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影思维以声画特征与文学思维、音乐思维、美术思维并列,存在于形象思维中。它具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两重性、广泛吸纳各种艺术思想和艺术手法的开放性和运动状态下完成艺术造型的具象性。与其它艺术思维的区别,主要在于思维进行的方式,它必须通过情节思维线(时空综合)、影象思维线(视听综合)和构剧思维线(蒙太奇和长镜头)等三线交融组合,对其中任何一线都不能偏废。从思维层次认识情节与影象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创作,也对电影的本性作了回答。 〔关键词〕 电影思维 美学特征 两重性 开放性 具象性 情节思维线 影象思维线 结构思维线 电影之所以能成为与文学、戏剧、音乐、绘画、建筑、舞蹈和雕塑并列的第八艺术,是因为电影创作有它独特的思维形式——电影思维,有表述这种思维的独特语言——电影语言,以及与此相应而生的存在形式和欣赏方式,电影思维不能不是首要的起界定性的因素。 电影思维与一般思维、形象思维是辩证统一的组合体。从思维系统来说,电影思维既体现一般思维规律,也体现形象思维规律,它以声画特征存在于形象思维这个次系统中,与文学思维、戏剧思维、音乐思维、美术思维以及舞蹈思维相颉颃。 一、电影思维的美学特征 1.两重性 两重性指在电影创作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沿着相反方向发展,因而造成一种创作“张力”,即一方面沿着抽象思维的阶梯逐渐上升,另一方面通过形象构成去深入最隐秘的感性思维。这两条线的极化分离,造成了作品所特有的那种使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重要张力。所谓抽象思维“上升”,指创作主体站在世界观和美学思想的高度,使主题思想具有广泛的高度概括,达到崇高境界,所谓形象构成的“深入”,指艺术家深入到具体细微的感觉领域,将崇高思想化解于丰富多彩而又典型生动的情节、细节、行为和对白之中。杰出影片动人心魄的魅力,正来自这种“张力”。电影思维作为形象思维的分支,它的美学价值就在于把高度的理性化解为丰满的形象和强烈的情绪。以情动人的“情”,不应是抽象之“情”,高度理性是它的背景。所以,爱森斯坦在《前景》一文中说,两重性的实质是:极度智性与极度感性的统一,亦即思维的情绪化,高度理性背景下的强烈情感。 电影思维的两重性是爱森斯坦提出的,他的《战舰波将金号》可说是极度智性与极度感性统一的典范作品。极度智性表现在士兵从拒绝吃腐肉,发展到革命起义,推翻沙皇政权,极度感性则将严肃主题化解在情节、细节、隐喻和壮观的画面、急越的节奏中。 剧作中的理性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理性不能只理解为主题思想,更重要的是指创作主体的世界观、思想倾向性和时代感。爱森斯坦在《结构问题》一文中,反复强调要把思想有机地体现在形象中,作品要属于自己的时代,即是要切入时代的命题,反映时代的面貌,塑造时代的新形象。 爱森斯坦关于电影思维两重性的理论,不仅为20世纪原苏联电影剧作艺术的指导思想提供了依据,也影响到我国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的发展,从30年代起至今起着良好的、有效的指导作用。两重性的精神在西方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中同样也得到运用和发展,例如,70年代以来,美国所拍摄的战争片,大不同于此前所拍摄的战争片,作品力图从哲理高度去揭示战争对人们的社会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影响,探究人性的弱点和战争机器的性质。 2.开放性 电影思维的开放性是一个多层次概念,要求广泛吸纳哲学、美学、艺术及艺术手法上各种不同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多侧面、多层次地认识社会事物,丰富故事内涵。开放性反映了客观世界所具有的普遍联系性质,这一规律的运用,必然会使电影比其它艺术形式具有更广泛更深刻地建构形象的能力。 电影思维的开放性与思维的收敛性是相对区别的。我国电影理论家罗慧生认为,从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收敛性,创作习惯于虚构闭锁的情景和闭锁的情节,形成一个特定的不能存在于自然社会的艺术天地,尤其表现在戏剧的“三一律”①。“巧遇”、“巧合”、“突变”、“转折”成为收敛性思维在戏剧结构上的主要手段。虽然,收敛性思维也是艺术思维的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思维方式,即使开放性思维在艺术创作中也吸取其有用内核,如规定情景、规定情节、人物性格和艺术真实等。但其缺陷是把事物发展过程与周围环境机械地割裂开来,使人物性格与人文环境脱节,人物性格趋于单一,事件超出社会所允许范围,造成虚伪、概念、空泛,对戏剧情节起到破坏作用。收敛性思维是闭锁社会的思维方式,它是农业社会和简单机械化社会在艺术思维上的反映。当社会发展到电子时代、信息社会,系统论与控制论的流行,声象传媒广泛使用,社会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从闭塞走向开放,开放性思维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必然突破收敛性思维的局限,影响到艺术创作,观众也不再把闭锁系统内所发生的事件视为艺术的唯一真实,而更欣赏多侧面贴近生活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得到逐新求变的启迪。 开放性思维在我国30年代的现实主义电影中,已经初露端倪,并且创作了像《渔光曲》、《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这样杰出的作品。当然,那个时代的电影艺术家还没有接触到电影思维理论,急剧变革的时代,促使思想先进的艺术家面向社会、面向人生、面向大众,超越了戏剧框架和好莱坞模式的局限,达到广泛反映社会面貌的新境。1949年以来,我国现实主义电影传统得到继承,许多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社会,反映人生,在五、六十年代和新时期都创作出了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但从电影创作的总面貌来看,我国电影深受戏剧影响,习惯于“起、承、转、合”的构剧模式,重视故事主线,强调主要人物之间纠葛,删除非典型的情节、场景,实际上是以戏剧思维取代电影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建国前后,包括文革以来的电影编剧经验总结和教材中,被反复传播。因此,从电影构思的总体看,显得单一和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