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通过卢米埃尔兄弟纪实电影的兴衰、梅里爱创作的戏剧电影和蒙太奇的发明运用、我国第五代导演的探索影片及后来他们向传统影片的回归等等,从电影的逼真性与假定性特征出发,论述电影给观众的感染力和电影艺术的生命力。 一 电影作为艺术,只有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牢牢把握逼真性和假定性的双重特征,才能使电影永远为观众所喜爱,艺术常新而不衰。 如前苏联艺术学博士日丹在《影片的美学》一书中所写:“最现实主义的。最合乎自然的。最没有假定性的。电影艺术是种客观的,客观的、客观的艺术……。人们往往是这样,或者近乎这样地给银幕艺术下定义,并以此作为它与其它艺术的区别。正如我们所知,最新的美学则走得更远,认为电影中最主要的不是艺术;艺术干预电影反而有碍发挥电影本来的可能性。思考和议论对银幕是格格不入的。电影是真实的本身,是每秒24格的真实……”。①在电影发明的初始阶段,对于电影的真实性,人们是把电影活动的银幕形象与实际的生活场景等同起来,把电影视作对生活的复制。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电影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映了他们摄制的影片,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这些影片实际上是现实生活场景的纪录,是放映时间,物理时间和镜头内内容的等同与统一,可以说影片的内容就是生活的本身,是每秒24格的真实。就是这样,还轰动了整个的巴黎城。当时,作为来宾的乔治·梅里爱写下了公映的情况:“在我和别的来宾的面前挂着一幅小小的布幕,和我们放映摩登尼的幻灯时所用的布幕大体一样。我才说完了这话,就看到一匹拉着卡车的马向我们走来,后面跟着别的车辆,紧接着是一些过路的人。总之,一切街头上的活动情况都实现了。我们对这个情景看得目瞪口呆,惊奇到非一切言辞所能形容的地步”。②对于热烈的电影观众,法国电影史家萨杜尔这样写道:“估计每天要放映二十多场。观众等候入场的人数之多,到了需要有警察来维持秩序的地步”。③ 确实,电影在其诞生的最初年代,以其真实的生活场景,活动银幕画面,吸引了无数的观众,给人以无法用语言所能形容的新鲜感。电影作为活动的画面艺术,它有形、有声、有色,即使在无声电影时期,它也十分形象,直观,不需要任何媒介的中转,观众们就能直接感受到电影画面所呈现出的艺术形象。但是,电影要长久地吸引观众,光有真实不行,还需有艺术。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虽轰动一时,但不能长久。因为他们摄制的影片是照相的翻版,生活的复制。不久,各影院便门庭冷落车马稀,电影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我们也可以想象,今天的电影,如果还停留在卢米埃尔时代,影院还会有观众吗?要使电影不失去观众,具有艺术的生命力,就要使电影既具有反映生活的逼真性,又具有艺术表现的假定性。毫无疑问,电影可以赋予一切以视觉的真实性。它在概括现实的广度、窥视现实的深度以及(通过视觉和听觉)感染观众的力度等方面超过了其它任何艺术。但所谓逼真,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为等于生活的真实,而是逼近了生活的真实。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凭借摄影机的照相本性,将生活中的光彩以及各种事物静止的和运动的形态变化,直接搬上影幕,使观众感受到银幕上所表现的犹如生活中那样真实、具体、形象。也可以借助录音设备,将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再现于银幕之上,增强画面的独特魅力,将电影艺术本质的真实寓于活动的生活画面之中,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本世纪50年代,宽银幕问世了,改变了普通银幕所呈现的较窄小的视角场,为电影观众的视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更大的程度上还原于生活本色。后来新出现的嗅觉电影、全息电影、球幕电影等等,使得电影能更真实地逼近生活,给观众以真实的感受。在电影的发展历史中,许多导演都很重视电影的逼真性,如意大利影片《伦敦上空的鹰》,为了追求生活的逼真,表现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与德军的一次空战,摄影师不顾生死,夹在死人堆里翻滚拍摄,再现了双方数百架战斗机激烈空战的场面;又如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影片中,为了使影片最大限度地逼近生活,搭制的宫殿布景纵深达1600公尺,周围有高达70公尺的尖塔,城墙有四层楼高,上面可容纳四匹马拉的战车交错驰过。并雇用了五六万人去搭建中世纪的巴黎和耶路撒冷城。在追求电影逼真性的时候,也不能勿视了细节的真实,否则,就会降低艺术的感染力。在这个方面,我国国产影片是有些欠缺的:“有的不近情理不合逻辑;有的故作姿态,随心所欲;有的衣着奇特,时空失真等等。”④细节虽小,但它是一个人物性格气质的外延,体现着一定时代的风尚,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展现不出当时社会的氛围,而且有损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因此,我们说电影的逼真性是指逼近生活,而不是照搬生活成为生活的翻版;是要使现代的电影艺术既能逼真地反映生活,又能艺术地概括生活,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力。 二 我们强调电影的逼真性,这是不是说,摆在我们面前的银幕形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最真实、最纪实的艺术,是不是说,在电影艺术中,由于现代科技的成就,艺术就能跨越艺术区别于生活的假定性?电影果真是那么现实,那么真实、那么纪实般地合乎自然?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历史巨片《重庆谈判》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对于老一辈革命者来说,可谓无人不知。在中国革命史上,国共两党有过真实的重庆谈判,毛泽东与蒋介石有过面对面的交锋。影片中所展现的一切,多数来源于历史纪实。但是,在影片的表现过程中。对于人物,事件,场景已作过相当的艺术处理,使影片表现出更深的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电影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既给观众的以真实的感觉,又给观众以艺术享受,兼有真实(逼真)性和假定性特征。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这样说,艺术需要假定性,是为了使生活真实在艺术中依然是真实,使这种真实不仅酷似生活,而且就是生活,使人们把艺术形象既当作艺术又当作生活来加以感受。艺术需要假定性,是为了隐蔽艺术中事物的假定性,艺术与生活本身不等同,但又要使人们把艺术的表现当作现实生活来看待。艺术需要假定性,是为了使艺术形态像生活形态那样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