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研究都指出了信息技术(IT)和1990年代后期美国生产力复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总体层面上,对经济增长核算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生产和使用对生产力的增长作出了巨大且不断增大的贡献。在行业层面上,生产或使用信息技术程度最高的行业已经表现出了自1995年以来最大幅度的生产力增长。在企业层面上,信息技术密集企业表现出比与信息技术密集行业地位相当的企业更好的运行状况;一些具体的案例则研究表明了信息技术是如何改善企业的实际运行的。本文汇集了大量研究中的证据以说明信息技术对生产力的实际影响。 到目前为止,美国生产力的复苏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因为美国企业已经在信息技术方面投资了数百亿资金,所以企业团体政策制定者和学术人员都对信息技术的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简单而准确地测定信息技术的作用却相当困难,量化信息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则更加困难。但尽管如此,大量的数据正在积累,它们表明信息技术在美国生产力的复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先从总体层面开始。理解生产力和信息技术之间联系的关键是意识到信息技术既是美国经济的产出,又是美国经济的投入。信息技术生产行业中基础技术的进步——生产性能更好的计算机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产品的性能价格比。这种技术进步被测定为信息技术行业全要素生产力(TFP)和平均劳动生产力(ALP)的迅速提高。(注:全要素生产力(TEP)被定义为每单位投入(所有投入)的产出,平均劳动生产力(ALP)被定义每小时工作时间的产出。关于生产力的详细讨论是Business Economics,2001年6月号。)由于相对价格剧烈下降,经济中其他部门作出的反应是大量投资于信息技术。这种与信息技术相联系的“资本深化”对那些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企业和行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作出了贡献。总体的数据表明这两个渠道都对1990年代后期整个经济范围内的生产力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人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关于单个行业或者企业的分散数据未考查信息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证据又一次表明了信息技术和生产力增长之间的关系。例如,1980年代和1990年早期对信息技术投资最大的行业在1995年以后的时期中表现出了更大的生产力增长。类似地,企业层面的证据也表明了信息技术导致了巨大的回报,尽管信息技术自己本身并不足以导致生产力的增长。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投资于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人力资本和企业重组以使信息技术的好处实现最大化。最后,必须注意一些关于特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案例研究,这些案例研究表明信息技术是生产力表现得以改善的关键因素。 图1 信息技术投资的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
注释:生产率指三个子时期中平均的劳动力年增长率。信息技术投资指以链式加权的美元衡量全面的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和通讯设备的投资。生产力数据引自BLS(2001b)。投资数据引自BEA,2001.8 本文结构如下:下一部分讨论了信息技术生产行业中的技术进步导致信息技术作用行业中资本深化的时间中信息技术与生产力增长之间的联系。之后,我使用一些具体层面的数据来提出一个测定信息技术对生产力增长贡献的框架,并且总结了几项近期研究对这一贡献的估计。最后,本文转而讨论微观层面的数据以考查来自行业与企业的联系了信息技术和生产力增长的数据。 信息技术与生产力 对信息技术和生产力的兴趣反映了美国经济近期的成功。有两项数据正推动对信息技术和生产力研究的进程。如图1所示,美国非农业企业部门的生产力年增长率从从1973-1995年期间的1.3%迅速上升到1995-2000年期间的2.5%。(注:本文假定生产力的复苏始于1995年年末。较近时期中,生产力增长随着经济增长的减慢而减慢,在2001年前3个季度中,生产力的年增长率为1.7%(BLS,2001b))美国生产力增长减慢的突然终止与美国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和通讯设备)投资的加速增长以及新技术应用的迅速传播相一致。例如,在1995-2000年间,信息技术实际投资每年增长22%,与此相比,1973-1995年间的增长只是14.9%。2000年,信息技术投资达到5620亿美元(以链式加权的美元计算),这一数字占非居民私人固定投资的31.6%(以当前美元计算)。(注:1990年代后期的信息技术投资可能与替代Y[,2]K[,1]的投资和其他一些临时性因素有关。在2001年,信息技术投资的增长率的甩减慢,但仍然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其长期趋势仍明显保持向上增长。) 在开始的时候,信息技术的生产力的影响只体现在一小部分经济上,即生产计算机硬件、软件、半导体产品和通讯产品的行业。生产这些信息技术资产的企业和行业已经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从而实现了能极大改善信息技术商品设计和性能的额外的技术进步,并从中获得了收益。作为摩尔定律的缩影,即计算机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增强一位,基础性技术进步是信息技术革命背后的催化剂。(注:对美国计算机行业发展的详细论述情况参见(Ceruzzi(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