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后,要求特区不能再特,因为世贸规则要求普惠制,而不是个别地区实行特惠制,中国对外开放也由窗口阶段进入全面深入阶段,深圳经济特区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历史使命,这对运行了20多年的深圳经济特区来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加入WTO也给深圳带来了机遇,这个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许多国家加入WTO之后经济没有发展反而倒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结合本国国情而盲目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未设计好方式、步骤,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设计好防范措施,尤其是一些重大举措事先未进行试点就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中国不但加入世贸,而且将与东盟、香港等地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来可能还要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为使中国在深层次地融入国际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之中减少失误、加快速度,避免拉美、东南亚国家所出现的严重经济问题,应学习一些成功国家的做法,设立这方面的实验、示范地区,取得经验,指导全面。这样,历史又赋予深圳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即担当起中国与世界进行自由贸易的开路先锋,进行试点、施行,摸索经验,先走一步,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成具有实验和示范性质的自由贸易的示范区,成为中国进入WTO的先行市。这是比前20年承担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更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它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外开放,而是要求按国际标准进行运作,率先与国际经济体系接轨。但深圳有条件担当这项重任,这是由深圳经济特区的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敢闯敢干的历史决定的。 中国加入WTO,对运行了20多年的深圳经济特区来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至于在中国签署加入WTO协议之后,深圳市市长在香港受到大批记者提问,中心问题是深圳下一步何去何从?因为世贸规则要求普惠制,而不是个别地区实行特惠制。但加入WTO也给深圳带来了机遇,这个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是深圳经济特区当前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深圳经济特区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历史使命,如不及时赋予新的使命,经济特区的作用将淡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深圳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建设成为美丽的现代化城市,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积累了不少经验。 深圳经济特区第一阶段历史使命集中体现:(1)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2)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3)带头加快体制创新、带头推进科技创新、带头增强服务全国促进香港繁荣的大局意识。 加入WTO以后,最大的变化是特区不特。根据WTO协定不能作出限制性或内外有别的优惠规定的事项,如要求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口、实现外汇平衡等,谁都不得作出规定。这些要求同样适用于特殊经济区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等。今后,新的法律、行政法规一经公布,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与之抵触的,就要及时作出相应修改或者宣布废止;法律、行政法规一经作了修改,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也要及时作出相应修改;没有规章制订权的地方政府和部门不得创设与WTO有关的政策措施。要体现非歧视原则,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生产、经营、服务提供者要一视同仁;对国内外的生产、经营者也要一视同仁,不得规定歧视待遇。坚持市场开发原则,鼓励公开、公平、公正竞争。这些都直接冲击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存在的价值。 深圳在90年代一直努力向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方向发展,但遇到了上海、广州的挑战。上海已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这已是一个无法竞争的事实。广州市2001年首次提出了将大南沙建成广州“东京湾”的新思路。这一战略性构想引起了境内外的高度关注。广州市现有面积仅1443平方公里,比香港已开发面积仅多220平方公里,与内地诸多省会城市相比,更显得“小巧玲珑”,很难施展拳脚。作为华南中心城市的广州,工业门类齐全,既有加工业,也有钢铁、造船、汽车、石化等重工业项目,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重工业项目多设在市区附近,并未真正发挥临海的优势。年吞吐量达1.2亿吨的黄埔港,是中国第二大港,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超亿吨大港之一。但黄埔港属内河港,尽管吞吐量很大,港口条件却并不优越,大型船舶从伶仃洋需经珠江水道才能进港。正因为这个原因,深圳市的盐田港90年代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十大港口之一。而从广州市区向西至番禺,尚有很多自然岸线可供布局。广州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港口群发展海洋经济。日本国内资源不发达,东京湾充分发挥海洋优势,将工厂建在海边,从外国引进原料,经加工后又就近装船输出国外,因此东京湾地区积聚了日本4成左右的经济总量。东京湾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值得广州借鉴,包括大南沙在内的广州南部完全可以成为未来的“东京湾”。南沙的开发将有利于优化广州城市空间布局,将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区,是广州实现由沿江城市向现代化滨海新城转变的希望所在。而南沙地区的开发建设,可以使广州获得更大的空间来整合城市经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而广州也将利用南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将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珠三角对外沟通联系的交通枢纽以及推动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心,从而进一步巩固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广州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但将直接冲击深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 在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深圳淋漓尽致地发挥着“窗口”和“试验场”的作用,始终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令世人瞩目。如今,中国踏进了WTO的门槛,特区将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按照WTO的规则和国内外对手同场竞技,“特区不特”,深圳该怎样增创新优势新特色,开展二次创业,成了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2.中国加入WTO将赋予深圳新的历史使命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世贸组织已经有了140多个成员国,那些已踏进WTO大门的国家,在“入关”后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其他国家的“入关”历程告诉我们,加入WTO,并不是一个国家经济富强的充分条件,但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必要条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发展肯定是有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挑战也增大了。市场开放的本身就是把“双刃剑”,如何避免在开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也是中国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也是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继续存在的价值,并且有可能发挥更大作用。