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变化 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变化。按照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已经实现了头两步,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国力虚弱的状况,改革开放之前国民经济的严峻局面,已经根本改观。一个国力日益强盛、经济体制趋于健全、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社会全面进步而又保持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正在世界的东方稳步崛起。 (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978年—200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2%,是全世界最快的。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CDP)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1978年的7.4倍。按当年汇率折算,突破1万亿美元。世界银行的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GDP总量排在美、日、德、法和英之后,居世界第6位。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经济总量还有很大增加,排次也更提前。2000年与1980年相比,GDP总量增加5倍以上,在人口增加3亿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确定的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国民财富由少到多,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一些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到1999年,谷物、肉类、棉花、钢、煤、水泥、化肥和电视机等产量居世界首位,原油、发电量分别从1978年占世界第8位和第7位上升到第5位和第2位,其他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90年代中期以来,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普遍紧缺已经转变为相对过剩。市场供求总格局的这种变化。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表明经济增长已经由供给约束为主的阶段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主的阶段。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体制转换的结果。 从世界范围来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按世界银行的计算和划分标准,1999年全球中下收入国家人均GNP为756美元以上,我国人均GNP达到780美元,2000年我国人均GDP(略大于人均GNP)达到848美元。考察中国经济,要注意总量和人均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相当可观,说明已经具备了比较强大的经济实力;人均水平比较低,说明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二)人民生活实现两个历史性跨越 城乡居民衣食住行条件正在发生质的飞跃。197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消费水平连续登上几个大台阶。居民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978年—2000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9.2%和49.1%,总体低于50%,表示出小康生活的一个特点。居民消费从注重消费品数量的增加,转变为同时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耐用消费品迅速升级换代,城市居民已进入积累资金和增加消费万元级商品的需求升级阶段。消费结构已从温饱型农产品消费过渡到小康型工业品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迈进。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3%左右。城市就业渠道拓宽,多种就业形式发展迅速。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推广,对缓解城市贫困起到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0年代从贫困走向温饱,90年代逐渐迈向小康,20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进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3/4的居民过上小康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短短的22年时间,城乡居民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变成了现实。 (三)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工业化进程加速 伴随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变动趋势。从我国产业结构、制造业实力以及出口结构来看,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根据是:第一,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和农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下降。1978年—2000年,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同时,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8.1%下降为15.9%,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农业比重下降,林业、牧业、渔业比重上升,农业单一生产结构转变为多种经营,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过渡。第二,在人口总量增加3亿的情况下,农业劳动者比重由70.5%下降为5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由48%上升到50.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3.7%上升为33.2%,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原材料、能源和交通运输等“瓶颈”得到基本缓解,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第三,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能力比较强大,有一定科技水平,能够为国民经济提供相当部分的技术装备;交通、运输、通信设施日益发达,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工业增长迅速,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贡献日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拉动工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生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逐步增强。第四,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在出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在出口商品构成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从1980年到2000年,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50.3%下降到10.2%,工业制成品比重由49.7%提高到89.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无到有,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4.9%。生产力布局发生重大重组。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0年东部11个省份中有7个省份人均GDP超过1万元,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逐步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新特征。 (四)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初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奠定了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营体系,非农产业的迅速壮大开辟了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广阔前景,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演进,经济运行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商品市场发育迅速,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计划、金融和财政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确立,间接调控手段逐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收入分配方式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劳动和按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进行分配的方式刺激了微观经济效率。由于推行政企分开,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发生积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