上的各类艺术形象,如观众喜爱的周恩来、焦裕禄、梁大娘、阿春等等,他们为影视剧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使银、屏愈加活跃;他们为影视艺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赞许,也得到了国外观众的认可,并多次在国际上获大奖。 舞台表演和影视剧中的表演虽都属于表演艺术范畴,是同出一体的姐妹,血脉相同,但性格不一。舞台上有一定距离感的表演和银、屏上放大数百倍的表演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影视表演与话剧表演首先都是最真实地反映生活,切入生活,它们较比别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戏曲、歌剧、舞剧等更为直接和深入。影视演员与话剧演员都要具备高深的文学修养、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水平的表演艺术。在接到剧本后,都需要分析人物,寻找人物的发展线索,剧中的人物关系,揣摩人物的自我感觉,借助感情,调动想象,将平面的剧中人逐渐孕育于自身之中,使之立体化、活起来……。这些体验和创造角色的过程,影视演员与话剧演员都是相同的。但最后在银、屏幕上和舞台上的表现方式却不尽相同。其中的差异绝不仅仅是舞台上演出的略有夸张,银、屏幕上只注意把握分寸便可概括,我认为它们的差异应从三个方面认识。 第一是观念问题。从美学角度看,舞台演出所要求的效果、节奏、气氛与银、屏幕上的需求不一。在舞台上虽然也需造成较生活、真实的氛围,但舞台离观众确实有一定的距离,为了能让最后一排观众听得清看得见,演员就必须将音量提高、放大,并借助于形体动作。长年习惯于舞台生涯的演员,在演出的自始至终,从思维到肌肉到声带都是要比生活中更收紧、放大、提高一些,将其调整到与剧场需求所相适应的程度,这是舞台演出的正常需要,这就是演员与观众都接受的“剧场化”。 而在银、屏幕上,恰恰需要演员比生活中更为松弛、含蓄,更加生活。因为镜头已经把演员推到观众的眼前。一句轻微的自言自语,嘴角一丝笑意,眼神中的一份企盼,观众都听得清看得明。这就决定了影视表演的美学观与舞台演出不同,它侧重于细腻、精致,内涵的准确与丰富。两种不同的表演观念和习惯,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在摄影机前,导演一喊“预备、开拍!”训练有素的影视演员,(尤其目前一些优秀的国外演员较为明显)在进入角色的同时,肌肉也松弛下来,极为轻松自如地进入了剧情;而话剧演员初上银幕时,往往容易将这两种观念混淆不清,还习惯于进入舞台表演区那样,肌肉反而开始收紧,气息开始上提,结果事与愿违,在摄像机前显得拘谨、做作,不自然,不真实。 由此可见,演员所面对的艺术形式不同,头脑中的指导思想就应有所区别。无论舞台演员还是影视演员,站在摄像机前,都要彻底抛弃“剧场化”的表演。俄国著名电影导演普多夫金说过:“‘剧场化’意味着演员在舞台上有意识地努力改变他那日常的发声、手势和面部表情,以加强它们的力量和效果;而电影则可以利用到处移动的摄影机、拍摄角度的改变、远近配景、照明、或近或远的微音器等来达到上述的目的。” 第二是“递进式”与“分切式”的表演。一台话剧演出,从接到剧本到搬上舞台,其中包括做案头工作、分析剧本、分析人物、熟悉台词,到进入排练场,拉地位、排戏、抠戏到最后合成,这种“递进式”的工作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其中,演员的感情、节奏、交流、语气,包括寻找、设计一些生活细小动作,基本上都有了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影视拍摄则不同,除了要做案头工作和深入生活外,基本上不进行事先排练,只是在每场戏开拍时,导演让演员们在场景中大概走一下地位便进入实拍,不可能象演话剧,从交待、铺垫到发展,循序渐进,多次地排练、合成、演出。镜头前是分切式工作方法,开拍的第一个镜头可能是全剧的最高潮或全剧的结尾,在没有任何基础、任何铺垫的情况下,需要演员的感情象开闸后的洪水般大起大落,快进快出。又由于拍摄过程中,灯光、录音、摄像等工作环境的干扰,演员不可能象在舞台上那样专注地、递进式地入戏,这就要求演员思想要更集中,加之拍摄进度、经费问题等方面的因素,也不容演员有太多的入戏时间。跳进跳出,召之能来,挥之即去,这是影视演员较难掌握的真功夫。 为适应这种“分切式”的工作方法,演员就必须具备对角色有很强的驾驭能力,拍摄前便对角色有整体的把握和设想,不象在话剧舞台上,两个月的排练不能说是角色创作的结束,要通过舞台实践,与观众不断地交流,方能使角色日臻完善,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的:“演出是角色创作的开始。”而在摄影机前,第一个镜头的开始,等于就是角色完成的阶段。要达到这个水准,演员除自身的思想水平、文学艺术修养,生活积累、对事物的理解之外,还有一个怎样适应影视拍摄的特殊需要的问题。这里有几点: A、演员首先要对分切的境头,诸如刚拍完酷暑紧接着又拍严冬,上一个镜头极其沉重,而下一个镜头又要拍欢乐的情绪等,做到心中有数,章法不乱,快速地适应需要。 B、银幕前的观众需要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剧中去。与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银幕上的许多形象使观众看后铭心刻骨,经久不忘,角色的一颦一笑都能深深地印在观众脑海中,观众甚至会将某些人物做为自己生活的楷模,将某些形象做为自己心中追求的偶象。这种效果在话剧舞台上是要稍逊色一些的。这也是因舞台演出的距离所造成,观众很难看清演员五官的每一个部位,使得演员即角色内心微妙变化难以象银幕上那样刻划得淋漓尽致。因此摄像机前的演员就更需在接到剧本后,将角色揣摩透彻,与角色做到“融汇贯通”,在银幕上是彻底的“这一个”,包括眼神、手势、节奏、语气都达到准确无误,来不得半点虚假、夸张和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