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便是,电影与戏曲,尤其与传统京剧,有着极深的关系。大 家都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就是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的《定军山》(1905),当时是无声片 ,只好拍京剧的做、打,拍了“请缨”、“舞刀”、“交锋”三个片段。拍成以后拿到大观 园影戏园、吉祥戏院去放映,引起轰动。于是拍这个影片的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 ,也即任庆泰)再接再厉,又拍了谭鑫培主演的《长坂坡》,俞菊笙的《艳阳楼》、《青石 山》(1906),俞振庭的《金钱豹》、《白水滩》(1907),许德义的《收关胜》(1907),小麻 姑的《纺棉花》(1908)等剧目片段。要不是因为照相馆遭受大火灾,烧坏了机器设备,这种 京剧电影还会拍下去。 1931年3月15日,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 》首次在上海公映。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由当红大明星胡蝶主演的影片,当中特别穿插了京 剧《穆柯寨》、《四郎探母》、《玉堂春》、《拿高登》等四个京剧片断,由京剧名家录制 成唱片播放。这部影片在上海滩大红大紫,连续放了一个多月,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40年代,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诞生了,这部影片也是京剧,是梅兰芳先生主演的《生死恨 》,由中国电影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导演费穆执导。 梅兰芳早在1920年就曾应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的邀请,拍摄昆曲《春香闹学》和古装歌 舞剧《天女散花》。1924年,梅兰芳又应民新影片公司邀请,拍了《西施》、《霸王别姬》 、《上元夫人》、《木兰从军》、《黛玉葬花》等五出戏的片段。同年秋天,梅兰芳赴日本 演出,应日本一家电影公司邀请,拍摄了《帘绵枫》中“刺蚌”一场。1930年1月,梅兰芳 剧团在美国演出期间,又曾应派拉蒙公司邀请,在纽约拍摄了一个叫《刺虎》的有声影片。 1935年3月,他到前苏联访问演出期间,又曾和爱森斯坦合作,拍过一段有声片《虹霓关》 中的 “对枪”。爱森斯坦称梅兰芳是“最伟大的造型大师”。在京剧艺术大师中,梅兰芳与电影 的的渊源最深,他写过一本《我的电影生活》,记述了他这方面的活动,包括与电影艺术家 卓别林、范朋克和爱森斯坦等人的交往。 中国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其实不仅体现在京剧艺术大师参与电影拍摄,甚至也不仅表 现 在像费穆这样的电影导演拍过一些以传统戏曲为题材的戏曲艺术片。电影与传统戏剧有着更 为深刻的渊源,戏曲、文明戏差不多成了中国电影的出生元素,也就是说,成了它的“骨血 ”。学者黄继持就提出过“戏人电影”的概念。同时提出的还有“文人电影”、“影人电影 ”两个概念,似乎都是从“出身”去考察,有点“唯成分论”的味道,但确实不是没有道理 。持这些概念的人认为,郑正秋、张石川等的电影,受到文明戏与戏曲的巨大影响,可称为 “戏人电影”;那些非科班出身的文人或话剧工作者进入电影,特别重视电影的文学性,强 调主题思想,并发展出与此相应的一套“现实主义”手法,这样的电影,称作“文人电影” ;而电影科班出身的编导,像孙瑜,一直到现在的张艺谋等人的电影作品,称作“影人电影 ”。这种划分法是否科学姑且不论,但在时间上却有明显的先后之别,中国电影发展的最初 旅程,大多是“戏人电影”,也即林年同所认为的,“‘戏人电影’是中国电影历史中最早 出现的一种型态”。那时候的郑正秋、张石川这些导演,并不很懂得摄影,却非常懂戏,他 们只教演员怎样做戏,至于机位如何摆,镜头怎样移动,基本是由摄影师来进行处理的。开 头摄影机钉死不动,老拍一个景,一个中镜头。后来摄影机才有了运动,有了镜头远、中、 近、特的区别。直到30年代,导演意识有了明显自觉,开始有分镜头剧本,规定了各场戏 中镜头如何运动,严格的电影化的技术规范得以逐渐确立,所谓“文人电影”、“影人电影 ”便出现了。 郑正秋被人称为中国电影之父。他从影之前,积极参加戏剧创作活动。所以“他一上手便 把家庭戏拿来做资料,都是描写家庭琐事,演出不但浅显而妇孺皆知,且颇多兴味,演戏的 人也容易讨好,于是男女老幼个个欢迎。”(徐卓呆)郑正秋拍电影,和当时其他人一样,是 没有剧本的,他用的是文明戏流行的四项式的“幕表”,四项分别是:幕数(场数)、场景( 内外景)、登场人物、主要情节。导演程步高回忆:“幕表写法不难,究属简单粗糙。不过 这四项式的幕表,在早期中国电影界里,沿用颇久。十多年后,我进了明星公司,还见郑先 生、张先生拍无声片,所用台本,依旧是四项式的幕表,最多在第四项后,加些主要动作、 表情及主要对白。”郑正秋的代表作有作为编剧的《孤儿救祖记》和作为编导的《姊妹花》 。尤其后一部作品,不仅创造了电影票房的历史记录,而且被誉为“中国早期电影的一部划 时代的杰作”(夏衍)。它的成功,与其对戏剧经验的借鉴不无关系。作为“戏人电影”的样 本,当时有人这样评论:“他的作品完全是凭着他戏剧的经验而获得情感上的成功。” 30年代,电影与戏剧的关系出现了新认识。夏衍、沈西苓、费穆等努力探索电影自己的表 达方式,提倡一种与戏剧脱离的新的电影观念。他们认为:“电影虽然和戏剧是接近的亲属 ,但是,电影有它的艺术上的特质,决不是戏剧的改装,也不是戏剧的延长。……现在电影 已经到了独立成年的时期,它应该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不必再为戏剧的隶属。同时电影艺 术家也应该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使它尽量作正当的发展。”联系近百年中国电影发展史, 戏剧与电影还是一个扭结在一起的话题,总是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