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SLA)领域经过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几十年的研究,人们更加确 信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是词汇习得。词汇习得是一个终生认知的过程,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 语言问题的核心(Verhallen & Schoonen,1998)。基于此,人们对词汇习得的研究倾注了极 大的热情。这些研究领域包括第一语言词汇知识的迁移(Mori,1998;De Groot & Comijs,19 95;鲁健骥,1987),词语的学习策略(McGinnis,1995),词汇的认知(Everson,1998;Koda ,1996;Muljani et al.,1998),词汇的类型(Ke,1996;De Groot & Comijs,1995;Laufer & P aribakht,1998;Laufer,1998;王宗炎,1988)以及(个人)词汇习得的数量(Laufer & Nation ,1995;De Groot & Poot,1997;张凯,1997;李清华,1999)。在这些研究领域中,也许第二 语言为拼音文字和第二语言为表意文字(如汉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值得关注。这是因为 任何语言中的词汇都有两个表征:语音表征和字形表征。对于像西班牙语和英语等正字法为 浅层文字(shallow orthography)或深度文字(deep orthography)的拼音文字,容易见形知 音。 相比之下,汉语是一种正字法为高深度的语言。拼音文字存在形—音对应的规则(grapheme- phoneme correspondence rules,即GPC规则),而汉语没有这种规则。因此,在拼音文字中 ,如果确定了词语的语音形式,那么就可以毫不困难地确定它的书写形式,甚至能够写出它 的书写形式。然而,在表意文字中,也许可以确定它的语音形式,但不能确定它的书写形式 ,也不能因此写出这个词语。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最富有挑战性的 事实就是汉语词语的语音形式和字形不相匹配。因此,许多学习者和教师通过强调听说来回 避汉字,推迟学习汉字的时间,或者在开始阶段不把重点放在阅读和书写上。我们怀疑这样 做会影响词汇知识的全面习得,从而削弱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本文的目的就是调查不同 学习层次的词汇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寻找出一个证据,即只有全面习得词汇知识才能 为更高一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2 与本研究有关的几个概念 由于对词汇习得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因此有许多方法可以测定词汇知识的不同属性。就 语言习得而言,认知型词汇和主动型词汇更具有心理语言学意义和教育学意义。“所谓认知 型就是指认识但尚不能自由运用的词汇”(戴曼纯,2000)。主动型词汇是指“能够在口语或 书面语中使用的词语”(Yi Lin,2000)。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对“主动型词汇”和“认知 型词 汇”作了严格意义上的规定。认知型词汇是专门指学习者只能把语音和意义联系起来的词语 。例如,如果学习者听到语音“wǒmen”,他能够用母语认得这个词为“我们”。主动 型词汇是指学习者不仅能联系词语的声音和意义,而且还能用汉字写出这个词语。即学习者 听到“wǒmen”时,他不仅知道这个词语在母语是什么意义,而且还能写出这个词语“ 我们”。集体词语判断能力(collective word identification ability,CWLA)是指一个学 习者能够根据他所听到的语音表征判断出所有词语。在本项研究中,CWLA是一个学习者认知 型词汇和主动型词汇的结合。我们假设学习者对每一个词语若能通过语音表征来加以判断, 但却 不能写出这个词语,这表明,在词汇的连续统里,从认知型词汇到主动型词汇之间存在着一 个距离。距离越大,学习者的认知型词汇就越多。 3 理论假设 3.1 词汇习得是一个发展的连续统 语言学习中,充分掌握一个词语要远比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泛围大得多。这些必要的知识 包括词语的形式、意义、语法特征、词语之间的搭配、联想以及词语的频率等,不一而足(N ation,1990)。习得一个词语就是要求掌握其完备的知识。Nation(1990)认为,掌握一个词 语意味着要了解它的形式(口语的和书面的)、意义(概念、联想)、位置(语法框架、搭配)和 功 能(频率、使用场合)。Laufer(1998)也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词汇知识的定义。他把词汇知识分 成三部分:基本应接性知识、受控制的知识和自由知识。他认为词汇知识可能在不同的学习 阶段从表面发展到深层。词汇的发展也不只是熟悉新词而已,它还包括深化已知的知识。无 论是Nation的“四分法”还是Laufer的“三分法”,其中所包含的知识都可以依次排在一 个等级的连续统里,从词语的最容易识别的语音形式到其复杂的功能。 许多SLA研究者已把词汇知识作为一个连续统而加以概念化。“认识一个词……是有不同层 次的,从完全缺乏该词的知识到掌握该词的详细知识、来源以及使用它的语境,这是逐渐过 渡的。可以将‘认识一个词’看成是一个连续体,在连续体的一端是‘不认识’,词的意义 在语义记忆中没有建立起来;另一端是‘认识’,对词的知识已经牢固掌握。”(江新,199 8)如果词汇知识是一个连续统的话,那么在这个连续统上,从一点到另外一点都存在一个距 离。因此,我们假设,在认知型词语和主动型词语之间也存在一个连续统。在同源语言学中 ,一个词语的语音形式和书面形式的辨别应该位于这个连续统的靠前的位置,而在非同源语 言学中,第二语言中一个词语的语音形式的辨别在连续统的位置要比它的书写形式早。一个 词语知识连续统的距离根据每个学习者对词语的兴趣、学习的意愿和需要而会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