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02)04-0121-05 一、理论问题 在时间纬度上已经迈入21世纪的中国电影,在理论的准备和实际的对策上都还没有做 好新世纪的完善方略,而中国电影发展的单一实用理论还盘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理论的指导和体系的建造遥遥无期。我们遇到的危机,不仅仅是创作的困窘和市场魔力 主宰的无奈现实,似乎也还包括理论的不着边际和常态电影批评的尴尬处境。以往那种 依托于学院理论和精英思维而造就的条分缕析的批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媒介的广 告式的实用评介则颇有规模的占据了显要位置,个人化的自言自语和独立意识的批评文 本不知所措地面对强大的各种媒体评论的蜂拥而至。于是,中国电影新世纪的关注不可 避免地需要从理论建设和电影批评的重要问题分析入手。 关于理论建设,一般认为电影理论的根基在西方。正如电影来自于西方一样,举凡理 论界津津乐道的电影基本理论都发源于西方的文化理论、文艺理论和电影理论,这已经 是事实。但比较可悲的则是西方电影的优势始终压制着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而实际上 中国电影史上也有过相当成熟的作品,但不是几十年后被追认,就是被认定向西方意识 形态讨好,研究的视角和标尺也基本是西方框子。含蓄的东方电影屈就于二等角色,没 有大张旗鼓的张扬自己民族化的影像表现方式。典型的例证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出色的 《小城之春》,几十年受到非议,却在30余年后才逐渐得到认可,而40年后它的现代性 和民族特色理论价值才得到极大的赞誉。但即便如此,民族化电影的理论优势还是仅仅 停留在认定的层面,理论梳理也没有真正深入。 中国电影理论的建立不是没有基础,创作的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世界电影节的 认可也是价值的呈现,更主要的是对中国传统电影理论的研究已经有相当的成绩。以有 几十年历史的“影戏说”为基础,以民族化讨论为高潮,以艺术还是工业对峙探究为深 入的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确已经具有一定影响。第一个阶段是“影戏说”为基础的研 究。迄今为止,对中国电影理论论述较广为人们接受的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呈现雏形的 “影戏说”论述,尽管这一理论形态确认是在80年代,但早期的中国电影人在实践中遵 循的还是这一方向。对“影戏观”的理论较为一致的认识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内容:注重 教化性,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突出场面性等。“影戏观”中包含的中国传统电影 的理论内涵和艺术逻辑阐释还相当薄弱,从而不仅缺乏理论含量也缺少实践指导性。第 二个阶段是以民族化讨论为高潮的中国电影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民族化” 讨论为高潮的理论碰撞是相当规模的,对民族化、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关系的探讨,对 民族化的形态还是内容,对中西文化差异和中外电影差异等重要问题的探讨以及对中国 电影民族形式的内涵表现等的研究都在相当规模上影响了人们对中国电影理论的认识, 是否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电影理论的认识从此成为争议的焦点,尽管这一次研讨没有作 出定论,但比起不冷不热的忽略态度,这毕竟是理论探讨值得庆幸的事。第三个阶段是 以艺术还是工业对峙探究为深入的中国电影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大众文化 强大潮流面前,电影市场化和工业化问题冲击着艺术创作的时候,以艺术还是工业对峙 探究为深入的中国电影理论问题再一次掀起波澜,由于多元文化的背景和电影创作缺乏 有说服力的例证,这一争议没有导致电影理论的较大突破,但还是证明了理论界试图弄 清一些问题的未解焦虑。回顾历史,实事求是地说,移交给21世纪的理论问题并没有解 决,而且随着艺术环境的巨大变化,是否还有空间来梳理和建构中国电影的特色理论是 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至少,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理论还没有有效建立。目前,我们 更多见到的是政策理论和生产理论,严格地说,都不是电影理论的最重要部分,而真正 意义上的中国电影理论一直遮蔽在西方电影理论的体系建构之中始终缺少骨架和血肉。 但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理论的宏观构架应当树立起来,否则难以支撑中国电影的长远 发展,而这里主要是民族特色的电影美学理论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市场理论的建设。 