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给我们带来快乐,这肯定是在没有快乐的年纪里,或者说是快乐不多的年月里。那 应 该是在1966到1976年的那十年里,我们从儿童到少年,渐渐开始发育成长。在那个年月里 ,走上十里路去看一场露天电影那是家常便饭,走上十里路碰上天下雨,沮丧是有的, 但是仍有那种挥之不去的快乐。那种快乐多半跟电影本身无关,跟艺术无关,那是一种赶集 是一种聚会也是一种相亲,而这,只有在那个年代,那种背景下的“红色电影”才能带给我 们这种快乐,其中包括样板戏。 >>样板戏 其实我们从没有好好去学过样板戏,但是耳熟能详我们都会唱。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没 有 专门去学但都会哼几句,而有的校园歌曲,老师一遍遍地教,但还是唱不会,或者说根本就 唱不起来。而那些样板戏,如果给你唱词,把“迎来春色换人间”唱完是不成问题的。小学 里的一个音乐老师,不,确切地说叫唱歌老师,是能把整台《沙家浜》唱下来的。只可惜 他是近视眼,演郭建光不能带眼镜,结果翻跟斗时竟然翻到台下来了,看得我们又惊又喜, 以至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他只能绑着绷带一只手弹风琴。红色电影中的反面人物,永远是快 乐的一个源泉。座山雕、栾平、鸠山、刁德一、胡司令。反面人物唱得总是不多的,这是我 们喜欢他们的一个原因,英雄总要大段大段地唱,凡小孩都不喜欢唱的,除非他唱阿童木或 美少女之歌。当然样板戏中我们也只喜欢有武戏打斗的,比如我们不喜欢《海港》和《红灯 记》,前者马洪亮的“大吊车真厉害,轻轻的一抓就起来”还有点意思,后者王连举磨刀人 以及鸠山队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几句话有印象。样板戏到后来,打的戏好看起来了, 比如《平原作战》比如《杜鹃山》比如《奇袭白虎团》,还有一个海岛上的什么戏大概叫《 磐石湾》的,在那时打得算是很好看了,虽然打戏有点像冗长的学校生活中的课间十分钟, 但即使是为了这十分钟,我们也宁愿忍受一个个残酷而枯燥的四十五分钟。 打架,嗜武,少年的血性,这是我们喜欢样板戏的一个原因,不完全是被动接受。当然我 们也不是傻瓜,我们觉得胡司令是有点喜欢阿庆嫂的,但刁德一就不喜欢,至于阿庆嫂是用 什么办法让胡司令喜欢的,我们没有搞清楚。还有那个阿庆,是胡司令问到过的,他是跑单 帮 的,就是今天的生意人,他是不是长得跟郭建光或沙四龙似的,我们也不知道。我这样说 ,倒不是说,阿庆嫂给了我们性启蒙教育了,只是小脑瓜子就是喜欢胡思乱想。用今天的话 说,阿庆嫂也是个留守女士。后来看了《杜鹃山》就开始喜欢柯湘了,后来“四人帮”粉碎 后,又传说某个演员跟×××有瓜葛,就像今天在传某个歌星跟某个大人物有关系一样。这 对童稚的心多少是个打击。再后来到90年代,看一电视片,讲演杨子荣的童祥苓在街道里开 一家小餐馆,来吃的不少是他的戏迷,高兴起来老童也还会哼一句。一代名优,如此晚景, 也让人生出不少感叹。 样板戏中有两本是芭蕾舞剧,一是《白毛女》,一是《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我们在 很小的时候看过电影连环画,那就是陈强演黄世仁的那本,白毛女应该叫喜儿也叫白毛仙姑 ,后来我们看到舞剧《白毛女》的故事是不一样的,比如那小人书中,喜儿是肚子被搞大之 后才逃出去的,这一情节舞剧中就没有了。《红色娘子军》也有故事片的,不过这是后来才 看到的,也是陈强演的南霸天,王心刚演的党代表洪常青,据说跟吴琼花有感情戏,但在舞 剧中都很干净了。应该说,娘子军的服装还是很漂亮的,特别是露腿的那种裤子是很精神的 ,还有音乐,好像有一段特别被改编为手风琴曲的,《打虎上山》也被改编成了手风琴曲。 我们这些生于60年代的人对样板戏的感情不会特别复杂,不会听起它来就想起牛棚里的日 子 。我们只是觉得琅琅上口,起码比后来的戏曲要好听。 不过在样板戏之前,有的新闻简报也是很好看的,虽然都是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外宾特别是 非洲的外宾,当时我觉得奇怪的是,毛主席的房间里总有那么多书,我估计是《水浒传》、 《红楼梦》什么的。1974年的时候,图书馆里就有《红楼梦》可借了,不过要通过关系。后 来我拼命钻营,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图书管理员。但是我看不懂《红楼梦》,这跟看《水浒 传》不一样,后来大家批《水浒传》了,我也写了批判文章。看新闻简报,好像就是在看毛 主席一点一点地变老,我们心里对毛主席是无比崇敬的,如果我们要打架,看到毛主席时是 不打的,这可以“向毛主席保证”,而只有到了哪个人依依呀呀唱的时候才打。当时的新闻 简报,也有很好看的,比如亚非拉乒乓球赛,有几首歌还是很好听的,还有中国医疗队在坦 桑尼亚,其中有一首曲子后来成为著名的手风琴曲。还有就是一本讲捕象的片子。那个时候 新闻简报也叫加映片,样板戏可能永远是那么几个,但加映片却是会换新的。在那里,我们 看到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和日本,看到日本相扑选手的比赛,那真是令人快乐,那么胖的 人那么大的臀部而只用一根瘦长的带子系着,这有点匪夷所思。还有美国篮球队的表演也是 令人眼花缭乱。那时农村里也都有篮球比赛的,但是美国人扣篮那么牛逼真的没想到。不过 在新闻简报中,我们也有自己厉害的节目,那就是乒乓球比赛。那个时候的口号是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所以亚非拉乒乓球比赛的新闻片也是好看的,电影的主题歌“小小银球传友谊” 也是很好听的。后来我们知道小球推动大球还是很骄傲的一件事,那个时候庄则栋是我们心 中的英雄。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队我们也在新闻简报中看到了。周总理有一只手总是勾着 的, 我们觉得他很了不起,他总是陪西哈努克亲王。西哈努克有一个漂亮的妻子,据说是法国人 。西哈努克旁边有一个叫宾努亲王的,头是歪的,据说原来歪得还要厉害,是中国的针灸让 他有所好转。我后来看西哈努克亲王的自传,知道他年轻时也是一个风流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