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经典”的含义及其批判 本文中,“经典”指最能为中国一般读者尤其专业电影史研究工作者认可的电影史著作。 在笔者眼里,这样的“经典”有两部,一部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一、二),程季华主编, 初版于1963年;另一部是《世界电影史》,法国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著,徐昭、胡承伟译 ,中译本以《电影艺术史》书名初版于1957年。 之所以称这两部著作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奠定、影响并深刻制约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中国的电影史研究。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发展史》已经发行2版,印刷4次,总印数达38, 200册;《世界电影史》也发行3版(含《电影艺术史》1版),印刷3次,总印数达15,200册 以上。(注:资料来源:最新版《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8月第4次印刷;最新版《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9月第2版第1次印刷。) 这样的发行成绩,在中国出版的电影学术著作中,可谓凤毛麟角。同时,作为中国 第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电影历史著作,30多年来,《中国电影发展史》就一直是电影爱好者 、电影学校师生和电影研究者的主要必备参考书;同样,30多年来,《世界电影史》也一枝 独秀,成为中国人系统了解世界电影从诞生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发展历史的基本途径和重要 窗口。 在中国当代电影文化史上,《中国电影发展史》和《世界电影史》功不可没。但是,从发 展的眼光来看,两部著作自身的缺陷及其对中国的电影史研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已经非常 明显地表露出来。 《中国电影发展史》诞生在60年代初期中国独特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氛围中。用阶级斗争 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看待和分析一切,是当时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压倒一切的潮流。“阶 级分析”这种以马克思主义名义存世的先验的、机械的历史观,已经渗透在从日常生活到学 术研究的各个方面。(注:参考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208页。)在《中国电影发展史》“引言”里,编著者便指出:“电影的历史发 展,虽然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但是归根到底,它也仍然是社会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反映, 所以它也不能脱离这个一般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历史 发展,都不断地证明着毛泽东同志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断的正确。”(注: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10月版“引言”部分第4 页。)实际上,初版刚问 世,便有评论认为,《中国电影发展史》对于史料的选择,“一般均服从于阐明我国电影中 阶级斗争情况的必要”。(注:立尼:《中国电影的战斗道路和革命传统——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读后》,《电影艺 术》1963年第2期。)毫无疑问,《中国电影发展史》注重“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 是作为个体的电影史学家,在特定的时代里,别无选择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 做出如下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尽管《中国电影发展史》仍是一般读者了解1949年以前中 国电影发展历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历史观及相应的电影史观的巨大嬗变,《中国 电影发展史》已经失去了继续发挥其电影史学价值的基本依据。 对《中国电影发展史》的批判,不能忽略另外一个重要的层面:《中国电影发展史》中蕴 涵的电影观。尽管,在著作的“引言”部分,编著者首先把电影界定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综 合性”和“高度技术要求”的“艺术”形式,但从逻辑上看,与当时整个电影学术界一样, 编著者没有也不可能在电影特性和电影的本质属性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他们强调的仍然是电 影 的功能,即电影服务于思想宣传的意识形态性和阶级特性。(注:编著者指出:“列宁认为,‘用艺术方法宣传我们思想’的故事影片其所以重要,‘不 仅在于这些影片应该向全国表扬良好的、日益发展的、令人鼓舞的事物,而且在于这些影片 应该鞭笞我们的或异己阶级的生活和外国生活中应该鞭笞的东西。’列宁的这些天才的思想 ,不仅指导了苏联电影的发展,同时也武装了全世界的进步电影工作者。”见程季华主编: 《中国电影发展史(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引言”部分第3页。) 这样,在具体的历史叙述中, 编著者便不可避免地放弃了对中国电影发展历史的整体观照,尤其是放弃了对中国电影的 技术探索、商业景观和美学追求等重要层面的把握,中国电影史成为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史 或曰中国进步电影的历史。对于必将继续发展的中国电影史研究,《中国电影发展史》在电 影观上的偏颇,亟待被超越。 从50年代开始,乔治·萨杜尔及其多卷本《电影通史》,便通过各种途径,开始为中国读 者所知晓。(注:1956年10月,时任法中友协电影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乔治·萨杜尔,来到北京访问,并作 学术报告。在此前后,他的一些观点,在中国报刊上也时有所见。如:《法国影评家乔治· 萨杜尔谈法国电影》(《文艺报》1955年第10期)、《乔治·萨杜尔论法国电影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