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2]04-020430-0228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有些台湾学者将台湾当时的经济危机归咎于对大陆投资激增造成产业空洞化。其中谢宽裕学者在1999年第8期《台湾经济金融月刊》发表的《台湾产业外移与产业空洞化之检验》一文中,提出产业空洞化的三条检验标准,即:对外投资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下降、失业率上升,并认为如果同时符合这三条标准的国家或地区,如台湾,就已经出现了产业空洞化。对此,笔者难以苟同,现略陈管见,向谢宽裕学者求教。 一、产业空洞化的涵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产业空洞化”一词最早出现在B.布鲁斯和B.哈里逊所著"The Deind-ustrialization of America"(1982)一书,被定义为“在一国的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了广泛的资本撤退”。笔者认为,制造业的产业空洞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已处于成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大量外移,但国内新的产业还没有得到发展,或者新的产业发展得不够充分不能弥补外移产业留下的空洞,削弱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经济陷入不断下降甚至萎缩的现象。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用以解释产业外移与产业空洞化发生的原因。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技术、要素、市场条件及其他相关条件的要求不同,处于国际分工阶梯不同位置的国家,可以利用自身禀赋的特点,实现一种特殊的比较优势。这种综合的动态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的阶梯上实现着自上而下的流动,带动产品从而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国家间先后有序的转移。一般来说,一项创新产品在国际间的生产移动,是由先进国家一直外移到发展中国家。创新产品在各国生命周期的时间不仅有先后之别,而且对各国带来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因此产业外移和产业空洞化的时机也有时间的先后落差。任何将创新产品外移出去的国家,若没有再创新产品,或引进新产品,以填补产业外移的缺口,自然会发生产业空洞化;相反,任何将创新产品外移的国家,只要不断创新或引进新产业,则不但不会发生产业空洞化,反而会改善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成长。 表1:台湾工业制造业资本的外移和内流 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1.1952-1997年数据来自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1998年10月; 2.1998-1999年及总计数据由台湾1999年出版的台湾地区经济统计年报计算得出。 二、工业化程度降低是先进工业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共同特点 根据U.Pieper(1999)的研究,工业化程度降低的类型大致有三种:生产力形态的工业化程度降低、就业形态的工业化程度降低和产出形态的工业化程度降低。不同国家工业化程度降低或者同一国家不同时期工业化程度降低的成因与特点互异,但这确是先进国家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转变的必经之路。英国学者Colin.Clark(1960)在其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注:Clark,C.(1960),"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s Progress",London:Macmillan.)指出,伴随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现象,是劳力由农业移向制造业,转而移向服务业。这一结论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相符,经济学界称之为Clark定理。诺贝尔经济奖得主Kuznets也曾指出,各先进国家在经济开始成长以后,工业部门比重会逐渐增加,但在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该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在所有先进国家中都能得到验证。如以工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率作为反映工业化程度的指标,则几乎所有的先进经济体都经历了制造业就业比率下降的现象。比较1995-1998年间,世界各国工业化程度降低的变动幅度,在美欧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2个国家中,有17个国家工业就业所占比率降幅超过20%,有11个国家更超过30%。台湾制造业所占比重正经历由逐渐上升到目前逐渐下降,其工业化程度降低变动幅度仅11.4%,相对于其他国家并不大。如以制造业占GDP比率来看,台湾该比重从1951年的14.28%,一直上升到1986年的39.7%,自此以后逐渐降低,到1998年仅为27%。可见,工业化程度降低并非负面现象,而是产业动态演化、经济发展趋向成熟的结果。 三、产业外移不等于产业空洞化——对台湾学者谢宽裕三条标准的质疑 1.不能仅仅以产业资本净流量为判断标准,还要考虑外移和内流的产业资本的性质。 (1)台湾属于中等发达经济体,一方面台湾的传统产业在外移,另一方面美欧日的先进产业在向台湾内移。根据浴缸原理,有漏出也有注入,只要注入量大于漏出量,浴缸中的水就永远不会减少。表2显示,从1993年开始几年,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数量超过注入,这正是祖国大陆大量吸收台资的时期。但从1998年开始台湾注入资本又超过了外移资本。总的来说,1952-1999年间台湾工业制造业吸收外资21481.5百万美元,对外投资17177.5百万美元,外资的注入量还是大于外移量,台湾这个浴缸中的水的总量并没有减少。仅仅根据台湾产业资本净流入量为正,可以初步判断台湾工业制造业没有发生产业空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