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电影导演艺术生命的起点与新时期的黎明同步来临。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启 迪了第四代的艺术灵感,又为第四代提供了前辈们所向往的可供驰骋的广阔银幕空间。 中国电影的兴衰与政治风云的变幻从来就紧密联系,尤其在20世纪的后半叶。包括电影 在内的中国文化,往往是政治的直接延续,电影打上的政治烙印更格外鲜明。此乃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的一种基本特性。 第四代导演踏上影坛时,许多第三代乃至第二代导演仍担纲中国影坛。这些越过了历 史大灾难的前辈,大多被剥夺创作权达十多年之久。中断的银色之梦渴望延续,满腔愤 懑和长久的积郁要在银幕上倾诉。他们重新焕发的艺术青春,为新时期银幕投射下燃烧 的晚霞。《曙光》(沈浮)、《南昌起义》(汤晓丹)、《西安事变》(成荫)、《伤逝》( 水华)、《骆驼祥子》(凌子风)、《黄山来的姑娘》(于彦夫)、《归心似箭》(李俊)、 《从奴隶到将军》(王炎)、《红楼梦》(谢铁骊)……谢晋的《天云山传奇》等一批作品 ,纸贵洛阳。 新时期迎来了中国电影艺术的春天。对第四代来说,第一次执掌导演话筒号令三军之 际,已是人到中年。第四代导演中的主体,在电影学院、戏剧学院毕业后,尚未独当一 面,青春岁月就蹉跎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中。 新时期百废待兴,第四代初显身手,崭露头角之际,第五代导演不期而至。这批1982 年刚刚告别校园的群体,1983年、1984年提前推出了他们的处女作。第五代一出手,石 破天惊。《一个和八个》《黄土地》以较第四代更新锐的历史视角、更绚丽的电影形态 ,令国际国内影坛刮目相看。 回顾近二十年来这个领域的状态,大体上呈现为两头热的格局。一头关注的是第一、 二、三代的老一辈艺术家,从郑正秋、夏衍、蔡楚生、费穆到仍在影坛驰骋的谢晋等, 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历史缺失的补课。但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待拓展。另一头则关注 第五代。张艺谋、陈凯歌等代表人物自出道以来,每有新作问世,尤其新作在重大国际 电影节获奖,评论界便给予极大关注,有关的研究专著已出版多部。相对而言,对第四 代导演的研究较沉寂。两峰之间,留下一片谷地。然而第四代导演的艺术生涯正处在中 国电影史的一个重大历史转型期,在这个历史转型中,这一代人作出过不应忽视、不可 替代的贡献。 一 新时期伊始,中国电影的“拨乱反正”,面对两大历史性的任务。一是人的觉醒,让 人从匍匐在神坛前站立起来,让异化的人性复归。二是电影意识的觉醒,让电影扬弃工 具论的桎梏,让电影回归电影。在人的解放和电影的解放奔腾澎湃的历史潮流中,第四 代导演挺立历史潮头。 反思“文革”,是那个年代的最强音。刚刚经历过的人生体验首先进入第四代的艺术 视野。《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枫》、《巴山夜雨》、《春雨潇潇》等联 袂而至。或以庄严的笔触描述黎明前夜战斗之惨烈,或以悲愤心境纪实年轻生命成为政 治歧途之祭品;或以辛辣嘲讽揭示历史的荒诞性,或以诗情画意点染生活的血泪斑斑。 它们的共同主题,呼唤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价值;呼唤被神道主义亵渎的、扼杀 的人道主义复归。这些作品容或对历史的把握尚停留在较浅层次,新的电影形态、新的 电影语言尚显生硬;可在当年,却令人耳目一新。这批作品较彻底地扬弃了长期统治影 坛的八股模式,标新立异,不拘一格。多年久违了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这些对艺术不 可或缺的美学素质,在第四代的处女作中已初显端倪。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如意》、《小街》、《青春祭》、《小巷名流》在对社会 生活艺术概括的力度和对人性把握的丰富性上,有新的开拓。这开拓的走向,从政治反 思向文化反思延伸。《良家妇女》、《湘女潇潇》、《乡音》等,均属其中出类拔萃之 作。 在摆脱古代和现代沉重传统重负之际,第四代也致力于将审美理想锤炼在新人的形象 之中:《沙鸥》(张暖忻)和《红衣少女》(陆小雅)便是代表作。作为国家女排队队员, 沙鸥富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但个人有权利自由发展个性,追求个人理想,而不 应是被动的“驯服工具”。《红衣少女》中的花季少女安然,纯真坦诚,追求一种弃绝 虚伪与谎言的理想人生。她力求排除各种外在观念的束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我就是我”。这些萌芽状态的新人形象,尽管显得稚拙,尚欠丰满;但都在矢志追 寻自由思想,独立人格。 第四代导演群体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近代史和现代史上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忧 患意识,是20世纪中国几代仁人志士基本的精神素质。他们呼唤人的觉醒,乃我们时代 中国文化的总主题,他们自觉地承担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满腔热情地进行文化的再启 蒙。不少第四代导演,终身不渝地在这条道路上艰难跋涉。第三代某些导演对历史性灾 难的体验更真切、更充实,他们的某些作品,对历史曲折中人生沉浮苦难历程的呈现, 更具感染力。第五代的某些作品,在历史文化反思上,艺术概括的深邃和胆识上,更富 创新意识。他们共同担当着中国电影界的共同课题。第四代的贡献是卓越和无可替代的 。 《小花》(黄建中)表现一个中国电影中常见的题材,一场革命战斗。在立意上,一反 以往战争片纪录一次辉煌战役或表现某一战略思想,而着力于战争中人的命运和人的情 感波澜。为此而调动外国电影中所能用得上的各种新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兼容并收 。这部影片在电影形式上的大胆探索,当年产生过爆炸性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