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2)03-0051-04 一、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目标在教育活动中的着陆点,是具体化、操作化的培养目标,它决定着职校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长期以来,我国三类职校的培养目标一直有所区别,简而言之,就是中专培养“员”、技校培养“工”、职校培养“员”和“工”。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才规格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三位一统”已成为趋势。事实上,2000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已统一三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为理顺三类职业学校的关系起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较为一致的培养目标通过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落实时,其实质却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人们对培养目标的内涵把握上认识不一,使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也不相同,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方向。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 第一种以“胜任某种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市场需要是最有力的调节杠杆,企业是劳动市场最大买方,是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企业一般都强调从业人员应能满足顶岗需要,再加上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学生以后所需知识可以通过再培训来完成。 第二种以“给学生终身发展的牢固基础”为目标,强调文化基础要扎实,专业知识要宽泛。认为在一个变动频率不断加快的世界上,很难预测社会和经济未来蓝图,职业对于学生已是一个不确定概念,学校唯有给予学生发展的基础,才能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这一目标可谓“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种目标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受教育者进行就业准备,形成较强岗位能力,还要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养成较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显然希望吸取上两种目标的长处,克服其缺陷,在理论上无疑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问题是这三种观点在实践中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困难性。第一种目标取向能较好地满足企业的愿望,但不利于学生的继续发展,因而吸引不到好生源;第二种目标取向满足了学生和家长要求继续发展的愿望,但缺乏职业教育的特性,在劳动市场中也就失去了职校毕业生特有的优势;主张既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又使学生具有某一岗位的能力的第三种目标,从理论上讲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基于现实中职业教育自身条件(师资、生源状况)似乎又感力不从心。由于对这些教学目标理论论证不充分,造成了实践中的取向模糊,教学改革常常在“基础”与“实用”间摇摆不定。如文化课开设,或者在“为专业教学服务”的口号下随意削弱,或者在强调基础素质的口号下随意增加、提升层次,各校之间很不平衡。 (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职业学校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所提高。更新与开发了一批新教材,教材中注意吸收了企业界的意见,企业需求得以强化,教学与经济脱节问题得到改善;实践课时比例增加,占总课时的40%~50%。为受教育者从事第一工作岗位提供了较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准备。但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还存在如下问题: (1)在强调针对性、实用性的同时出现了轻人文教育、忽视人的发展的倾向。一些学校把职业教育仅视为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职业技能、谋出路的手段,使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发展时空狭窄,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 (2)与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外在要求相比,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问题仍然存在。教学内容开发与更新周期长,没有成为制度化、常规化工作,学校没有专门机构和制度来保证教学内容的修订定期、定时进行。现有职业学校教材的选择、修订工作,主要由学校的教务部门兼管,而教务部门忙碌的日常事务工作使他们只能分少量的精力来进行这项工作,造成了职业学校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不能及时反映最新技术与知识。少数学校甚至两三年才作一次行业、毕业生反馈调查。 2.课程的结构 绝大多数职业学校仍采用学年制,按学期以学科的逻辑顺序安排课程。这虽然便于课程的编制及教学的组织,却缺少了灵活性、弹性。“刚性”的结构导致: (1)各门课程之间关系协调不够,有贪多求全现象。知识点重复,再加上升高职所占用的复习时间,使本来并不宽裕的教学时间雪上加霜,或者计划外教学时间膨胀,学生实际负担加重。 (2)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不够紧密。我们调查发现(见表1):被调查者中有63%的教师认为理论与实践在内容上衔接比较紧密,而只有51.7%的教师认为时间上衔接比较紧密。可见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开发方面的改革成效优于教学策略改革方面的成效。 表1 中等职业学校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情况表 非常紧密 比较紧密 过得去 不太紧密 很不紧密 在时间上 6.9%44.8% 34.5% 13.8%0 在内容上 7.4%55.6% 22.2% 14.8%0 理论与实践在时间上的不够紧密,常常使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已记不得所学的理论知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实践的效率;再加上大部分学校供实践用的设备相对落后,经济体制的变化又使一些企业对学生实习不予支持,使得尽管实践课时有所增加,但成效提高不明显,往往集中大量时间花在进行简单重复且不需要学生有更多智能参与的技能训练上,为了“动手”而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