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起始阶段,企业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都有待建立。近年来,随着商业欺诈、逃债赖帐、财务造假等失信失范行为愈演愈烈,诚信危机、信用缺失等一时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看法,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信用以及信用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现将其观点作以综述。 一、信用的基本含义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严格的说,诚信和信用是两码事,前者属道德范畴,后者属经济范畴,但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准则,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的行为准则。“无信不立”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一个人失去信用就意味着与之交往的相对人将面临不可预测的道德风险。信用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无须付现金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的交易,因此,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须具备的要素。信用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即依法可以实现的利益期待,当事人违反诚信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现实生活中,合同债权、担保、保险、票据等均以信用为基础,同时,诚信也是民商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西方人将诚信看作“最好的竞争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为本是市场经济基本准则。 二、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信用缺失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为,履约率极低,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企业披露虚假信息,包装上市圈钱,以万亿元计的银行不良贷款积累,盗窃知识产权等。具体表现列举如下: (一)市场交易的风险增大,经济诈骗问题突出。市场失信行为是孽生于信用方式和信用工具之上的毒瘤,其存在和蔓延不仅破坏了市场信用的健康发展,而且增加了市场交易风险。例如,我国票据的失信和欺诈已经使票据成为资金风险的焦点。据报道,2000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察的伪造金融票据、违法票据承兑的犯罪案件就达7000多起,涉案金额达52亿元。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也成为行骗的一种手段,资料显示,2000年上半年,我国合同违法案件共有5000多起,涉案金额达到16亿多元。与失信行为相对的是,守信企业深受其害。为了保障交易安全,一些企业的交易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状态,市场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二)产品质量失信,假冒伪劣产品盛行。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0年消费者对于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不足、欺诈骗销等厂商失信行为的投诉就有12.5万件。产品质量的失信,影响了市场秩序,破坏了社会风气,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 (三)资本市场信用滑破,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在资本市场上,也存在着信息造假等破坏信用的现象。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的一些案件表明,在证券市场上,虚增利润,编造有关信息,隐瞒重大事项,以及其他违法违轨行为较为严重,违反了《证券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破坏了资本市场的信誉,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使中国证券市场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四)银行不良贷款增加,金融秩序受损。信贷是信用的基本方式,信贷的循环状况也是衡量社会信用的一个尺度。一些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银行不良贷款增加,恶意骗取贷款,无故拖延还贷的现象较多,甚至出现了假借各种名目脱逃银行债务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金融运转秩序。 三、信用缺失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大家一致认为,诚信危机、信用缺失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信用是经济生活中对交易者合法权益的尊重与维护。信用体系的崩溃与瓦解将对经济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害,对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后果。对经济学中最难回答的“公平”问题,其最合理的认定来自社会认同,而认同感的培育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的。缺乏认同感的社会对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求是》杂志总编辑邢贲思指出,信用危机已不仅仅是我国社会某个层面的问题,它已影响到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就这一问题邢贲思举了个例子说,最近几年德国对中国留学生的要求跟欧洲别的国家不一样,要对中国留学生的学历进行重新审查,生怕有假文凭,因为中国许多高等院校的假文凭满天飞。德国的这一做法对中国的信誉是个很大伤害,也给中国留学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中国信誉在国际上大打折扣的一个重要信号。 邢贲思认为,社会信用危机特别是商业信用低下,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十分不利,甚至可能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毒瘤。市场缺乏信用,不仅会影响社会投资和消费及企业间的正常经营活动,而且还会影响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和工具的发挥,破坏社会法制基础,甚至可能步入恶性循环。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博士张孝德认为,信用的缺失导致的市场秩序紊乱和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提高,已成为当前阻碍中国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重大障碍。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以市场为基础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流、货币流、信息流都以信用的存在为前提。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必定是一个信用良好的市场。一个信用缺失的市场,肯定是一个效率低下的市场。信用缺失导致交易成本提高,严重时还会导致交易链的中断。交易链中断一旦波及到整个经济,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目前存在的部分国有企业亏损,以及一些民营企业的破产,可能有多种原因,但因社会信用缺乏造成的企业之间相互欠债,导致交易链的中断,形成死账、呆账,无疑也是导致许多企业亏损和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有因信用缺失导致企业亏损和破产的教训,还有在某些地区因频繁出现信用缺失事件,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整体形象和投资环境,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