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将即百年之际,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以《侏罗纪公园》(1993)和《辛德勒的名单》(1993)在全球获得的巨大成功而成为当代美国电影的象征── 一个自我分裂的象征:一边是标准好莱坞式的大制作,一边是完全非好莱坞的艺术品。尽管斯皮尔伯格分别为我们建立了艺术与商业截然对立的样板,但美国的一般电影制作却是多种因素交织互动、复杂多变的。这使得有些美国影片成了一种艺商混合体。在此,我们可以把对影片的元素分析和整体考察作为参照,根据针对“市场”的不同制作策略梳理出美国电影的主要形态:(一)完全由商业观念主导的牟利片;(二)基本由艺术观念主导但也利用评论或特殊上映方式来谋求票房的影片;(三)完全由艺术主导而不考虑商业出路的影片,各种电影节是这类影片的出头机会,它们也有着特定的观众群;(四)不作商业发行,只在大学、协会和俱乐部放映的实验片。我们常说的好莱坞影片多为第一类,偏少于第二类;独立制作的影片前三类都有,但第三类几乎全部是独立制作的。可见好莱坞电影并不等于美国电影,虽然讨论美国电影要先从好莱坞电影谈起。 叙事与影像:好莱坞电影源流 电影是法国人发明的。可他们还在迷恋电影的记录之美(卢米埃尔为代表)和魔幻之美(梅里爱为代表)时,美国人却本能地用电影来讲故事了。尽管交叉剪辑是否始于《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1902)尚有疑问,但埃德温·鲍特的另一部影片《火车大劫案》(1903)已绝对成为电影叙事和类型电影的经典了。叙事电影的第一位大师格里菲斯的成就──《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等──更是举世公认。他也是第一个使美国电影反在欧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爱森斯坦在其独特和杰出的电影创作中亦汲取了他的影像精神,而他的美国同行们却只是继承了他的叙事技巧。 格里菲斯被逐之后,好莱坞电影的水准日渐低落,于是在20年代造成了美国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外来入侵”:以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为主的一批欧洲影片(如《卡里加里博士》、《杂耍场》、《最后一笑》、《大都会》等)声势浩大地进入美国。这些影片引来好评如潮,而这如潮的好评又促使好莱坞聘请了多位著名欧洲导演来美拍片(如德国的茂
、刘别谦、瑞典的斯约斯特罗姆等)。 这次外来入侵很快便给“反击”回去,留下了一部当时未被承认的杰作《日出》(茂
,1927)和一位聪明过人足以适应制片厂制度并在此中获得相当成就的导演──刘别谦。反击的主要因由便是欧美两地绝然不同的电影观念:注重影像对注重叙事。 恰在此时,电影声音到来了。当欧洲电影创作者或诅咒声音加之于电影、或置声音于不顾仍执迷于用影像作诗时,好莱坞已“听其自然”地迅速把电影引向戏剧,或者说使电影成了戏剧和小说的图像“简写本”。声音的引进加强了电影的工业特性,同时也使大制片公司凭借复杂的同步声工艺巩固了它们的垄断霸权。此后,好莱坞电影的叙事规范便逐渐确立,如齐于视平线的摄影机角度,流畅的剪辑,无人称的叙事方式,“全—中—近”和主镜头加正反打的叙述步骤,以及段落间应保持因果联系、对白声要尽可能清晰,演员不能看镜头,等等。这种电影从风格讲千篇一律,为的是不破坏人的“正常视觉”,亦即保持幻觉。看这种电影就象是旁观(或称“窥视”)别人的生活,或象是做自己的梦。 好莱坞电影在黄金时期遭遇到电视这一新型媒介的强劲挑战。同时,16毫米电影制作(包括纪录片、实验片和电视影片等)也日益普及。于是,好莱坞再次乞灵于技术,向大型化(宽银幕、全景电影,立体电影等)发展,以使电影同电视及小型电影制作区别开来。由于制片策略转向低产量、高投资的巨片制作,以高产量的流水线产品为特征的制片厂制度便宣告瓦解。 这时,视觉造型和特技摄影逐渐取得与叙事同等重要的地位。于是,影像风格强烈的导演便脱颖而出。其代表人物是希区柯克和库布里克。前者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觉构思把因循旧套的美国叙事电影提高到高级艺术的水平;后者则以其强烈的视觉风格和不落俗套的叙事为后人树立了黑色幽默电影的经典《奇爱博士》(1961)、现代科幻电影的范本《2001:太空漫游》(1968)和电影改编的杰作《发条桔子》(1971)。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这十来年间,好莱坞电影在叙事和影像风格上的变异使其既不同于以往、也不相似于以后的影片。人称这段时期为“新好莱坞”。有人认为,这是受欧洲电影──特别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影响的结果,也有人认为,直接影响的证据并不存在,而共同的世界政治气候和社会思潮才是电影发生变异的主因。无论如何,在以后的好莱坞电影中,再也见不到《最后的任务》(哈尔·阿什比,1973)中的画面构图和剪辑风格、《视差观》(又译《暗杀十三招》,艾伦·帕库拉,1974)中使尽浑身解数也难逃一死的男主角以及《午夜牛郎》(约翰·施莱辛格,1968)中的“反英雄”。在那一时期的电影中,我们可以轻易列举出一连串非“大团圆结局”的片名,而在今天,悲剧结局恐怕也仅见于《塞尔玛和路易斯》(又译《末路狂花》,赖德利·斯各特,1991)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