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入WTO,我国的市场经济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市场定位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在教育市场中进行准确的定位,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寻求市场定位应是当前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定位应从四个方面考虑。 一、中等职业教育优势定位 我国主要以职业学校培养来满足对中等人才需求,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才培养都适合于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一些技艺类岗位,这些人员的培养可能更适合于学徒或岗位培训。学校形态职业教育有其先天不足,如:相对于学徒制,职业学校的办学成本高,职业学校的培训设备难以满足现实的工作要求,在课堂上或实验室难以产生企业内那样的工作节奏和气氛等;如对设备操作工培养,学校由于资金问题不可能不断地更新设备适应社会的发展。今年春季,杭州汽轮机厂等数十家企业在杭州及其周边城市的招聘会上把月薪提高到6000元,也未招聘到操作大型数控机床的技术工人。事实上,有些职业学校往往只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设置专业及课程,但所设的职业课程往往与受训者毕业后就业岗位所需的工作经验格格不入,所学技能往往与现实职业要求不符;另外,职业学校的学制较长,一般需要3年左右,即使能做到根据劳动力预测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培养人才,也因人力预测本身的缺陷以及3年左右的学制周期而不能对劳动力市场变化做出迅速而灵活的反应,因而造成前面所说的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即使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学习榜样的德国,所实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其本质是一种企业为本的学徒制教育,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内学习的,由于它弥补了学校形态职业教育的不足,才得到了大力发展。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讲,一味地强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办什么专业,而不考虑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将使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市场办学走向误区。总体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典型性学校形态职业教育,校企联合,校企结合极其薄弱,即使是一些企业办的学校,也由于企业本身就业岗位不足而使职业学校教育游离于企业之外。因此,我们在办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哪些人才培养比较适合学校教育,尽量避免不适合学校教育的岗位针对性强、岗位技能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的那些技艺类专业,因为这类专业可能更适合于企业培训或学徒等其他职业教育形式。一般来说,第三产业人才培养较为适合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从近几年搞的比较好的技工学校看,大多都是在对原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进行大力改造基础上而得到了发展,而那些死抱着所谓的优势专业(多为传统的面向二产的设备操作专业)而没有适应社会变化及时进行市场定位的学校,其办学却越来越艰难。因为,第三产业大多数岗位专业教育,设备要求少而且成本较低,学生工作能力更多地在于自身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比较适合于学校教育。同时,第三产业的大部分工作更多地涉及人与人的沟通与交往,这些企业或部门因为员工的行为对企业或部门的形象影响较大,无论对岗前培训或在岗培训都比较重视,如餐饮业,大多数员工直接要与客户打交道,员工行为是否规范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誉和效益。所以,无论是大型的,还是中小型的企业,大多对员工的行为规范都要进行不断培养、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从近两年全国主要城市用人需求来看,第三产业也已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领域。因此,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职业学校教育,不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分工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与其它专业教育一样,都在由狭隘的专业岗位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处理好岗位教育与职业基础教育的关系。在目前,比较明显的有三种定位:专业岗位教育、职业基础教育、专业岗位与职业基础教育并存。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之时,基本定位于专业岗位教育,但随着我国用人制度的改革,统招统分的取消,学生的非对口就业增多,狭隘的专业岗位教育难以适应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转岗、换岗的需要。同时,终身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得到社会的认同,中等职业教育开始转向了职业基础教育,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应达到普通高中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由于职业学校的生源与普高的生源质量本身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要在短短的三年内既要达到高中文化水平,又要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但由于全国各地对口招生的力度加大,这种以文化课为主,外加专业理论的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定位选择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或者说对口招生的拉动,是中等职业学校走向这一选择的重要因素。于是以“宽基础,强能力,一专多能”为代表的职业基础与专业岗位教育并存的市场定位得到了重视。在这里宽基础和一专多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强能力是为了适应岗位要求。这一看起来各方面都能得到体现的市场定位是比较适应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是比较完美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是非常困难的。这实际上是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分工含糊不清造成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普通中专、技工学校都是按照针对性很强的岗位教育进行的,在学生毕业后一般还要有一年的见习期。而目前,由于社会用人制度的改变和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不得不转向使学生具有适应多岗位的职业基础教育,学生对某具体岗位的技能必然要受到削弱,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没有见习期的情况下,还要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这显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与岗位教育之间不断摇摆的重要原因。提高了学生适应能力,其岗位能力必然降低,提高岗位能力,适应能力必然削弱。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关注,今年春季,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失业人员的年龄分布构成中,16~25岁占39.5%,26~35岁的占22.9%,36~45岁的占25.6%,46岁以上的占12.2%。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自2002年2月起,开始实施职业见习制度,选择一批技术先进、管理水平较高及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作为职业见习基地,让参加职业见习的青年有3个月到1年的岗位见习机会,使学生的岗位能力得到提高和适应。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其社会的分工定位必须确立,这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如通过法规的颁布,使企业对所雇员工的岗前培训、工作过程中的在岗培训成为必须义务。这比对企业强制征收费用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易于实现,也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