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权是整个国家政权“大厦”中的基石,起着“一针穿千线”的作用。江泽民同志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政权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乡 镇政权建设的任何松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此,改革基层政权 体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以适应WTO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 大 问题。 一、当前乡镇政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机构设置“肿”。目前,乡镇政权内部设置大体是“一套编制,近20个机构”,即核定 党政一套行政编制,按规定设立党政办(内挂民政办)、组织人事办、宣传统战文明办、农村 经济办、工交贸易办、村镇建设办、科教文卫体办、计生办、综治办、财政办和人大、纪检 、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近20个办公室;同时还有乡镇属及县市有关部门派驻的文化 站 、土地所、供销社、防保站等20多个事业单位,一个中等乡镇的机构数超过了建国初一个县 的机构数。 2、条块关系“乱”。目前乡镇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乡镇管理为主的 单位,有文化站、计生站等;第二类是条块共管、以条为主的单位,有学校、卫生院等;第 三类是以上级业务部门管理为主的单位,有农机站、土管所等。在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上, 普遍存在条块分割、管用脱节、机构重叠、政事不分、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社会化程度低等 问题。一些条条管理的事业单位,一切听命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对这些单位指导不灵 ,致使乡镇自身的事业服务效能得不到发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由国家大包大揽办事业 的体制,造成了乡镇站所严重的依赖性,在工作职责上重视“向上看”,忽视业务技术指导 服务的“向下看”。 3、编外用人“多”。从报表上看,乡镇机构行政编制突破的不多,但实际用人数量大都超 过 了编制数,编外用人较为普遍,尤以事业单位膨胀最快。乡镇政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乡镇为了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过多地配备专职人员。因人设岗,乡镇每年都要考虑一定 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军转干部、复员军人的安置、离退休老干部子妇的照顾、个别下岗特 困人员的生活出路等,致使冗员充斥。乡镇人员的管理同样是“政出多门”,党政干部属 县委组织部管理,事业单位包括县市下派事业单位的人员属县市人事劳动局管理,条条设立 的单位人员属条条的上一级部门管理,自设机构的人员由乡镇管理。这些单位进入,有的是 乡镇一把手一支笔,有的是本单位职工子女找工作由部门批准在本单位就业的,有的是计委 有计划、人事劳动部门开介绍信、事业单位无条件接收的等等。 4、领导干部“斗”。乡镇党委、政府、人大并列设置,分头负责;但事权不分,职责不清 。目前,一般乡镇党委配有党委书记一人,副书记三人,委员5人;乡镇长一人,副镇长四 人;人大主席一人,副主席一人;再加上调研员,带括号享受待遇的和中层股级干部,可谓 人人有职,个个有帽。本来一位负责人就能处理的工作,现在要几个领导共同负责处理,经 常出现主管、协管、监管,有好处大家争着管,是难题大家都不管,矛盾也就逐步产生了。 书记、乡镇长日常接触多,交往频率高,由于性格、脾气、处事方式、职责权限及外人拨弄 是非等因素,相互之间产生一些磨擦或矛盾也就在所难免;但这种磨擦和矛盾往往不能及时 调适,从而酿成情感上的裂痕,进而造成工作上的相互对立,甚至会发展到水火不相容的地 步 ,既影响班子团结,也耽误了一方事业。 5、财政负担“重”。目前乡镇各类人员工资报酬的解决渠道是:编制内的行政在编人员工 资由县市、乡镇两级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财政差额供给;有规费收入、罚没收 入的事业单位人员自收自支;乡镇自聘人员工资从乡镇财政预算外收入中发给;村组干部采 取定补和误补工资制。由于无限制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经济再发展,财政收入增长再多, 到年底也只落个“吃光”结果;村一级组织实行自治后自我管理的手段不多,使村对乡镇的 财政依赖性增大,也加重了乡镇一级负担,乡镇本级财政已到了“极限”或“崩溃”的 边缘。绝大多数乡镇把收缴各种罚没款作为乡镇“中心任务”,投入大量精力去抓,从而影 响到党群、干群关系。 6、经济建设“空”。目前的乡镇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使乡镇干部一年到头忙于各种 各样的检查、应酬和计划生育工作,对经济建设、城镇建设感到精力不济。加之农村经济、 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求乡镇具有一定的经济调控权,但目前的财 政体制和机构状况使“小财政”顶着“大建设”,“小财政”顶着“大机构”,“小财政” 顶着“大教育”,实在是喘不过气来的。 7、村级控制“弱”。农村基层政权由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这两根支柱共同支撑。因为少 数党员的腐化堕落严重沾污了党员的先进性,使党支部的威信极大地被削弱;因为实行了不 成熟有村民直选,导致不少地方的村委会被恶势力、宗族势力所扰、所控制、所把政,村干 部在群众中也失去了信任和威望,甚至有些地方的乡镇政权反而被村两委所牵制。中国社会 正处在转型阶段,一旦离开了田地和户籍所在地的农民走向市场进入城市,在现行户籍管理 体制,他们与社会的联系就容易趋向任意和管理失位状态,无联系、无管束即无恐惧;中国 农民群体是一个规模巨大而松散且教育不足的人群,一旦失去有效的管理将是社会稳定的隐 患 。五十年前农民决定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成败,九亿农民也将决定我们改革开放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