特别需要把建立民族特色的电影美学体系作为目标。这里必须强调,由于中华民族在 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中,不断锤炼自己的审美认识,并融会、改造外来的宗教和艺术 形式,逐渐确立了现今已成型的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美感构成和审美价值取向,具有 了约定俗成的美学传统,这也深刻地体现在电影创作和观众审美评价中,形成了中国民 族化的电影美学传统。尽快研究总结并建立和完善中国本土的电影美学理论,是有助于 在理论上总结得失经验,实践上引导中国电影创作的方向,进而有效地纠正目前普遍存 在的浮躁与媚俗倾向,提高电影创作队伍的理论素质和自觉意识,并以良好的创作面貌 为世界电影发展提供新的参照系。而中国电影美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是观照中国传统文化 的影响、民族文化心理的构成与电影艺术形式的对接。因为从中国电影产生之始,民族 文化的背景就渗透在银幕上,无论是《定军山》的戏剧内容还是观众的接受习惯,以及 茶楼戏场的观赏方式,都是这块土地上黄皮肤子民特定的,从中探讨一以贯之的民族审 美心态是自然的。我们在比较展开的电影创作期如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银幕上,更 为鲜明地看到民族电影的表述方式,但电影的现代审美方式更需要认真研究。电影从某 种角度看是相当“现代”的,和此前早已产生的其他艺术相比,是完全建立在现代生活 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的。因此现代的和外来的美学传统绝对影响甚至改变着一般传统的 价值构成,辨别传统文化的现代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及美学传承,结合近百年以来的中 国电影创作和几十年的电视创作,梳理传统审美心态在电影叙事特点、叙事母题、大众 传媒时代的电影流向和现代传播方式对观赏艺术的改变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应 当看到,中国电影美学决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电影化,而应当包括现代内涵表现在内的 中国电影现实的审美化概括研究。简言之,中国电影美学是现实化的,而非保守、排外 的。我们当然要本着拓展电影表现形式的眼光,进一步开掘传统美学厚积深藏的巨大潜 能,但决不是画地为牢只重传统,这样建立的理论才有价值。 中国电影理论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与政策理论关系问题,依傍显然不是出路, 本体创作的基本问题的理论研究概括是核心所在。实际上,把握中国电影美学理论研究 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关注时代变迁对审美的阶段性影响。美学趣味和美感表现是一个 民族在长期生存境地中形成和承传的。由于近代社会的剧烈变动,电影是特别接近现实 社会思潮的艺术,比起过去的古老艺术来,电影审美的重要转化是相当明显的。比如: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电影模仿摸索时期,是处在政治局势动荡、军事纷争、新旧文化 相持不下的社会背景中,渴求生活和睦、躲避现实纷争、期求惩恶扬善就是明显的创作 原由,我们从滑稽片、古装片、武侠片的潮起潮落中不难看到和谐美的古典化追求巧合 。而30~40年代的中国电影更为激烈地卷入阶级抗争和民族抗战的硝烟烽火之中,国共 的意识形态对峙使电影明确进入悲剧美学的表现范畴,百姓灾难的再现,生离死别的凄 惨,战争风云的血腥,阶级压迫的残酷构成了社会悲剧美的艺术画面,这是电影理论最 为丰富的研究对象。到了50~60年代,新中国勃勃朝气和隐含着巩固政权、强化一统天 下的社会政治背景,对电影无形规定了“忆苦思甜”的套路、“弃旧迎新”的主体思想 和歌咏英雄新人的趋向,中国电影的整体模样大大改变,浪漫化的英雄美学时期确立无 疑。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思想改革,把中国电影推向还原人真实本身的现实主义之路, 纪实美学(80年代前期)—生命美学(80年代中后期)的电影形态,为中国电影的巨大飞跃 提供了可堪叹赏的许多出色作品,这里的理论概括也有相当丰富的资源可以采纳。90年 代的中国电影变化是五色迷乱的改革时世所左右的,市场化改革和发行制作方式的变化 ,合作制片的时兴,大片引进的冲击,票房标尺的凸现,尤其是社会生活的极大改变和 人们观念的迅疾转向,都对电影审美创作带来猛烈的冲击,关注平凡生命的价值,着重 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表现,把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作为至高无上的艺术表现对象, 就是看似散乱却生动的生命—自由美学的电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