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正确判断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就成为“十五”期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总的判断是: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中国城镇化水平滞后制约经济发展;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为宜。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一)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判断 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作出的基本判断。[1]《建议》指出:城镇化水平低,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那么,《建议》何以得出上述结论呢?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根据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化发展水平的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城镇化划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适度城镇化又称同步城镇化,即指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和相适应的城镇化模式,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如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芬兰、日本等,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推动型的比较合理的城镇化道路,它能够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适度、同步发展。第二种是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如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中东等,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型城镇化,是一种无工业化的城镇化。第三种是滞后城镇化又称低度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不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如中国、朝鲜、贝宁等,这些国家的城镇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见图1),它是城镇化的更高阶段。[2]从中国目前城镇化发展模式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的城镇化属于低度城镇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城乡人口逆向流动不是逆城市化,而是一种“反城市化”。对此,要加以区别。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图1 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 城镇化是否适度取决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变化,这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适度的城镇化不但会产生较高的综合效益,而且还会支付较低的各种成本。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和各种要素的聚集不是无限制。当这种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由城镇化带来的边际聚集效益便呈递减趋势,而边际聚集成本则逐步上升,当二者接近或相等时,城镇化便达到理论上的适度。[3] (二)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发展程度判断 中国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中国的城镇化也滞后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是中国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从图1可以看出,1949年中国的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相差不多,仅为1.93个百分点,1953年、1957年、1965年、1978年差距进一步拉升,分别为6.49、10.01、13.82、26.38个百分点,28年增加了大约25个百分点,年均落后近1个百分点。这一情形,直到近20年才有所改变。1996年城镇化比工业落后13.43个百分点,差距比1978年减少了12.95个百分点,到1998年差距进一步减少为11.8个百分点。[4]二是中国城镇化落后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据世界银行专家分析,1997年中国实际的城镇水平(32%)要比名义的城镇化水平(30%)高出两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1992年、1995年、1997年,中国人均GNP分别为470、620、820美元,同期中国城镇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分别低15、12.5、11个百分点。按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1995、1997年中国的人均GNP分别为2920、3570美元,同期中国城镇化水平分别要低20.8、22个百分点。[5]图2直观地给出了按人均GNP衡量的国内外在城市化水平上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表1和钱纳里发展模式(见钱纳里《发展形式(1950~197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的数据绘制。汇价调整不影响所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