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近代管理理论已发展到第三代。 第一代管理理论:“经济人”与“物本管理” 现代管理学流派,都是以一定的人性观为其理论基础的。西方第一代管理理论,就是把人性假设为“经济人”作为基础和前提的物本管理。“经济人”也称“实利人”。它假设人的行为驱动力是追求个人最大利益,工作的唯一动机是获得经济报酬。其假设的基本观点是:①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恶劳,一有机会就会偷懒;②人生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目标实现与否漠不关心;③多数人都乐于安于现状,不图进取,宁愿接受领导而不愿负责任;④人普遍都缺乏自制能力,容易受他人的影响等等。也就是说,人是经济人,人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为物质生活的享受而生存,只要能满足人对金钱和物质上的需求,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物本管理”理论的诞生就是基于这些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尽管他也曾意识到人的主观心理因素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他的科学理论总是建立在“经济人”的假设上。他认为资本家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才开办工厂,工人是为了挣更多的钱才来工作,劳资矛盾主要源于经济利益。基于这种认识,他遵循的是效率、技能原则,注重的是“物本管理”,也就是以经济(金钱)的诱惑来收买职工的服从,用权力和命令来保证“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其实质就是以事、物为中心,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把人当作劳动的工具,当做“物”来管理。人被当作机器的附属物,要人去适应机器。电影大师卓别林的名剧《摩登时代》,描述过一个生产流水线工人拧螺丝的场景,幽默而辛酸,人成了机器的附属,人性被机器所吞蚀,这正是早期工业大生产中“物本管理”的写照。 第二代管理理论:“社会人”与“人本管理” 西方管理理论的第二代是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人本管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一方面,工人日益觉醒,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斗争日益高涨;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周期性危机的加剧,使得西方资产阶级感到,再依靠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工人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一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意识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理论。于是,他们开始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研究企业中有关人的一些问题。如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等等。他们还研究如何按照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行为科学便应运而生。行为科学的管理学家们将管理学的人性面研究课题由“经济人”转向了“社会人”。“社会人”假设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在著名的霍桑试验后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①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追求金钱而是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求;②由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工作分工合理化的结果,使人对工作本身失去了乐趣和意义。因此,应设法使人们从工作关系的改善上去寻求乐趣和意义;③人从所处群体中的社会力量那里受到的影响,比管理者的激励和控制对他的影响更大;④人们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其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善。总之,“社会人”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有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决定性作用。与之相应的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便产生了。这种管理理论主要形式有:人际关系学(也称人群关系学),行为科学,以人为本的理论等。 人际关系学派的倡导者是澳大利亚管理学家梅奥等人。他们是根据霍桑试验提出来的。梅奥经过多种调查研究和实验认为:工人获得集体的承认和安全比物质刺激更为重要。影响工人积极性的还是工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果工人社会地位低下,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发挥不出来。由此,梅奥提出的管理措施是:提倡劳资结合,利润分享,以谋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行为科学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在美国芝加哥讨论会上基于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而提出的。行为科学主张创造出一个最优工作环境,以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组织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做出贡献。其进步之处在于重视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进人们自觉自愿发挥出力量来达到组织目标,重视人的因素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重视人的外在关系行为等。 以人为本的理论,源于日本企业的实践。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增长率为美国的400%,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美、日经济管理对比研究,人们认识到,不同管理模式的背后是文化的差异,文化对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们通过对日本管理思想独特性的研究发现:日本管理的理论基点是以人为本,重视人性;以“和”为基础,以忠诚为先;奉行集体主义,重视培育团队精神;吸取中庸之道的积极方面,善于学习各家之长等。这是日本管理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再认识,如他们认为:人类是“伟大的王者”,要承认并尊重人类的个性,要以礼的精神对待员工,并要善用众人的智慧;员工的忠诚和信任感是公司的巨大财富,强调自下而上地参与管理;集体决策和工人在自己的工作中对全部负总责;极力推崇团队精神;不鼓励个人唱独角戏;博采各国管理精华等。从日本管理经验不难看出:企业不再单纯是一种经济组织,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资本和资源,是企业的主体。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现代管理活动成功的保证。因此,一切管理工作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第三代管理理论:“能力人”与“能本管理” 人的因素:价值观、创造性、个性、才能、潜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越来越显现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从而使西方管理对人的因素的重视与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到以“能力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阶段。从而,也揭开了西方管理的第三代理论——能本管理。 “能力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是:①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方面的兴趣开始逐渐淡薄,而对自身创造能力的开发与挖掘日益关注;②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③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凝聚力、智谋和创造力,而一般人的潜力只发挥了一部分等等。因此,与此观点对应的管理理论便形成了以“不断激发人的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能本管理”。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管理方式从“刚”到“柔”。以“柔”为核心的现代管理,强调用柔的方法,通过激励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以感情联络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能充分调动人的智力潜能的环境和氛围等等。其实质就是实行以“能力”开发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