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期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新 技术革命的兴起,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女性劳力开辟了新的市 场;60年代的避孕革命为妇女控制生育提供了科学条件,“第二次浪潮”的女权运动更带来 了社会规范的急剧变革,它超越了“第一次浪潮”女权运动的平等思想,从追求选举权和法 律平等进入到就业、政治生活等所有领域内的两性平等;70年代和8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通 过了两性平等的立法,美国1972年通过了“平等机会法”,英国1970年通过了“平等报酬法 ”,1975年又通过了“性别歧视法”;90年代,声势浩大的第四次世妇会和有关妇女发展的 国 际会议相继召开,积极推动了各国妇女的发展和妇女地位的提高……。总之,战后的世界发 展为西方国家妇女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妇女就业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战后西方国家妇女就业队伍的壮大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女性劳力的构成发生变化 ,妇女就业的增长主要是已婚妇女的就业增长。第二,妇女的就业形式发生变化,非全日制 工作越来越成为妇女就业的重要形式。 一、非全日制工作的兴起 非全日制工作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20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70年代后增长速度加快,而 在此之前非全日制工作在劳动市场上极少,直到1961年,英国只有9%的劳力从事非全日制工 作(国际劳动组织的定义是:非全日制工作是“其工作时间经雇主和雇员同意减少到比常规 工作时间短的、在正规基础上进行的自愿工作”。通常一周工作35小时以下。)。非全日制 工作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但是非全日制工作成为妇女的重要就业形式,妇女的工作越 来越建筑在非全日制工作的基础上,却是伴随着战后西方国家的已婚妇女大规模进入劳动市 场而出现的一个新发展。 二战之前,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着婚姻杠杆(marriage bar),它包括拒绝雇用已婚妇女和就 业 妇女结婚后便遭到解雇。妇女结婚之后,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妇女便主动而自然地退出劳动市 场。因此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的女性劳力主要是未婚的年轻妇女。例如,1900年时,美国女 性劳力中四分之三是年轻的单身妇女(注:Claudia Goldin:Understanding the Gender Gap,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1 7.)。二战之后,西方国家纷纷进入经济繁荣时期,整个 劳力发生短缺。尤其是20世纪初白领工作爆炸,办事员工作逐渐从男性职业转变成为女性职 业,市场对女性劳力的需求迅速增加。由于单身妇女的就业率已接近男子的水平,而且在一 些国家内,作为女性劳力供给主要来源的年轻单身妇女的人口出现下降(1950年时,美国16 ~24岁不在校的单身女性在16~64岁妇女中的比例从1900年的14.9%下降到5.8%(注:Claudia Goldin:Understanding the Gender Gap,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175.)),于是 ,经济发展和劳力供需的矛盾开启了这一婚姻杠杆,50年代后大量已婚妇女作为未开发的后 备力量进入劳动市场成为了西方国家妇女就业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劳动市场对于女性劳力的需求并没有改变妇女的家庭责任,为了便于已婚妇女把有 报酬的工作和家庭责任结合起来,非全日制工作这一灵活的工作形式迅速地流行了起来。到 1981年,许多欧洲国家的非全日制工作都达到了较高的比例。如,丹麦是20.8%,瑞典为25.2%,挪威达到了28.3%。(注:Veronica Beechey and Tessa Perkins:A Matter of Hours:Wo men,Part-time Work and the Labour Market,Polity Press,1987,p43,p30,p39,p28,p43,p 17,p18,p31,p38.)非全日制工作被看成是雇主对劳力的需求和妇女“天生的”家庭 责 任之间的一种平衡,它很快就成为了已婚妇女的主要就业形式。1981年时,挪威女性劳力中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比例甚至超过了全日制工作的比例,达到了53.6%。(注:Veronica Beechey and Tessa Perkins:A Matter of Hours:Wo men,Part-time Work and the Labour Market,Polity Press,1987,p43,p30,p39,p28,p43,p 17,p18,p31,p38.) 二、妇女非全日制工作的增长 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妇女非全日制工作的增长被认为是对经济繁荣时期劳力短缺的一个 反应,然而,它不是一种偶尔的临时现象,它有着更加深层次的因素,对此存在着许多不同 的看法。 1.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就业形式的变化。70年代以后,许多西方国家纷纷进入经济重构 和非工业化时期,其显著特点之一是服务部门扩大。服务部门的扩大被认为有利于非全日制 工作的增长,因为“与制造业相比,服务性工作更可能提供非全日制工作,——最明显的解 释是服务性工作的时间安排一般比物质生产的工作时间表更为不规律和非连续性”(Garns ey,E.1989)。1989年,欧共体国家(希腊、葡萄牙和意大利除外)的非全日制工作有70%是集 中在服务业。(注: Eileen Drew:The Part-Time Option?,《Women Studies Int.Form》,Vol.15,Nos.5 /6,p609.)另一方面,服务性工作也被认为是比较适合于妇女从事的工作。于是,随着 服务部门的扩大,妇女的非全日制工作越来越集中于这一经济部门。1978年,84.5%从事非 全 日制工作的英国妇女是在服务部门。1985年,在服务部门工作的英国妇女中,非全日制工作 的比例超过了全日制工作的比例。(注:Veronica Beechey and Tessa Perkins:A Matter of Hours: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