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简介 1、货币一体化的层次 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将货币一体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货币合作,指有关国家在货币问题上实行的协商、协调乃至共同行动,它在合作形式、时间和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二是区域货币联盟,这是区域货币合作形式的深入发展,指通过法律文件(共同遵守的国际协议)就货币金融某些重大的问题进行合作。三是通货区,特征是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比价相对固定,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作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共同基础,主导货币与成员国货币相互间可充分地自由兑换,存在一个协调和管理机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主权受到削弱。可见,通货区是货币一体化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 2、最适度通货区的单一指标法 最适度通货区理论,以固定汇率的最佳实行范围为主要研究内容。 早期的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往往采取的是单一指标法,即利用单一指标作为判断建立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主要包括:1961年由罗伯特·蒙代尔提出的要素流动性分析,1963年由罗纳德·麦金龙提出的经济开放性分析,1969年由彼得·凯南提出的低程度产品多样性分析,1973年由詹姆斯·依格拉姆提出的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分析,1970年由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莱特共同提出的政策一体化程度分析,以及1970年利1971年G·哈伯勒和G.M.弗莱明分别提出的通货膨胀率相似性分析;分别主张以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低程度产品多样性、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政策一体化程度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由于单一指标分析法只从某一个单独的、具体的指标来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难免失之偏顺,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些单一的标准却可被看作是否能形成一个健康有效的通货区的前提条件。 3、最适度通货区的综合分析法 90年代以来,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最适度通货区的综合分析法逐渐形成了,它试图把这些单一的标准综合起来,并集中于对加入通货区的收益和成本分析上。 加入通货区的收益主要表现为: ①降低贸易的汇率风险。对于厌恶风险的贸易商而言,由汇率变动而引起的风险增加也就是它的成本增加。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势必会引起贸易的萎缩,进而导致收入的下降。而在各国通过国际货币合作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甚至是单一的汇率之后,汇率风险就会随之消失,其结果自然是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以及国民收入的增加。 ②降低或取消了各国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在无国际货币合作的情况下,贸易商的资金流通与资本的跨国流动都须支付交易费用,特别是在外汇与资本管制的情况下,这种交易费用是相当高的,当这种交易费用高到足以吞噬贸易与对外投资所产生的利润时,它就会对一国的贸易与能产生收益的国外投资造成伤害。而当各国通过国际货币合作而使货币与资本可以自由流动时,这种交易费用就会大大减少,贸易与资本的流动就会因此而受到刺激。 ③使国家规模经济和产业规模经济更加容易实现。由货币一体化而实现的市场内部化,无论如何要比通过贸易协定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而实现的市场内部化更为有效,更加有利于国际分上的发展与产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④消除或减少了货币区内的投机性资本流动。伴随着国际货币合作而带来的货币一体化,将使一国的货币难以被投机,因为这种一体化的货币的绝对规模变大了,致使国际投机者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够针对这种规模庞大的一体化货币制造差价。 ⑤节约外汇储备。蒙代尔曾指出,建立通货区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可以通过货币互换或储备集中来实现对储备的节约。另一方面因为投机性资本流动的减少,同样可引起对储备的节约。 加入通货区在给成员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须其支付一定的成本。主要表现在一国在加入通货区时,必须放弃其运用汇率工具和货币政策实现稳定国内产出和就业目标的一部分自主权。这使成员国在应付贸易冲击时,往往束手无策。比如,在浮动汇率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该国可利用使本币贬值或调整利率从而改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使经济回到均衡状态。但在通货区内,当某一成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由于汇率固定,因此它不能利用贬值来改善经常项目,另一方面调整利率的权利又不在它的手中,所以它唯一可以进行的调整方法就是减少进口的同时缩减产量。而这又会引起它的实际收入的下降,随着实际收入的下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也将趋于下降,在货币供给不能随意改变的情况下(因为其货币政策的选择应服从维持通货区的固定利率这一目标),多余的资本只能流出国外。其结果是不言自明的一场真正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东亚进行货币一体化的迫切性 一方面,从最优通货区理论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进行货币合作能为参与国带来巨大的收益,如上文所提到的减少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等等。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呼吁亚洲加快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1997年,当东亚金融危机率先在泰国爆发的时候,人们尚未认识到它的严重性,普遍的观点是:泰国作为一个较小的经济体,其国内的经济危机顶多会影响到它的邻居和与它有直接经济关系的较小的国家。的确刚开始危机的传染是有因可循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相互是对方的市场,或者这些经济体都向第三地(例如美国)出口类似的产品,经济危机在这些经济体之间传播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事实却最终证明,经济体之间的市场联系并不是危机扩散的唯一原因。最明显的例子是泰国与韩国的关系,泰国既不是韩国的市场,又不是韩国的竞争对手,它与庞大得多的韩国经济基本毫无关系,可韩国却终究没有逃出这场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泥沼。弗利得曼曾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指出,“使危机扩散更为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投资者对亚洲经济的一个整体印象。投资者的胃口是被这些地区共同的‘亚洲奇迹’刺激起来的,当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再具有传奇色彩时,他们立刻会怀疑其他的经济体。”东亚金融危机在本地区的迅速蔓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东亚地区相互依存度提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其他经济体而单独存在,进行区域货币一体化从而降低风险的需要变得极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