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由电影频道发起制作电视电影已近4年了,虽说时间不算长,但业绩不菲。 在众所周知的电影业经济下滑,电影创作缺少活力的背景下,在一个意识形态控制严 格的文化领域中,出现引起电影创作、电影操作、电影经营变革的新生事物——电视电 影;而且它每年以100部的制作速度,在3年之中达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是一个超出 人们想像的事情,它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电视电影诞生的现实意义,电 视电影对中国传统电影格局与观念带来了些什么,电视电影是否成为保护民族电影的有 效方略。 电视电影的起点是生存 电视电影这一电影形态在中国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敏锐洞察和果 断抉择的结果。其意义在于为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它的逻辑起点是生存, 不是学术。 在视听艺术中,电影一直以老大自居,因为它有百年的资历,新中国建立50年来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又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艺术创作和管理的体系及观念。电影大师的地位使得 它在历次社会变革中坚强而有效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仅就改革开放以来几次较大的艺 术或经济的变革来说,除了80年代中期的电影语言变革在当时取得了较大的艺术成就之 外,后来80年代末对电影类型化(娱乐性)的探索、90年代初对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改革 都遇到重重阻力。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80年代中国电视剧兴起,电视台需要大量的制作队伍甚至制作基 地,向电影厂频送秋波,当时报刊上已有一些以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研究员马向前为代表 ,撰写的关于影视合流是世界影视发展的大趋势的文章,而电影厂还是只把拍摄电视剧 放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眼看着失去了一次占领电视市场,求得经济文化更大发展的 机会。这期间,欧美电影已经或正在经历电视对电影的冲击。美国发生在60、70年代, 好莱坞在电视的重创下,也不得不向电视台卖电影以补贴电影经济的不足。欧洲发生在 70、80年代,据专家统计,法国在50年代影院观众在4亿人次左右,70年代下降到1亿7 千万,80年代又下降了50%;英国50、60年代影院上座率很高,到80年代就有74%的观众 不到影院去看电影了;西班牙60年代影院观众是4亿人次,到80年代末只有1亿人次左右 。在80年代欧美国家有些已经解决了、有些正在解决影视合作的问题。这些前车之鉴在 80年代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依然我行我素。 在这样一个固执的机体内,电视电影何以能破土而出呢?只有四个字:生存需要。 90年代初,在电影局及电影局副局长陆兆亨的大力推动下,在1995年乘中央电影台成 立四个有线专业频道的风,中央电视台电视频道开通了。可是电影频道开播的第三年就 把建国以来拍摄的近3000部国产电影几乎全播过了,有些播了近10遍。尽管电影频道的 收视率在中央电视台的8个频道中一直排行第2,但没有足够的国产电影供播放已经显而 易见。这里的原因很简单,电影频道每年电影节目的播出量很大,国家对国产电影与外 国电影的播出比例有严格规定:(国产电影)3:(外国电影)1。如果按每天播出1部国产 新片来计算,一年至少要制作365部国产新片。这对目前国产电影不到100部的产量无异 于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开播的前三年观众已经把电影频道看成是播放老古董的频道。 1998年初,笔者当时因负责电影频道节目的总编排,把国产电影片源危机将影响到电影 频道的生存危机向领导做汇报,并提出制作电视电影以弥补国产电影片源不足的设想。 电影频道领导当机立断,1998年下半年就开始实施拍摄电视电影的计划。1999年春节第 一次播出了我们制作的电视电影《岁岁平安》。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标 志着一种新形态的电影在中国诞生了,在中国电影界,这应是一个革新,由此带来的一 系列影响和意义,即使是始作俑者也始料不及。 其实国外电视电影出现也经历了同样的电视台对电影节目大量需求的过程。美国人在6 0年代开始制作电视电影,因为电视台老板发现在电视上播放新电影对观众有极大的诱 惑力,极高的收视率带来的高额利润刺激他们竞相在黄金时段推出电影剧场节目,造成 对电影的大量需求,但买新电影价格太高,促使他们产生了为电视台拍摄电影的想法。 于是电视电影出现了并为电视台保持了非常高的收视率。欧洲拍摄电视电影是效仿美国 ,但多了一层意义,就是民族电影的生存需要。欧洲拍摄电视电影的这一层含义最值得 我们注意。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电影在经济下滑的轨道上一直不能停步,在众多的娱乐行业中 ,电影面临的问题是生存问题。电影频道虽一脚踏在电视这条船上,但它的电影专业化 和直接市场化的特性使得它更敏锐、也更强烈地感受到电影的生存危机,因为没有电影 节目源电影频道自己将比电影消失得更早。生存的危机感使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鲜明更 彻底。拍摄电视电影成为必然。而投拍电视电影能否成为中国电影的一条生存良策呢? 与机遇失之交臂,应是中国电影业特别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