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文化传统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30年代电影文化运动是 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文化革命。它的形成与中国现代历史、特别是二三十年代 的社会动荡、民族危机和文化的开放与活跃有着直接的关联。在这个时候,中国电影生 存正处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十字路口。历史证明,中国电影人把握住了这次历史的机遇 ,这就是让彷徨中的中国电影与有着极大声势的左翼文化运动握起手来。当然,这也是 左翼文化界对电影已有的必要关注的结果,还可以说是电影文化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 大众文化现象,电影不与它依存的社会文化产生联系是不可能的。这次电影文化运动给 中国电影带来的影响在40年代达到了高峰,阳翰笙就是活跃在这两个历史时期电影创作 中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以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及其独特风格在现代电影 历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从他的作品可以领略到这次电影文化运动给中国电影带来的巨 大变革和其所达到的高度。 阳翰笙,本名欧阳本义,字继修(笔名:华汉等)。1902年生于四川省高县罗场街。他 在家乡上了小学、中学;在中学受“五四”新思潮影响,组织学生会、共青团闹学潮, 后经陈毅指点,于1924年进入中国共产党为培养干部而开办的上海大学社会系读书,并 在这里入了党。在学习期间,他了解工人生活,参加了五卅运动。1927年,周恩来等领 导南昌起义,阳翰笙先后任24师党代表和全军总政治部秘书长。起义失败后,经海陆丰 转往香港。同年,经郭沫若邀请参加创造社。由于家乡文化氛围及其母亲的影响,学校 教育的熏陶,阳翰笙对戏剧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从事革命工作的同时,亦不忘抓 住任何机会,大量阅读文艺作品。加上他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如学生、工人、 农民、渔民、商人、买办等,为他从事创作准备了生活原料。他一生笔耕不缀,都与他 所受到的教育和斗争经历不可分割。 数十年来,阳翰笙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最早是《马林英》、《趸船上的一夜》、《 马桶间》、《最后一天》等13篇短篇小说,其后是《女囚》、《两个女性》、《义勇军 》、《地泉》(包括《深入》、《转换》、《复兴》)等8部中长篇小说和8部话剧:《前 夜》、《李秀成之死》、《塞上风云》、《天国春秋》、《草莽英雄》、《两面人》、 《槿花之歌》和《三人行》。他的这些文学戏剧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特别是话剧,除《三人行》外,都创作于抗战爆发前后,上演于抗战期间的后方 和“孤岛”等地,引起具大的反响,对激励全国人民团结抗日,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 而他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还是电影。作为电影剧作家,阳翰笙一共创作了 18部电影剧本,除4部因各种原因没有拍成影片外,其它均拍成影片上映。这些影片有 :创作于抗战前30年代的《铁板红泪录》、《中国海的怒潮》、《逃亡》、《生之哀歌 》、《生死同心》、《夜奔》;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的《塞上风云》、《八百壮士》、 《日本间谍》、《青年中国》;40年代创作的《万家灯火》(与沈浮合作)、《三毛流浪 记》和解放以后创作的《北国江南》等。未拍的剧本有30年代的《新娘子军》、40年代 的《草莽英雄》、70年代的《赣南游击赞歌》等。 阳翰笙的电影创作生涯从30年代左翼电影开始。上海党的文委成立了以夏衍为组长的 电影小组,夏衍等进入明星公司担任编剧顾问,并创作电影剧本。阳翰笙也于此时开始 了电影剧本的创作。“1932年底,洪深想拍个影片,找到夏衍,夏衍将我介绍给洪深。 洪深为人热情、直爽。过去我是写小说的,从未写过电影剧本,洪深告诉我,就按写小 说的写法来写,3-4万字就够了。我就根据自己熟悉的农村真实生活构思了一个农村农 民反抗地主剥削的剧本,这就是《铁板红泪录》,是我进入电影界的第一个作品。”