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香港电影之死”——香港《明报月刊》1995年11月号封面赫然出现这几个特粗体黑字。封面衬底的是一团熊熊燃烧着的电影胶卷,胶卷方格内分别有周润发、成龙等影星头像。火红火红的底色和黑黑的大字标题,如此强烈的颜色比对效果,使该封面格外引人注目。 讨论香港电影为什么陷入低谷,甚至直指其“死亡”,是该刊物这一期的专辑。 香港电影当然没真的“死”。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电影一蹶不振却是真的,差不多要断气了,与“死”的距离已很近。 再形象些的讲法可能是香港电影已经是“苟延残喘”。 最接近事实的说法应该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已经是一去不复返。 香港电影不济,当然这不止是指量的问题,而是叩问质的本体。尽管王家卫的真正出现是在90年代,尽管王家卫之后也出现了陈果;尽管吴宇森、周润发、杨紫琼、林岭东、徐克、成龙等飞赴太平洋彼岸、打入了好莱坞;尽管周星驰好像也让人倏地诧喜了好一阵,但是人们却无法相信在80年代已经极其活跃并差不多是香港银坛上呼风唤雨的上述人等(王家卫的首先出现是介乎于80年代与90年代的过渡期)(注:王家卫导演处女作《旺角卡门》拍摄于1988年,第二部作品《阿飞正传》拍摄于1990年。),仍然需要依赖着他们。换言之,在90年代的整整十年我们没有看到可以跃出上述人等身影有人忽地飞身打了个劈叉,将这些身影击碎,然后一束光俯投下来,好让台下的人看清楚这飞身者的亮相。 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陈果和“杜(琪峰)、韦(家辉)组合”算是对90年代电影作了有所交代的现象,但并不是那么叫人眼前一亮的亮相,当然也更算不上像徐克们当年初露头角便让人感到有那么一股锐气般。 如果说人的弱点之一是喜新厌旧,那么,香港电影人以及观众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像人了。香港观众仍然离不了成龙每年一度的“贺岁”;离不了且看王家卫又可能仗着哪一个或两个大明星摆出个什么姿态,离不了周星驰或会再给人们怎样的一个“无厘头”;离不了撑起脚尖争看周润发从洛杉矶飞回香港在记者会上露出他那招牌式绽开的笑,然后,…… 正如香港经济结构的单一化,一旦面临经济危机所能采取的应变能力便难以使出绝招儿,起死回生。香港电影和香港经济的特点是连体婴,实在是有着太类似的共性了。开放型的、放任性的、外向型的和政府积极不干预的政策,作为香港经济最大特质,而香港电影莫不如是,真是太相似了!完全可以套用在香港电影身上。 一向极其依赖外埠市场的香港电影,即使到了70年代末,传统的东南亚市场逐渐萎缩,但台湾地区电影市场仍然强劲。80年代,更成功地打开日本、韩国局部市场,使得香港在东亚地区成为一支独秀,更是中文电影(注:笔者一向反对在中国范围内以所谓“华语电影”或“华语片”一词来代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的电影。因为只有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对中国语电影才称之为华语电影,例如新加坡,当地华人所说中国语法定为华语,对华文报纸、华语电影等称谓亦如。所以,中国人称自己出品的电影在中国以内叫作“华语电影”不妥,也不严肃,犯了常识上的错误。在尚无正式名称之前,笔者暂将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三地电影均称为中文电影。)在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在国际上形成较大影响,与香港当时成为经济上的“亚洲四小龙”一样,可谓威风八面。因此,吸引了不少资金流入投资香港,尤以台湾资金为最。 当时台湾地区电影工业已是奄奄一息,除了少量由台北当局拨出有限的“电影辅导金”(注:由于台湾电影业处于严重不景,台北当局的“新闻局”所属“电影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起每年拨出一笔非固定资金资助部分或全资支持“摄制兼具文化性与观赏性之国产电影片”,这笔资金称之为“国片制作辅导金”。)支持下拍出的电影,以及极个别在海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导演如侯孝贤、杨德昌获得一定的外国资金支持外,但这些电影绝大多数都属非主流电影(注:所谓非主流电影是指与商业电影无论在创作、制作及其运作上有明显区别的、并不是以娱乐功能为主的创作及制作的影片。反之,则被称作主流电影。),活跃在主流圈中的电影人就只有朱延平一人。所以,整个台湾地区电影市场所需的中文电影片源便明显求远大于供。作为中文电影的最大产量地区的香港,这就为香港电影在台湾地区提供了很大的一个市场空间,比过往任何时候,包括五六十年代时期香港的邵氏兄弟公司、电懋国际电影公司等和在70年代掘起的嘉禾电影公司当年曾在台湾拥有固定院线时期都占有更大的市场、更大的份额。 这是因为,与台湾“新电影”(注:台湾地区电影业在经过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黄金时间,进入70年代后期开始,民营电影业充满投机,大批以“赌”、“色”、“魔”为题材的影片充斥市场,但影业状况每况愈下。1981年7月1日,时任台北当局的“新闻局局长”的宋楚瑜向台湾电影界发表公开信,指斥电影界投机取巧和急功近利的弊病,并表示要严格执行电检制度。1982年5月,公营的中央电影制片公司大胆起用四位新导演杨德昌、陶德辰、张毅和柯一正,开拍一部四段式的低成本电影《光阴的故事》,该片公映时,好评不绝,也相当卖座,开启了台湾“新电影”时期。)阵营主将杨德昌、侯孝贤、陈坤厚、柯一正、万仁等差不多同时冒起的香港徐克、许鞍华、严浩、谭家明、方育平等掀起的香港电影“新浪潮”(注: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一群曾在欧美学习电影的年轻导演差不多同时拍出了一批无论在电影语言、影像处理和结构上全新而大大有异于传统审美观念的电影,如严浩的《茄哩啡》、章国明的《点指兵兵》、徐克的《蝶变》、许鞍华的《疯劫》、谭家明的《名剑》、黄志强的《舞厅》、于仁泰的《跳灰》、方育平的《父子情》等等。香港舆论将之称为香港电影“新浪潮”。)主力很不一样,后者的大部分不但融入了主流,而且成为了主流电影不可或缺的号召力。 无可否认,香港电影的明星制运作也比较成熟,成龙、周润发、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周星驰、杨紫琼、梁家辉等都是在香港电影建制架构下产生的具有市场偶像效应的明星。主流化的电影不能只有导演没有明星,这是市场上的“两翼”,只有这样才能腾飞。由于香港电影市场的成熟,也吸引了不少台湾演员改以香港作为他们的基地,变成了香港电影的一员。如林青霞、王祖贤、舒淇、柯受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