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国民财富严重分配不公的表现 近年来,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热的兴起,人们对不同社会经济时代财富的内涵存在一定争议。如,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国民财富的唯一代表是金银,重农主义者认为农产品是社会的第一财富,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为代表,认为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总量,物质生产部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部门,财富仅指各种有形的工农业产品。直至进入20世纪,世界各国仍把国民生产总值看成是第一财富。20世纪末人类社会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在于知识是社会的第一财富。不管世界国民财富内涵的标准如何变迁,经济发达国家在世界国民财富分配格局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始终没有改变。 有关资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为30000亿美元,到1980年大约为110000亿美元,而到1998年已增加到约280000亿美元。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使全球物资丰富起来,使消费者直接受益,促进了世界财富的增长和绝对贫困的相对减少,如1960年,全世界有将近7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中,而到1992年全世界贫困者只占总人口的37%。另一方面世界财富积累又出现了巨大的不均衡。这种世界财富积累的不均衡首先表现在富国与穷国之间日益加大的差距。如世界上358个亿万富翁所控制的财富超过了45%世界人口全年收入的总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1996)。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全世界有20%的人口生活在高收入国家,消费着全球86%的商品,45%的鱼肉,74%的电话线路和84%的纸张。联合国贸发组织计算(UNCTAD,1997),1965年7个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差距为20倍,1995年这一差距加大到39倍。这30年间,非洲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的绝对差距也在扩大,1995年只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1/7。20世纪70年代末,拉美国家人均收入是发达国家的1/3,1995年大致是1/4。在1965-1995年30年间,只有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显著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许多调查和统计资料表明,全球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消失和缩小,而是使之继续扩大;不仅是在继续扩大,而且是在加速度地扩大。如1980年富裕国家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为77580亿美元,1995年GDP增长到了224855亿美元,1995年是1980年的3倍(世界银行,1997)。中等收入国家1980年的产值是24613亿美元,1995年增长到40333亿美元,增长了不到1倍。1980年低收入国家(除中国和印度)的GNP为3904.72亿美元,1995年为3168.89亿美元(周弘,2000)。据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8.6%,而收入则占了世界总人口的73.2%。1997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22770美元,低收入国家的人均收入才达到1400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6倍。目前,全世界还有13亿人年均GNP不到500美元,有1亿人在挨饿、1亿人无家可归、1亿儿童不能上学。另据联合国工发组织计算,1996年世界上最富与最穷20%的人口收入之比为11∶1,1989年上升到17∶1,衡量世界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也由0.44上升到0.55。 另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工业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1994年这一比例进一步降低为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一项统计显示,1993年不算是最高收入水平的发达国家德国制造工业工人每小时工资为25美元,而已被列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尼西亚同一工作工资仅为20美分稍多。(注:参见The Economist 1994。这里的比较没有采用“购买力平价”。)一个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是,大约80%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工资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比70年代和80年代初下降,而在7大工业化国家,资本收益率由80年代初的12.5%,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16%。 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一期载文指出:“在这个世界上,有20多个富国,有1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扩大。”文章指出,“30年前,世界上最富的20%人口的收入是最穷的20%人口收入的30倍,而今天这一差距已扩大为60倍。在此期间,最富的20%人口的收入在世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从70%增至85%,而最穷的20%人口的收入所占比重却从2.3%降至1.4%。 据JP摩根按汇率计算,在1996年世界GNP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9个国家的GNP占80.5%,其中美国占27.2%、欧盟占29.5%、日本占19.2%。美国、欧盟和日本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而这些国家的GNP却占世界总产值的77.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9月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占世界人口20%的富人享有世界财富的80%。4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它们的GN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到1%,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已从20年前的0.8%降至0.4%。报告指出,全球仍有26亿居民缺少最基本的卫生设施,20亿人无法喝到合乎标准的饮用水,全世界还有20%的儿童受教育不足五年。(注:李长久:《经济全球化——一把“双刃剑”》,《外向经济》,1998年第11期,第5页。)据世界粮农组织1998年2月18日发表的《食品前景》报告提供的数字,面临粮食紧张的国家已从1997年底的21个增加到27个。另据一些研究机构统计,全世界有8亿人长期营养不良,每年有1800万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大会提出,发达国家承诺将其GNP的0.7%作为“官方发展援助”提供给发展中国家。据1996年的统计,这一援助占发达国家GNP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0.33%降至0.25%,为197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