( 注:阳翰笙《忆王莹同志》,《电影文化》1982年第3期。)由此,阳翰笙开始了自己的 电影剧本创作之路。由于阳翰笙的电影剧本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所以,在内容和美学 风格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创作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从《铁板红泪 录》起到《夜奔》,相当于左翼电影运动时期;中期包括《塞上风云》等4部,相当于 抗日战争时期;后期为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作品。 充满战斗渴望的前期创作 阳翰笙在抗战前30年代创作了《铁板红泪录》(1933,明星公司)、《中国海的怒潮》( 1933,艺华公司)、《逃亡》(1935,艺华公司)、《生之哀歌》(1935,艺华公司)、《 生死同心》(1936,明星公司)、《夜奔》(1937,明星公司)。 《铁板红泪录》所选的题材,是以四川农村为背景的农民抗捐斗争。恶霸地主孙团总 利用“铁板租”这种传统封建剥削形式压榨农民,使农民无法生活下去,激起农民的反 抗,在青年农民周老七的带领下,终于掀起了抗租抗欠的武装抗争。为了躲避反动政府 的电影检查,作者将时代背景移到了清朝末年。作者说,他是借这个故事“来表达农民 武装起来反抗封建恶霸这一主题”。(注:阳翰笙《我的生活和电影文学创作》,《电 影艺术》1988年第1期。)这种在电影的主题中直接切入社会重大矛盾的特点,奠定了阳 翰笙以后各时期电影剧本的基调。如果说《铁板红泪录》是从农村阶级斗争入手,主要 写社会阶级关系的话,那么这个时期后来的几个剧本,则是着眼于中日民族冲突的大背 景,运用不同的题材,去触及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反抗民族压迫和民族侵略的愿望 和斗争。反映渔民生活的《中国海的怒潮》,着重描写的是高利贷者张荣泰对东南沿海 渔民的盘剥,作者突出这一反面人物与日本侵略者勾结,出卖国家渔业资源,把中国渔 民逼上绝路。青年渔民尤氏兄弟率领渔民驾着渔船,举起土枪,在中国海上向侵略者发 起反击。电影剧本《逃亡》,直接写东北居民在家乡沦陷后,从日寇侵略的铁蹄下逃亡 到关内,又受尽买办和官僚资本家的凌辱,终于不能忍受下去,决定打回老家,投奔义 勇军,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反映了从沦陷区逃亡出来的人民的生活。《夜奔》则反映了 城市人民反汉奸、反走私的斗争,是一部“国防电影”剧作。剧本描写青年知识分子冯 德成等爱国运动骨干挫败汉奸买办徐运欧走私敌货并最后献身的故事。除以上剧本外, 阳翰笙在这个时期还创作了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剧本《生死同心》,写北伐战争中职业革 命者李涛的斗争经历,并用自己的行动、奋斗和献身精神影响带动了一对未婚青年走上 革命道路。综观阳翰笙这一时期创作的电影剧本的内容,可以看出,它们都具鲜明的现 实主义真实性,同实际的中国当时社会生活的主流——反帝反封建紧紧相连。它们不仅 具有时代精神,而且有生活依据。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他写作《铁板红泪录》有关情 况时说:“川南的山区农民在地主‘铁板租’的残酷剥削和迫害下,无法生活下去,迫 不得已杀了地主,上山去当土匪……”,“在我童年的时候,亲眼看到农民进行反抗的 事,并听到有关那时哥老会反清复明、排满兴汉的斗争情况。后来,他们受孙中山联络 会党、运动新军的影响,积极参加保路同志会的斗争。哥老会在辛亥革命时起了很大作 用。同时,在我家乡附近的一个县城还出了两位太平军的将领,……这些,都是我写农 民武装斗争的生活基础。”(注:阳翰笙《我的生活和电影文学创作》,《电影艺术》1 988年第1期。)同样,《中国海的怒潮》、《逃亡》、《夜奔》、《生之哀歌》等剧本 ,也都是作者从自身经历或经过深入调查后,从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比如《中国海的 怒潮》中渔民的生活和斗争情景,都缘于作者在参加南昌起义后遭到敌人追捕,在撤退 到海陆丰并在这个老根据地的一位党员家养病这一段经历。同时,有感于“九·一八” 事变后,日寇步步进逼,作者“深感有亡国灭种之痛”,从而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呼吁 ,只有搞武装抗日斗争,中国人民才有出路”。(注:阳翰笙《我的生活和电影文学创 作》,《电影艺术》198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